战神粟裕系列5

作者:桅杆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也是我方唯一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打的。作为主要谋划者和指挥者,淮海战役无疑是粟裕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他谋划和指挥的经典战役。可令人费解的是:粟裕晚年口述、由其夫人楚青等记录整理的回忆录,偏偏不谈淮海战役这一重要内容,令人无比遗憾。粟裕在生前也没有系统地谈论过淮海战役,只是零星回答过一些具体问题。后来,粟裕的夫人楚青将这些零星谈话内容整理出来,在《粟裕回忆录》再版时作为最后一章。但很不完整,更不系统。

作为一位军事家,对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粟裕为什么不愿意谈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淮海战役是粟裕和主席共同谋划的

三大战役中,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都是主席一手谋划的,而淮海战役最初的构想来自粟裕建议的“小淮海”,主席从中洞察战机,战役规模一再升级,最终发展成为战役规模宏大的“大淮海”。在此过程中,粟裕有过三次重要建议。

第一次是1948年9月24日。当时济南战役仍在激战,粟裕(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在思考华野下步作战行动的过程中,致电总部,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其战役构想是:第一阶段以4个纵队攻占两淮(淮安、淮阴)、宝应和高邮;第二阶段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等地。这个建议中的淮海战役,规模较小,仅动用华野小部分兵力,以攻占两淮和海州、连云港等地为目标,作战对象也是分散之敌。

主席接电后,敏锐发现更大战机,于次日(25日)回电华东饶书记和粟裕,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随即,主席分析了战场形势后,要求华野除留一个纵队于鲁西南外,全军南下,明确第一个作战目标为歼灭黄百韬。也就是说,主席立即同意“举行淮海战役”,但将战役规模大大升级,一是要求华野全军南下作战,二是将第一个作战目标调整为蒋军精锐重兵集团。

第二次是1948年10月31日。10月22,主席致电陈、邓,并告饶粟谭(震林),要求中原野战军“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速全军东进”,以保障华野在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中取得胜利。23日,主席再次明确,刘邓东进的第一个目标是歼灭孙元良,第二个目标是攻占宿蚌。这两份电报表明,主席已在谋划并决心调中野主力加入淮海战场。战役尚未开打,战役构想已经几度升级,且不再是华野独立作战,而是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为此,粟裕于10月31日致电主席,建议请陈、邓统一指挥,主席同意此建议,两大野战军确定协同。说明一下:此时中野刘伯承司令员正率3个纵队在豫西作战,与陈邓不在一起。所以,与中野的往来电报只注陈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次是1948年11月8日(齐辰日)。淮海战役于11月6日正式开战。两天后,粟裕致电总部,在分析了蒋氏“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和“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两种可能后,提出:如果各老解放区尚能支持战争的话,则将敌抑留于徐州周围加以歼灭更为有利;并建议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不必进攻两淮,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和固镇一带作战。主席于次日回电粟裕并告华东局、陈邓和中原局,要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敌主力,并要求华东、华北和中原三大战略区全力保证作战供给。这样,“大淮海”的战役构想和布局至此形成。粟裕的第三个建议,把作战目标升级为全歼徐州和蚌埠之间的蒋军重兵集团。

由上可见,淮海战役粟裕和主席联手谋划和布局的。

其次,粟裕是淮海战役最主要的指挥者

针对粟裕10月31日关于两大野战军统一指挥的建议电,主席于11月1日回电粟裕、陈邓并华东局、中原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陈邓于次日复电总部:“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总部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11月16日,总部决定成立总前委,考虑到淮海战役预计作战时间要3-5个月,“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常委统筹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邓为总前委书记。”总部电报的意思很明确:总前委“统筹一切”的重点是后勤保障,而不是战役指挥。

因此,淮海战役主要是主席统筹部署,具体指挥是由两大野战军按战役分工各自负责。笔者查阅淮海战役的往来电文,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在整个战役期间,凡是华野的重大行动方案,大多由粟裕等华野指挥员提出并报总部批准,少数由总部直接布置;而中野的重大行动方案,有三种情况,一是主席直接布置(如攻取宿县及时机等),二是粟裕提出建议并得到总部批准(如战役第二阶段部署等);三是中野指挥员提出方案报总部批准。几乎没有见到刘陈邓或以总前委名义指挥华野作战行动的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淮海战役虽是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但在参战的51万野战部队中,华野占70%,中野占30%,华野是战役主力,中野是配合作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和李弥兵团都是华野打的,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是华野协助中野打的。在淮海战役中,七成的战役任务是粟裕指挥华野独立完成的,八成的敌军是由华野歼灭的。

但基于粟裕的建议和总部“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这一决定,粟裕有关重大战役方案及行动的电报,都是同时发给刘陈邓和总部。需要说明一下:中野在一年多前挺进大别山,部队减员很大,此时刚刚恢复元气。相对华野而言,中野的兵力较少,重武器更少,但其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事实上,总前委成立后,直到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1948年12月16日,刘陈邓到达华野指挥部驻地萧县蔡洼村,与粟裕会合,次日早上谭震林赶来,总前委才第一次、也是淮海战役期间的唯一一次聚会,共同商讨战事。但商讨的议题已经不是淮海战役,而是渡江作战。毫无疑问,粟裕是淮海战役发起的建议人,是战役布局的谋划人之一,也是战役最主要的指挥者。

第三,粟裕为什么不愿意谈淮海战役?

建国后,粟裕1951年底任副总长,1954年10月任总长。1958年,刘伯承、粟裕、萧克等人受到打击,各戴“帽子”。实际上,按杨政委后来的话说:“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当年9月,粟裕被免去总长职务,任军科院副院长兼副书记,从此淡出。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刘伯承、萧克均摘了“帽子”。蹊跷的是,粟裕却没有。1994年12月25日,刘华清、张震在发表纪念粟裕的文章中,明确说1958年粟裕戴帽之事是错误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有人说是通过这篇文章为粟裕“摘了帽”,但这并不是正式文件,严格地说至今没有给战神正式摘帽。

笔者分析,建国后粟裕之所以长期落难,有战神脱离了战场不适应的原因,有本身性格的原因,也和他的资历与功劳不相称所导致的人际关系冲突所致。性情刚毅、长期远离中枢、资历浅却功劳大,这样的战将是很容易遭忌的。

《粟裕回忆录》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口述完成的。粟裕曾对夫人楚青说过,淮海战役的“文章我不读,书我不写,戏我不看”。这个时期,粟裕谈论淮海战役存在很大顾虑,处于两难境地:不实事求是吧,不符合粟裕的性格;实事求是吧,当时的环境又不允许。尤其是淮海战役由谁指挥的问题,这涉及多位首长的权威,是一个重大又极为敏感的问题。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不谈。

当然,淮海战役的电文资料都在,仔细做一番研究,很多疑问都不难解释。只是粟裕本人没有把他的战役思想系统地留下来,颇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