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来到“中餐出海记”第⑧弹。

这是一个持续不定期连载的栏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历史人文故事,为你展示中国饮食在世界不同角落是如何生根发芽的。第一、二弹里,我们介绍了两位颠覆传统美式中餐,让美国人看见真正中餐模样的女性:和(戳)。

第三弹我们介绍了,以及她不断在海外推广中国菜的故事。第四弹我们继续留在英国,分享了。

第五弹是影响了全世界运气,被误会成“中国甜品”的(,第六弹是一道不存在中国的中餐菜的里里外外。

今天是第捌弹。正值东京奥运会,我们说说中餐在日本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住在日本神户的中产家庭全职太太,有一道从母亲那学来的夏日必备料理深受家人喜爱:

热锅里倒上油,放进火腿、培根、肉丁、香菇丁,爆香以后再倒入米饭和刚炒好的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点评

“在洗好的大莴苣叶上放一片紫苏,淋上酱汁,把刚才的饭包入其中……夏天没食欲的时候,吃上这样的包饭,再准备一盘毛豆或啤酒,就完全可以在家里的小花园搞聚会了。”

在看的如果有东北人,话听到这儿也许会感到似曾相识:大生菜叶打底,裹上米饭和自家熬的鸡蛋酱,这不就是东北头号米饭杀手菜包”吗?

*搜狐@海口

你还真没想错,只不过她又补充道:“慈禧太后那会儿用的是白菜叶。”

说这话的家庭主妇叫做福永嫮生,结婚前旧姓爱新觉罗,父亲是溥仪的胞弟溥杰。

她的母亲原是日本名门的贵族小姐,嫁入日薄西山的伪满宫廷以后,却靠着向前清御厨和女官请教中国烹饪,出版了记录下160多道宫廷菜点的《食在宫廷》一书。

在图书馆发现的这本精装版《食在宫廷》

*作者供图

“宫中规定每年七月五日大家都吃这道菜,我也在当天吃过菜包,听先皇讲述当年的故事。”

1994年溥杰去世,嫮生回到北京的家中整理物品,在母亲的手稿里,她第一次知道这个家庭餐桌上的保留项目,原来是努尔哈赤入关路上的“行军菜”,并且作为忆苦思甜的活教材,在清朝的皇宫里已经代代相传了数百年。

“我把这本书的手稿作为礼物从日本带来,于1961年5月17日回到了16年来日思夜想的中国首都北京。虽然东京的朋友们临别时说:您又要开始漂泊了啊?”

1961年,爱新觉罗‧浩带着小女儿嫮生经过周恩来总理特批辗转香港回到北京,见到了16年前一别再未相见的丈夫。经历漫长的牢狱生涯、大女儿的意外离世,看着眼前翻天覆地的新中国,在悲喜交加中,一家三口的团聚恍如隔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回到北京后的一家三口

*作者供图

动荡年代,侯爵家的长女浩大学刚毕业,就被告知自己成为了一场“亲善联姻”的备选新娘。那时的她没想到,本来注定是政治牺牲品的两个年轻人,竟然会在一次阴谋横飞的相亲中一眼认定彼此。

溥杰和浩

*作者供图

1938年,完婚后的浩跟随溥杰回到伪满政府首都长春生活。在这片从未涉足的土地上,接受西式教育长大的浩像一个普通满族媳妇那样,穿旗服,学习三跪九叩的礼数,但真正让她趣味盎然的,却是每天花样百出的宫廷料理

穿着旗袍的浩和溥杰及大女儿慧生

*作者供图

伪满的皇宫虽然有名无实,但宫中一切规制仍然沿袭清宫,当差的人也多是从北京跟过来的。浩因此有机会以每周一两次的频率请御厨常荣到家中,亲自指导她宫廷菜的烹调。

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很久,随着伪满倒台,溥杰和哥哥双双被苏联军捕获入狱,浩带着年幼的女儿在一年多里辗转流亡6000多公里,才在上海登上最后一班撤侨轮船。

夫妇二人和大女儿慧生

*作者供图

16年之后北海公园仿膳饭庄的接风宴上,早年也在日本留过学的周总理和浩畅聊中日美食,说起那时住在东京神田,对附近的炸虾天妇罗盖饭和寿喜锅总是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阔别16年未见的夫妇二人在自家院子散步

