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类冷兵器的流行,有其特定的原因。由于古代战场上士兵的防护越来越严密,披甲率不断提高,魏晋以后,铁甲越来越普及,防护程度也越来越高。到了唐宋,出现了像明光铠、步人甲那样的重型盔甲。

具状骑兵、重步兵在战场上横着走,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重骑兵和重步兵,比如玄甲军、铁鹞子、铁浮屠等,普通兵器对他们杀伤有限,这种情况下,破甲就成了刚需,为了对付重甲敌人,打击类冷兵器,以鞭、锏、锤、狼牙棒等为代表,迎来了黄金时代,成为重甲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朝的步人甲

打击类兵器的形制

击兵的类型很多,较常用的包括锤、鞭、锏、狼牙棒、骨朵、敲棒等。即使同一种击兵,形制也千差万别,拿大家熟悉的锤类来说,就有方形、长方形、球形、蒜形、棱角形等等,种类繁杂,长短不定,基本没有制式标准。而敲棒、骨朵、狼牙棒等钝兵器,现在一般认为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并在之后被唐宋军方加以应用。

宋朱彧《手书》:“金人自侵中国,唯以敲棒击人脑而毙。”

《武经总要》中的鞭锏

从重量来说,也是由使用者因人而异,李元霸的八百斤双锤自然是小说的夸张。在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有战国时期的朱亥(就是那位击杀晋鄙的屠夫)使用的四十斤大锤,当时的四十斤约合今天的十公斤,对于手持短兵来说,这已经是相当的重量。

岳云的八十斤双锤也有记载:

《宋史》(云)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当时的八十斤约合今天的五十公斤,这个重量现在被认为是岳云在平时练习时的重量,哪怕岳云气力再大,如果不是神仙下凡,使用五十公斤的锤子作战,动作也必定失去灵活,难以在残酷的战场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义中的岳云

事实上,击破重甲并不需要太大的重量,单只五公斤以内的骑兵凭借马匹的冲力和手臂强有力 的 挥动,只要命中,即使不是要害部位,也已经足以使敌人失去战斗力乃至行动能力。

只要想想现在常用的工具榔头,锤头不过一二斤,但想象一下轻轻挥动榔头产生的打击力,就能够明白了,更不用说十公斤的榔头用力挥舞下去。

钢鞭

打击类兵器的局限性

从战斗实用性上来说,打击类兵器明显不如刺砍类武器。击兵的重心必定在兵器首端,凭借自身重力捶击敌人,所以它的技法必然以器首为重心。

首先,能使用打击类兵器的兵将必定需要身强力壮,臂力过人,否则无法持续挥动兵器。其次,击兵使用时以使用者自己身体为圆心,手臂为杠杆进行挥击,这样的作战方式造成其反应速度必然不如刺砍类兵器。

如果一击挥空,由于需要重新找回重心,再次挥击需要的时间较长,必然造成将自身破绽百出,给刺砍类兵器以从容攻击的机会,几乎难以幸免。

举个例子,如果是两名武将在无甲情况下单挑的话,想必谁都不会选用打击类兵器来作为武器,因为若对手无甲,击兵就不具备任何优势。

在战场上挥舞锤子是件冒险的事,即使善使双锤的岳云,临阵也难免受伤。

《宋史》:“颖昌大战,无虑十数,出人行阵,体被百余创,甲裳为赤。”

古代铁锤实物

打击类兵器实质上是一种特种作战兵器,对使用者要求较高,能纯熟使用的人不多。所以在历史上,除了极少数一些天赋异禀的将领,很多武将将其作为副兵器使用,一击即收,所谓“撒手锏”之类的绝活,也是来自这种使用方法—空中无端飞来一根铁箭,扎你一个大洞,想想也是够可怕的。

而在打击类兵器盛行的唐宋,有很多名将都使用锤、鞭、锏之类的击兵,除了岳云,还有唐朝的秦琼、尉迟恭、五代名将李存孝、宋朝的王继勋、任福。

小说家们也加以发挥,在演义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使鞭、使锤的大将或“四猛八大锤”这样的击兵团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四猛八大锤

打击类兵器的衰落

打击类兵器大行其道是在唐宋时期,这与当时军队装备的铠甲密不可分,唐朝的甲胄防护愈加严密,出现了明光铠、山文甲等经典的汉甲。

宋朝承袭唐朝并加以改进,更是发展出了步人甲等防护更为严密的甲胄,这种甲胄防御更强,普通的弓箭刀枪都难以对其造成严重伤害,这时候,打击类兵器作为重甲克星,当仁不让地承担了破甲杀伤的义务。

到了宋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元朝从西方引入了轻便的布面甲并逐渐流行,同时由于火器的发展,传统重甲逐渐变得不合时宜,慢慢被布面甲代替,没有了重甲,打击类兵器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逐渐沦为了仪仗使用的COS武器。

这种级别的大锤,显然只能出现在游戏里

即便如此,在明清时期军队中也还是多多少少保留着骑兵的一席之地。比如明末的辽东骑兵,虽然没有列装锤、鞭等武器,但装备的制式火器三眼铳在弹药发射完毕后,由于其头重脚轻的特点,骑兵往往倒持三眼铳,把它当成狼牙棒来挥舞,对付清军的重甲步兵也有奇效。

即使到了清朝,绿营兵中也还有装备短柄双锤,不过这种锤长只有二尺,锤头仅重一斤多,显然不是为了破甲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