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东阳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62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郑州本轮疫情发生后,河南省疾控中心有序开展病毒测序,并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毒株进行比对分析,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本次疫情主要是由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

德尔塔毒株到底有多“毒”?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有何症状?病毒变异后接种新冠疫苗还有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致病性更强

德尔塔病毒也叫三角洲病毒,它是新冠变异毒株之一,2020年10月5日首次在印度被发现,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

从此前相关的疫情来看,德尔塔毒株有一些新的特点:1.传播速度快,呈现跨省传播;2.传染性强,广东广州曾出现无接触情况下14秒病毒传播案例;3.潜伏期短,最快24小时发病,10天内可传五六代;4.症状不典型;5.治疗时间长,易发展成重症。

在传播力方面,德尔塔毒株更强。在上一轮广州疫情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曾表示,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病毒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有显著增加的特点。这个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比以往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国发现的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超40%。

被德尔塔毒株感染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会比较高。在此前的广州疫情中,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感染“德尔塔”后症状非常不典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指出,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如果个人有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史,或者可能是密接、次密接时,会出现轻微咽痛、轻微乏力,轻微嗅觉障碍、味觉障碍,其临床表现和既往毒株导致的临床症状没有什么显著差别,还是过去大家熟悉的一些感染症状,如发烧、干咳、乏力等。

邱海波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正是因为症状极不典型,所以在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曾指出,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如何防范德尔塔毒株?

冯子健介绍,虽然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但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污染物传播。另外这个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形成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

所以,过去针对老的毒株和其他变异株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由于它的传染性在增强,这些措施的执行,包括个人预防措施和疫情阻断的管控措施,都要更严密,做得更严谨,执行得更认真。

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对于一些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的民众依然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社会关注,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回应说:“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我们叫做突破病例,它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

但需要强调的是,出现突破病例,仍是全球接种30多亿剂次疫苗者中的少数。新冠疫苗是第一次在人类使用,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感染的。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有疫苗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都是有效的。

邵一鸣强调,由于我国现有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疫苗接种也是全球领先的,没有大规模暴发的现实环境。基于在境外开展的大规模疫情国家的真实世界研究,特别是在智利开展的一千多万人的研究数据显示,科兴公司的疫苗总体保护率在65%以上,对预防重症、进重症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高达87.5%、90.3%和86.3%。这充分说明,我国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德尔塔毒株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对此,冯子健也曾解释,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疫苗对新毒株仍有保护作用。此前的研究发现,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请及时接种疫苗,尽早尽快建立起全域全人群免疫屏障。

大河健康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