*作者供图

周总理知道她对宫廷菜的研究,后来还特地派仿膳饭庄曾经为慈禧太后做过点心的温师傅登门教授。

自此以后,夫妇二人定居北京,住进从他们的父亲前摄政王载沣留下的宅子,昔日的皇弟和王妃就这样作为普通中国公民,再没有分开过。

回到北京后,浩在护国寺附近的早市买菜

*作者供图

浩回到北京的同年,《食在宫廷》一书正式在日本出版。

书里也按照从肉菜、斋菜、锅菜到点心、小菜分门别类详细介绍了用料做法,还在每道菜前罕见地记录下从宫中老人那里听到的出处来历,这其中很多是,保存在国家档案馆的史料里都找不到的。

《食在宫廷》 的目录

*博客来

比如红烧肉。虽然早就是各地风味不同的国民菜,但因为清廷规制严格,所以宫中一直沿袭着最初从江南传入时的制法,民间可以把肉扣在土豆、山药或者任意食材上面,但宫里也不可以。

冬天只能垫入白菜,夏天是菠菜,不能改变

*搜狐@好豆

菜肴无论体系风格,一律不能随意搭配,也许就是宫廷菜和民间菜最大的不同了。在御膳房,凡是皇帝吃过的菜点,必须把调料和主料详细录入底档,使得无论何时呈上味道都不会走样。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一天道光帝突然想吃乾隆时代的菜,御厨不光马上就能做出来,还真就是复原乾隆御膳的特色。

*作者供图

但清朝皇帝们在吃饭这件事上的任性似乎也就只限于此了。因为强调遵守祖制,清廷的后勤管理是出了名的死板,漫长的封建历史里,大概没有哪朝皇帝的生活像清朝这样不自在,几点起床几点入睡皆有老祖宗规定,不接受反驳。

根据浩写在书里的记载,皇帝的一天是从早上寅正三刻,也就是3:45开始的,太监会准时进入寝宫连喊三声「请驾时间到」,无聊春夏秋冬,此时的皇上需要马上起床,简单盥洗后吃一碗冰糖燕窝,就要出门去接受百官觐见。

*www.sbs.com.au

回来抓紧时间睡个回笼觉,如果是你也许这就能睡到日上三竿,但皇上不行,因为6点必须要去书房读书。到8点左右,靠一碗燕窝捱了小半天的君主终于开始吃早点了。

宫廷美食最繁荣的乾隆时期,早点光是主菜就有十道,点心和腌菜又有八道。无非也就是鸡鸭做成易消化的燕窝鸭丝、细切锅烧鸡,配上小馒头、枣糕等等点心,毕竟吃完饭接下来就要开始密集地批阅奏折,开高层会议,无论是谁,也不太可能让自己吃得太饱。

乾隆时期餐食复原图

*锦尚文化传媒

午饭、晚饭和早点的规模差不多,但因为有皇后妃嫔不许同桌的祖制,少了分享,皇帝能真正享受美食的时间大概不会太多。

彼时努尔哈赤屯兵关外,为了和士兵分享村民献上的野鸠,将其斩成肉粒儿炒饭,再包进白菜叶里食用,进了紫禁城,它虽然有了“菜包鸽松”的优雅姓名,野鸠换成了家养的肥鸽,风味丰腴又爽口,却难再以再现一群人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

多年以后,满清贵族出身的美食家唐鲁孙,在台北写了一篇“生菜鸽松”,那时它已经是华人世界里广东餐馆不可或缺的名菜了。

*百度百科

在外打拼的国人吃到这道菜,大概不会想到,如果不是当年慈禧一高兴赏了两广总督一盘自己最爱吃的菜包,如今也就没机会赞叹它的美味了。

从关外到广府再到海外,东北妈妈们专治挑食儿童的菜包,拥有着比没落贵族更坎坷的命运。

*豆瓣@裸食

但食物不止能记录人的辗转流离,还总能在停留过的地方生根发芽,留下人与一片土地的羁绊,就像浩在这本书里记录下的一样。

作者:alka
排版:风味君

头图:电影《最后的皇帝》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