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前的南泥湾,绿水青山,风吹稻浪。

陕北高原这片江南风光,始自80年前。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40年冬,边区外援几近断绝,生产自救成了边区军民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1941年春,三五九旅的官兵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开进南泥湾,一边扛枪练兵,一边挥锄垦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生产(资料照片)

彼时,南泥湾还是“烂泥湾”,战士们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自制锄铲、日夜开荒。短短3年时间,战士们将“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粮食生产不但自给有余,还向边区政府交了300万斤公粮,实现了“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生产指标,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扬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旗帜。

南泥湾的稻田。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年逾古稀的侯秀珍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她的公公刘宝斋曾是三五九旅的战士。侯秀珍家珍藏着两把镢头:一把是她公公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用过的老镢头,一把是侯秀珍自己植树造林用过的镢头。

20世纪末,南泥湾陷入了越垦越荒的怪圈。1999年,南泥湾在“父辈开荒我造林”的口号中开始了退耕还林新的“生态革命”。侯秀珍和南泥湾的党员干部带头响应国家政策,扛起铁锨和镢头上山种树。“过去是为了解决温饱而开荒,现在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栽树。”侯秀珍说。

在延安精神滋养下,南泥湾干部群众不断续写绿色奇迹,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南泥湾的林草覆盖率达到了87%,恢复稻田1500亩、修复湿地330亩,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白鹳、黑鹳、金雕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南泥湾独特的红色资源、黄土高原迷人的绿色生态长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吸引了游子归乡。高飞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1日,高飞在南泥湾桃宝峪村投资的农家乐正式营业,第一个月就营收9万元。他的农家乐还带动村里8位乡亲就业。

南泥湾桃宝峪村。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桃宝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林介绍,现在村里闲置的窑洞盘活了,离家的青年返乡了,外地的客商来投资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了。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沿汾川河由西向东驱车而行,在稻田、湿地的尽头,是壮观的千亩现代大棚。

南泥湾的设施大棚。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种苗还没培育,销路早已定好。”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耀说,目前大棚刚开始运转,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已在抢购订单,需求量为44个大棚的蓝莓订单刚刚敲定。后续,公司至少可解决150人就业。

如今,侯秀珍老人常常坐在院门口的躺椅上,望着南泥湾的绿水青山。每每有人慕名而来,她总会热情向他们讲述南泥湾的传奇故事,讲述她亲身感受的延安精神。

记者:李浩、张博文、吴鸿波

编辑: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