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为了响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的号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雷湖“说文写字”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暑期在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雷湖村雷湖中心学校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活动。

专注知礼,感受茶道魅力

茶,蕴藏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它不但与历史同在,也是见证历史的万物之一。在不同的文明之下,茶都演绎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附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为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雷湖“说文写字”社会实践团队特地为雷湖中心学校学生开设了茶文化课程,带学生领略茶文化的魅力。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课程伊始,志愿者先用一首白居易的诗引入话题。“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志愿者向同学们解释道。接下来志愿者便将茶文化中蕴含的茶知识、茶礼仪、茶科技、茶精神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和演示,同学们积极参与,漫漫茶香散布里雷小校园的角角落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听了志愿者讲解后在品茶的小朋友。 沈范范 提供

追本溯源,传承汉字之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打好根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时间长河中,汉字既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字理结构,音形义又因时而变。追本溯源,让今天的孩子了解每个汉字的“前世今生”,更好地传承汉字文化。志愿者以“说文写字”为主题,为雷湖中心学校学生开设《汉字溯源与诗词鉴赏》专门课程,以诗词为媒,溯汉字本源。

志愿者以《咏鹅》为例,首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咏鹅》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在同学们都了解了该诗表达的内容后,志愿者带领同学们深入挖掘《咏鹅》背后的汉字意蕴。在讲到“鹅”字时,志愿者首先将“鹅”字的字体演变用ppt演示出来,带领同学们仔细观察“鹅”字的变化。“老师,鹅字的甲骨文左边好像个鸟字呀。”“老师,鹅字的右边为什么诗歌我字呀?”

同学们兴致高涨,在志愿者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渐领略汉字奥秘,传承汉字之美。

图为志愿者以十二生肖的为例为小朋友们讲解汉字演变。 王璎珞 提供

衣以载道,弘扬中华文化

楚国深衣雍容娥眉轻扫,西汉冠冕缨蕤翩翩少年,东汉襦裙绚丽高髻云鬓,南北朝清灵飘逸吴带当风......为了让同学们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志愿者为其开展中国传统服饰课程。讲座以“传统服饰的发展史”为切入点,用PPT讲解的方式,将各朝各代的服饰特点展现给大家。首先,定义了服饰文化及其特征;然后对中西方服饰分别加以简介,并通过实例对比提炼出各自特征;如:宋明服装简约优雅,清代服装繁缛绚丽,民国的旗袍中西合璧等,尽显国韵风姿。志愿者本人身着明朝飞鱼服,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这种服饰。

“老师,你这个是电视剧里面那个东厂的公公穿的吗?”“老师,你这穿的是正的吗?”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服饰表现的误解非常深,这也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志愿者如是说。“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可以纠正同学们的一些刻板印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次课程,相信“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的美好愿景会折射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身着飞鱼服的志愿者近距离为小朋友们讲解中国传统服饰。 王璎珞 提供

“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众多,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传承下去。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师,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走进传统文化,带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精神上的震撼。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能够让雷湖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