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和文章阅读量有关系吗?或许真有关系,但不一定具备绝对的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身份的人不一定是有文化的人,但大多数有身份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古代做官的大多经过了科举考试,虽然唐代有推荐做官的规则,但大部分做官的都是经过科举考试才做了官。也就是说,做了官就有了身份地位,当然文化水平不低了。李白曾经被推举做官,他的文化水平也是不低的。古代很多朝代鄙视商人,认为“商人重利轻离别”,见利忘义,属于小人。于是,全社会对商人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到了现在,商人也能成为有身份的人了,但读书的并不一定很多。

那些富商巨贾大多读书,比尔·盖茨每年要读五十多本书,虽然马云说过:“没有哪个商人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或者是读书读出来的。”但他又说:“成功后一定要读书。”有身份的人要读书,因为他们不读书会感觉力不从心,或者德不配位。很多人处在高位,需要掌握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不能裹足不前,更不能不学无术。越是身份高的人,阅读文章就会越多。他们要用得着,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看到更大层面的东西,没有读书作为支撑,或许不能做到很好地协调和管理。

身份低微的人读书并不多,大多数不读书。他们需要谋生活,需要整天劳作,回到家以后,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哪里还有闲心读书呢?看看电视,刷刷短视频,就算娱乐了。至于读书,基本上不会去做。要是有人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就会被人视为不正常。既然是底层劳动者,就要专注于挣钱养家,而不能专注阅读,读书再多也不能当饭吃。或许真的像马云说的那样,读书不能致富,只能丰富人的头脑。但丰富人的头脑并不等于致富,只是让人的眼界开阔了,从很多角度看这个世界了,掌握一定的方法了,具备了一定发展的可能,而离着致富还有很长的距离。古人“著书都为稻粱谋”,说的是写书为了挣点钱吃饭,读者读书也是为了稻粱谋吗?

或许并非如此。有读书为了增长见识的,有读书为了消遣的,有读书为了做样子的,有读书为了致富的,有读书为了追女朋友的,有读书为了干直播的等等,读书的目的不同,但都带了一定的功利目的,即便只是为了娱乐,也是带了功利目的,起码读者自己获得了精神愉悦,目的也就达到了。书籍种类庞杂,读书人必须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要学习的书,不能什么书都看。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什么书都看的人,摸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从来不挑剔,获得的知识也比较杂,不成系统,但要是能够触类旁通,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阅读。

读书人不一定能买得起书,于是就有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读书人要借书来读,时间长了,阅读量就有了。而买得起书的人大多不读书,只是买来装点门面,或者束之高阁,等日后再看,其实他们都忙着挣钱,永远等不来日后阅读的时光。曾经有青年在底层打工,买不起书,就到废品收购站去看废书,还要把能看到的带文字的书籍报纸全都读一个遍,一字不落。时间长了,阅读量也就有了,谈吐以及为人处世也就上了一个档次。

“人傻应该多读书”,何况很多不傻的人都在努力读书呢?那些有身份的人都是人精子,况且需要每天阅读,而生活在底层的人更是应该阅读了。只不过,他们大多被资本剥削,每天为了挣钱疲于奔命,已经没有时间阅读了。即便有些人阅读,也是在读网络文学作品,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并不大,也不能开阔眼界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了。而网络文学又受了资本的推动,当然他们也就继续被资本算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现在的手机、电脑已经普及,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免费阅读,那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愿意去阅读,而是要刷短视频或玩网络游戏呢?因为短视频和网络游戏是资本运作的项目,也是那些每天读书的高端人士设的局,要年轻人把大把时间花在上面,而且要他们日进沉迷,不能自拔。如此一来,才能持续盈利,持续发展。是不是书中有这样的规划?还是高端人士自己借鉴了外国的经验?或许书本中还真有这样的规划,外国也有先例,算计年轻人,让他们荒废了读书的大好年华,而算计人的人挤时间都要读十几本或上百本的书,完善自己,还要倡导年轻人读书,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讽刺的是,年轻人几乎都被算计,不喜欢读书了。或许,以后读书成了一种高级的活动,尤其是拿着纸质书看,能让很多人羡慕了。毕竟,纸质书并不便宜,而大多数不读书的人都要强调纸质书买不起,而读电子书又太费眼,那么盯着屏幕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网购、聊天,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费不费眼呢?

身份低的人不喜欢读书,其实还是被资本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