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一度和北宋以及西夏三足鼎立;它也一度成为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最为强盛的王朝;它曾经也一度对于佛教有着极度的崇拜,它就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王朝--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之后,辽王朝的辉煌早已远去,然而那些辽代保存下来的建筑依然彰显着它曾经的强大和艺术造诣。在辽代古建筑中,保存下来最多的就是佛寺以及佛塔。

在众多的辽代古寺中,善化寺算是我在旅行中遇到的辽代建筑中最喜欢的一座。为什么它会成为辽代建筑中让我最喜欢?其一因为梁思成先生曾用“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这样的高度评价来形容善化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善化寺的建筑价值虽然如此之高,然而却还免费开放,关键游客还不多,旅行在其中往往会给你原生态的氛围,那种宁静感刚刚好符合我对于古寺的印象。

可以说善化寺和很多辽代木构建筑一样,继承了唐代建筑的风格,比起秀气的北宋建筑而言,辽代建筑则更多了几分唐代建筑的大气之美。

现存的善化寺主要以中轴线为主,从南到北分别是山门、三圣殿以及大雄宝殿;另外在东西两侧还建有东西朵殿、文殊阁以及普贤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门之外,一座色彩斑斓的五龙壁第一时间吸引了我的眼球,据资料记载善化寺的五龙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曾为兴国寺门前照壁,2009年搬迁至此成为如今善化寺的照壁。

整座照壁长19.9米,高7米,厚1.45米,须弥座处雕刻着10种动物,又以牛、马最为好看,这些动物姿态各异可谓是栩栩如生。

照壁顶部采用了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装饰,重点可以关注中间部分用琉璃制作而成的5条飞腾云海之中的巨龙,这样的规模在中国照壁中也算是位列前茅,仅次于大同代王府,北京的九龙壁。

九龙壁的对面就是善化寺的天王殿,也为善化寺的山门所在,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的建筑成为了中国现存金代最大的山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王殿除了金代特色的木构外,最好看的就是藏在殿堂内的四大天王造像,均为明代的遗存。四大天王,身姿伟岸,面向威严,造型精美,为典型的明代天王造像风格,遗憾的是民国时期进行过重新彩绘,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

天王殿之后的三圣殿同为面阔五间的建筑,依据殿堂内的石碑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圣殿建造于金代天会、皇统年间。

天王殿长32.5米、进深四间19.2米、当心间面阔7.62米,成为了中国现存辽金建筑中当心间最宽的一座,三圣殿一大特色为巨大的斜拱,这种硕大华丽的斗拱也被叫做如意斗拱,就连梁思成先生都称他为“伟大之斗,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

因为殿堂内不能拍照,所以文章中的彩塑均翻牌自书本

三圣殿第二大特色为殿堂内的彩塑,均为金代保存至今的造像,虽在清代重绘,然而造像本身依然带着浓浓的金代塑像风格,尤其是普贤菩萨更是极其灵动。

天王殿之后为善化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别急着看这座大殿,可以先看看两侧的阁楼,尤其是西侧的普贤阁更是金贞元二年的遗存。

普贤阁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重檐九脊顶楼阁式建筑,关于它的身世非常有意思,修缮落架的时候发现了“贞元二年一行造”,因为没有注明朝代,便产生了唐德宗李适使用的贞元年号和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贞元年号之争,不过根据建筑风格更多学者偏向于后者。

金代的普贤阁北边就是中国仅存的八大辽代木构建筑的--大雄宝殿,为一座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凭借着单体面积1200多平米排名全国第三。

除了建筑特色之外,大雄宝殿殿内的34尊彩塑同样是一大看点,为辽金原作。殿堂正中为立于莲花座上的五方佛,法相庄严、服饰精美,带着浓浓的辽金造像风格。五方佛的对面南墙壁上所绘的190多平方米佛教故事壁画为清康熙年间的遗存,同样是清代壁画中的精华。

显然比起游客众多的华严寺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是小众且免费的善化寺,旅行在其中的话处处给你带来原生态的气息。(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