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宜宾#山崩石裂处,百鸟若争鸣。竹叶花间舞,榕根涧上横。书由青石刻,杯在碧溪行。雅士微醺后,诗成一座倾。这就是宜宾著名的石刻天堂——流杯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杯池峡谷

流杯池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安阜街道流杯池社区流杯池公园内,前临岷江,左依天柱山。

催科山下一处巨石裂成的天然峡谷,高约15米,长约52米,宽约7米,是黄庭坚特别钟情的宝地。

该峡谷其自然山水条件得天独厚,几块大石高耸成山,断崖成隙,峡谷开合有度,空间高低错落。

仿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黄庭坚利用这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千百年来闻名遐迩的流杯池。保持其天然的山水景致是文人造园崇尚自然的山水理念。

流杯池内,从谷底到崖壁顶,蜿蜒台阶而上,几个平台错落其间,时而宽敞平缓,时而临崖高悬,这样的美景是黄庭坚在领会自然美的规律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流杯池依峡谷之势凿于谷底中部,呈九曲形,长5.2米,宽约0.5米。其间置有八个石凳,谷底小溪经九曲盘池后流入石缝中。

谷顶古树虬根,谷底池水清洌。谷底中段低,两端高,东西谷门各有一两柱式石坊,入谷石梯自坊门下穿过,通往谷底。谷南壁中部有两突出于壁面的球状石,名为“落星石”。

南壁西端脚下立有两通石碑,一为《培修流杯池碑》(清光绪),一为《涪翁楼培修募捐功德碑》。

谷西口为“涪翁楼”,谷东口向南行约10米处有一宽约1.2米的岩缝,名曰“涪翁洞”,再向南行至岩石南端即为“涪翁壑”,其一旁石丘上为“荔红亭”。

流杯池“流觞曲水”

流杯池建成后,黄庭坚极爱此地,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在此聚会。于仕途受挫、人生失意的黄庭坚而言,在这里,可以与山水为友,同林泉相乐。

黄庭坚在宜宾三年,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50多首诗词。风雅情境之中,留下了《安乐泉颂》《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

流杯池附近岩壁上,石刻题记,鳞次栉比,约130幅。字体涵盖楷书、行书、草书、隶书,有的遒劲浑厚,有的刚健隽秀,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如龙飞凤舞,跃然于壁间。

不仅有大量诗文游记,还有许多横额榜题及短小的散记等,内容大多是描述流杯池奇丽俊秀的风光和抒发对黄庭坚敬慕之情,其面积之大,石刻题记之多。

据考察,现存石刻题记中,多为明清时期所凿,宋、元时期的石刻亦有发现。其中“南极老人,无量寿佛”八个大字即为宋时石刻,其“南极”两字在涪翁谷南壁中偏西下部,其余六字在东谷口南边东壁上,每字约1.4米见方,据嘉庆《宜宾县志·金石》记载,其为“黄庭坚真迹” ,现仍清晰可见。

谷南壁东部的杨升庵行书“胜概”二字为明代石刻,每字约70厘米见方,其气势奔放,雄浑挺拔。

嘉靖十七年(1538年)叙州府同知王尚用楷书“流觞曲水”四字为明代石刻,每字约40厘米见方,字迹清晰可辩。

清代石刻较为瞩目的是刻于谷北壁中部的光绪甲辰(1904年)段天赐楷书宋邵康节《醒世要言》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石刻

元代石刻

明代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石刻

流杯池公园因黄庭坚而得名于世,2019年,宜宾流杯池及石刻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宋以来,后人为纪念黄庭坚,相继在流杯池周围修建了涪翁亭、山谷祠、吊黄楼等建筑。涪翁楼是昔日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之地,后人以黄庭坚别号“涪翁”命名为涪翁楼,楼前匾额“涪翁搂”三字为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周建人所书。

登楼凭栏,西可观荷塘秀色,东可揽流杯池胜景。园林小景山谷小憩坐落于流杯池景区的睡莲池旁,黄庭坚身着便装,手拿书卷,在池旁静坐沉思。

两只白鹤立于水中相伴,小景也称“双鹤伴涪翁”优雅清新,寓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黄庭坚在谪居戎州时,平和豁达的心态。流杯池公园内还有丞相祠、砚台石等景点。

丞相祠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而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近五百年历史。其后殿为关帝庙,为省内一座较为完整的祭祀关圣帝君关羽的祠庙。

砚台石是直径约4米的宋代石凿砚台。昔日晴空万里无云,砚中盛水,东山白塔、南岸七星山黑塔、岷江边的旧州塔三座塔影入砚,犹如一支毛笔蘸墨于砚中,文人雅称“笔点丹池”。

解放后,宜宾市人民政府在流杯池东北角修建了烈士陵园,并修建了流杯池公园。

流杯池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谐美结合,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曲水流觞地面遗存之一,且融合了宜宾独特的诗酒文化。

流杯池两侧的摩崖石刻,记录了从宋代至今的历代名人石刻书法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人留给后世的文化瑰宝。

我们可以在流杯池的石刻题记中倘佯, 去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渊源,将浓浓的中华情载于诗酒之中,随流觞的曲水咏诵唱和,追古思幽。

来源:宜宾市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