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抢注的商标

提起无印良品,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简约、优质、与世无争,加上其古朴清新的风格,收获了一众文青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无印良品在日本诞生,由于产品质量优良和先进的营销手段,无印良品很快发展成一家包含多种产品的杂货公司,日常家居用品更是应有尽有。

在本国打响了名声,无印良品开始寻求开拓国际市场,人口密集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很重要的一环。

想要进入别国市场,首先要有合法商标。

自从1999年开始,无印良品在中国注册了大量商标,但由于其产品种类多而杂,第24类商品(棉织品、毛巾、棉被、床单床罩被套等)因为疏忽没有第一时间注册。

一时疏忽悔之晚矣,刚步入2000年,中国一家公司就第24类商品合法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而日本无印良品想要追加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就意味着,虽然日本无印良品还没进入中国,但中国本土已经有了“无印良品”商标,两家必然会在商场上兵戎相见。

后来,注册无印良品的人把商标转让给了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做纺织品的企业,北京棉田随时准备将“无印良品”这张牌打出去。

2005年,日本无印良品正式进入中国,也许是水土不服没有摸清中国消费者心理,几年的时间一直反响平平,每年也就增加三五个新店铺,全然没有在日本那般横扫千军般的霸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无印良品在中国半死不活地撑了几年,终于总结出市场规律,业绩也慢慢提升,到2012年,无印良品在中国已经达到了每年增加三五十个店铺的扩张速度。

这一切都被北京棉田公司看在眼里,2011年,中国无印良品正式上线。

从此,中国市场上有两家无印良品店,只是“无”字一个是繁体,一个是简体,很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两家的区别。

日本无印良品的理念是没有标志且简约大气的优质产品,而棉田公司则宣称他们的无印良品源自“大染无印,大爱无疆”的经营理念。

乍一看,这是两家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公司,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却在告对方与被对方告的拉锯战中难分高下。

二、屡战屡败的商标官司

在日本无印良品看来,中国的公司擅自使用已经驰名海内外的“无印良品”商标属于恶意抢注,构成侵权行为。

所以,2001年,日本无印良品把中国方告上了法庭,对胜诉稳操胜券。谁曾想,日本无印良品一路告到了最高人民法院,还是败诉了。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无印良品是通过合法渠道正儿八经注册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侵权行为不成立。

而且,当时的无印良品还没有被中国人熟知,中方也算不上明知别人海内外闻名而故意注册蹭流量。

日方败诉以后,中国无印良品店有恃无恐继续经营,而且画风越来越奇怪。

北京棉田纺织在棉纺产品领域本来有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可是,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偏偏爱挤独木桥。

走进一家中国无印良品店,内部装修风格、商品种类、商品摆放方式甚至标签打印粘贴,都和日本无印良品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想购买日本无印良品的顾客迷迷糊糊闯入中国无印良品店,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我们是中国的无印良品。

除了喜欢模仿,中方无印良品倒打一耙的本领不容小觑。

2015年,中方无印良品将日方告进法庭,因其在销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时使用了“无印良品”商标,存在侵权行为。

对此,日方定然不服气,两家打官司持续了两年之久,最终以日方败诉结束。

作为处罚,日方要向北京无印良品赔偿40万,销售毛巾、床单等商品时不能用“无印良品”商标,只用“MUJI”替代。

并要在各大媒体发布为期30天的声明,以消除侵权行为对北京无印良品的恶劣影响。

根据结果看,北京无印良品店完胜,但却因此输了口碑,丢了名声。针对中方无印良品的行为,大批网友表示太过分,本来抄袭人家却反咬一口,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

这还没有结束,日方无印良品的一则声明再次触动了北京无印良品的逆鳞。

因日方在声明中提到“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这句话,北京无印良品认为“抢注”二字存在诋毁的意思,要求日方道歉并赔偿300万。

而日方一头雾水,在他们的观念里,抢注只是个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并无诋毁的意思。

诸如此类纠缠不清的官司不胜枚举,最终在今年7月13日,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了北京无印良品关于日方商标侵权的再审请求,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商标之争,日方中方各执一词,谁对谁错至今无法分辨,怪只怪日本无印良品办事拖沓思虑不周酿成酿成今天的局面。

三、两家无印良品,谁是胜者谁为寇

关于北京无印良品的行为,有个评价很到位,它的做法虽合法但不合德。

的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注册“无印良品”商标无可厚非,正规合法途径的商标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在日方状告侵权的时候北京无印良品能够获胜。

但是,注册了商标后却处处模仿,就差把日本无印良品店换了个名字,实在上不得台面。本是正大光明的国货品牌,却硬生生要做山寨,这很明显就是为了蹭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忙着模仿的北京无印良品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连产品质量也差强人意,很多顾客买完一次后再无第二次回购,长此以往,人心尽失。

国货当自强,北京无印良品如此没有骨气,实在为人不齿。

反过来看,日本无印良品就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堪称完美吗 ?倒也未必。

因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日本无印良品多次登上315晚会的黑名单,致癌物含量超标、饮用水不合格、服装不符合安全生产标等,这些让本带着光环的无印良品败光好感。

服务行业,顾客就是上帝,优质的服务才能换来长久的发展,但日本无印良品好像并没有把中国消费者当作”上帝“看待,中国市场反馈的产品问题也迟迟得不到反馈,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

试问,这样的无印良品,谁还会为它买单呢?

总而言之,且不谈两家无印良品谁才是中国市场的最终赢家,就以他们现在的状态,如果不能做好自身定位,拿不出令人顾客满意的产品,而任由消费者失望到底。

随着越来越多后来者的加入,商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恐怕还没分出谁是胜者谁为寇,就已经双双走向穷途末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