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15家保险公司被点名,涉及长险短做、重疾名称不规范、短期健康险保证续保说辞等多个问题。

回溯上半年,银保监会已经多次就人身险问题发文。不过,“通报”不是狼来了。

在今年保险行业的“至暗时刻”,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更为“两难”之时,产品规范和创新不是次优选,仍应该是首选项。

监管“贴身防守”

此次通报里,在产品设计上,横琴人寿和信泰人寿被点名,前者更被直接点出“长险短做”;在产品条款表述上,三峡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平安人寿、大家养老、人保寿险、平安健康在列,包括表述不一致和不严谨,容易引发误解;在产品费率厘定和精算假设上,昆仑健康、平安养老、中邮人寿、珠江人寿上榜;关于短期健康险产品表述不符合监管规定,存在较为严重误导隐患等问题,三峡人寿、和谐健康和弘康人寿被点名。

总的来说,合规性还是有所提高的,没有特别让人惊诧的低级错误。

7月初,银保监会已经通报过一轮人身险公司的槽点,共计21家险企被点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问题,包括激进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长险短做、变相理财等野火烧不尽;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销售误导、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虚列费用、虚构中介业务的市场乱象仍多发,不一而论。

再往前,4月份,因寿险“老大哥”事件引发的舆论关注,银保监会对人身险进行了全面整治,针对“五虚”痼疾亮剑,包括销售行为存在的问题是误导和虚假宣传、异化产品和管理失当;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弄虚作假,包括信息虚假、虚增人力、人员失信和管理松散;数据真实存在的问题是虚假承保、虚列费用、虚挂业务、虚挂人头套取费用等;内部控制则涉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方方面面。

早在年初,新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公布,监管要求险企对照检查、做好产品开发。可以说,人身险是今年监管的重要抓手,对险企进行了“贴身防守”。

险企“地上的苹果捡完了”

人身险尤其是健康险的快速增长,是保险业在过去几年的一大亮点。

先是百万医疗险的走红,爆款产品迭出,将下沉市场的保险需求一举撬开,使得保险公司蓦然发现,“五环外的流量”并非一片死寂之地,而是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应许之地。

继而,惠民保在2020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将下沉市场进一步下探,再次让业内叹为观止,互联网时代的长尾效应在保险业也打开了局面。今年以来,上海和北京连续发力,保障范围大幅提升,惠民保向2.0演进。

但低价高保的商业模式,精算和风控始终面临极大的压力。不同于长险通过拉长久期来稀释风险,以短期为特征的健康险,这个平衡易于被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所击破。特别是惠民保,获客容易,长久经营不易,两三年后,且行且珍惜。

低价短期险,并不能拯救保险业于水火。甚至,低价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高价”。今年保险公司业绩和股价双双走低,人们纷纷发出“保险不好卖了”的感慨,并不断剖析、寻找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地上相对成熟的苹果都已经捡完了”。拜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所赐,各行各业在初期,几乎做好市场营销,就能获得可观成长。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初期,营销派对技术派大获全胜。保险业也是如此,在过去十数年,人口红利是如此巨大,依靠大进大出的人海战术,依靠规模制胜,成为保险公司的躺赢之道。

而现在,没有躺赢,只有躺平。如果还想摘苹果,就必须造梯子。

应对,需要突破“两难”

改革没有什么窗口期,任何时期改革都难,唯有迎难而上的意志和智慧。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现在的改革窗口,不可谓不难。年初的几大头部险企,立下转型的flag,要告别规模至上,要拥抱价值,到了年中,形势急转直下,业绩承压,市值承压,又碰上理赔规模可能超过预期的突发事件,险企都要面临这样一个灵魂之问,是继续向前看转型,还是回头看规模。要知道,引领这一波寿险改革的平安,市值已经快跌到万亿了。而公认为高端产品的代表友邦,却牵起了在银保渠道风生水起的中邮人寿的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一定是曲曲折折的。

策略和战略一定要拎得清。在保增长的同时调结构,谁做到了谁就笑到最后。保险不好卖了,同质化和价格战的背后,依然是产品供给不足的深层次问题。“两难”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为现状找原因的。

此前,国务院给出了聚焦普惠、健康、养老等方向,监管部门建议积极开发面向低收入群体的投保门槛较低、价格实惠和保障责任简单明确的产品,重点发展保障功能突出的定期寿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并加大数字化转型。

监管的用力方向也大致如此,人身险成为供给侧改革和管理的高地。除了政策调控,此前的重疾新定义、保险代理人新规、摸底人身险佣金,多管齐下,都是为了改变人身险的供给曲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