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丨拾初集团

今年上半年最重磅的高层会议如期而至!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开局稳健,殊为不易。走好下半程,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之时,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把脉当前经济形势,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一系列精准务实举措,鼓励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信心走好今年下半程,确保“十四五”开局起步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这一广受市场关注的重要会议释放出哪些信号?

信号 1

宏观政策强调“跨周期调节”

增强“自主性”

会议指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这表明,一方面,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的基调不变,下一步不会滑向宽松,不会“大水漫灌”;另一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更精准地支持服务困难行业和中小企业。他进一步指出,在总量上,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的基调,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更好地支持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结构上,突出精准的服务,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加大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支持。

会议对经济形势总体肯定“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基调,但继续强调恢复基础不牢固、不均衡,另外,与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未提“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的提法,意味着短期内,再次强调了经济增长的重任。业内专家对此表示,目前国际形势比较错综复杂,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还是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自主。

信号 2

扩内需多措并举

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从政策层面看,2020年以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发,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与地方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宏观层面,先后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坚定行业发展信心;稳供给方面,明确2021~2023年积分比例要求,稳定未来三年市场供给;促消费方面,在延长补贴和车辆购置税免征年限、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公共领域电动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挖掘消费潜力。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也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业内始终有争论,包括技术路线、发展速度、政策支持力度、燃油车退出的进度等。现在对于“发展电动车对不对”的争论不大了,对其安全性和续驶里程的担忧也减轻了,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由以电动化为核心的初期阶段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中高级阶段,产业竞争也重点向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领域聚焦。因此,除传统“三电”之外,搭载先进电子电气架构、高算力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阶段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多位汽车业内专家表示,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尽快研究出台汽车产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汽车产业碳达峰的重点任务,建立汽车低碳标准管理体系,构建引导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

信号3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加力支持专精特新

会议要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家表示,未来要重点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通过制定专门扶持计划、专项财政和绿色上市融资通道等举措,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加快培育优质科创企业,促进形成拥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建设更紧密更有竞争力的供给体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发挥强大国内市场的牵引力,形成内生的需求反哺机制,切实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聚焦主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金融扶持,利用科技金融、中小企业基金、资本市场等多元资金保障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信号 4

“六稳”之后首提“六保”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以往每年四月的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的定调最为关键。今年对一季度经济的定调是:经济展现巨大韧性,但挑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会议强调,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里首提“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与“六稳”有一些内涵是相通的,“六保”中的“首保”是就业,这跟“六稳”一样。但一稳一保却意义大不相同,强调的程度也大不一样。“稳”相比“保”所处的环境要轻松很多。

4月8日的政治局常委会议指出,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因此,“六保”可能与此次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值得关注的是,“六保”中还有“保粮食能源安全”一说,同样在4月8日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中也提到了粮食问题。本次会议新闻通稿后文中也提到“我国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夯实农业基础。”

信号 5

尽快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

纠正运动式“减碳”

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长期的眼光和通盘的思路,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有序的全面保障。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推出,就是全国一盘棋的重要机制,未来还要纳入更多的行业、更多的品种与更多的机构,以期用碳定价的“市场之手”对“减碳”形成“立”的力量。

会议提出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味着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推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应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达峰行动。加强现代气候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推进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信号 6

再次表态楼市“房住不炒”

加快发展租赁住房

此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的系列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并不太多。但与去年关于房地产的表述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去年4月19日的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去年7月30日会议则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表述基本与去年一致。但会议也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楼市既要平稳健康,同样也需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