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为党的百岁生日积极准备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到访“红色圣地”,并在不同场合中谈感悟、讲故事。

红船杂志在党的百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特别推出“纪念建党百年·听党史”栏目。为大家推荐制作和党的历史相关的党史故事、文学作品等等,让大家在艺术的氛围里,回顾党的百年沧桑,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文萃三烈士之一骆何民的事迹。

1948年12月27日深夜,陈子涛、卢志英、骆何民等三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活埋于南京雨花台,骆何民牺牲时还不到35岁,再有10天就是他的生日。

一封写在手纸上的烈士遗书

骆何民牺牲后,一名医生脚步匆匆行走在南京街头,将一张告别信转交给一位叫费枚华的女人,这封告别信正是出自她的丈夫骆何民之手。这封用铅笔写在手纸上的告别信,的确是骆何民的笔迹。

12月27日下午,骆何民敏锐地觉察到敌人要对他们下毒手了。他撕下来一小块手纸,用铅笔写了一份遗书。连同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交给了一个女医生,恳请她出狱后转交给他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何民写给妻子费枚华的告别信

这封遗书不长,只有短短几十个字。骆何民在遗书中写道:“枚华:永别了,望你不要为我悲哀,多回忆我对你不好的地方,忘记我!好好照料安安,叫她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

纸短情长,饱含了革命者的视死如归和对妻儿的眷念挚爱,这封告别信后来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如今陈列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他对自己的选择虽九死无悔

在骆何民短暂的一生中,从1927年到1946年间,先后七次被敌人抓捕。最后一次被捕距离上次获释间隔还不到一年时间。被捕时,他的神情如同往日出门一般。

骆何民烈士

年仅3岁的女儿眼看着爸爸被一群陌生人带走,用稚嫩的声音一边喊爸爸,一边扑了过去,被妈妈一把拽过来,紧紧地抱在怀里。

女儿的呼唤使得骆何民放慢了脚步。他回首凝望着一直伴随他颠沛流离、历经艰辛的妻子费枚华和女儿安安,眼睛流露出一丝眷恋与歉意。

骆何民曾对战友讲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这一生,一是选择了党,一是娶了费枚华这样的好姑娘,我对自己的选择九死犹不悔。

骆何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妻子费枚华1942年结婚。费枚华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追随两个姐姐加入新四军,皖南事变后,随新四军被疏散到浙江丽水,后辗转到了桂林,在新知书店工作。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海誓山盟,有的只是执子之手、相濡以沫的深情。颠沛流离的革命生涯,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坚贞。

烈士恢复党籍,终可长眠无憾

特务们对骆何民施尽酷刑,一无所获,找到他的妻子,她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敌人又企图用亲情来感化他们,对他妻子说:“你先生不说话是不行的,你要是不想他死,就快劝他自首吧!”还故意安排受了重刑,双腿几乎难以支撑行走的骆何民与妻子见面。

妻子一眼望见他脚后跟血迹斑斑,又红又肿,忍不住难过地哭了。骆何民强忍伤痛亲切地安慰她:“没什么,里面蚊子很多,抓破了皮,涂了些红药水。”他们默默相视,一切尽在无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何民和妻儿的合照

临别时,骆何民说:“不要悲伤,死并不可怕,只是对不起你,今后也只好靠你的努力了。望你好好抚育孩子,告诉她,爸爸希望她做个好人。”短暂的相聚竟是这对革命夫妇最后的诀别。

虽然身陷囹圄,骆何民还是像前几次在监狱里那样读中外文书报,和难友们憧憬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而他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快恢复组织关系。他让获释出狱的同志带出一封信,请求党组织审查他的党籍。“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生前因革命斗争未完成的党组织关系,成为骆何民最大的遗憾。

1949年12月27日,上海各界人士举行文萃三烈士追悼会,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追认骆何民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恢复他自1927年以后的全部党龄。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骆何民,终可以安心长眠。【资料来源:中国江苏网、中国共产党网、雨花台纪念馆】

编辑: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