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00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中原纷乱,诸侯并起,魏、蜀、吴三分天下。蜀国君主刘备败于吴国之后大病,死前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于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为完成先帝遗志,带领蜀国群臣北上伐魏。临行之前,向后主刘禅写下了那篇声泪俱下、言辞恳切的劝谏表文《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文读来朗朗上口,优美深沉,回味更是感慨万千。

《出师表》一直是历代学子吟诵、品味的历史名篇,不论是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是不可轻言估量的。可就是这样一篇历史佳作,居然也会遭到现代人的质疑。

《出师表》要从语文课本删除?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胡觉照,研究三国文化已达近二十年之久。他认为《出师表》的整篇立意主张发动战乱,而并未考虑到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破害;而且当时蜀国大势已去,诸葛亮对蜀汉、对先帝的所谓忠诚,不过是一种愚蠢迂腐的愚忠罢了。

胡觉照教授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崇这种“愚忠”的教育理念,对于识别能力尚浅的中学生来说,不利于形成他们在军事观念方面的正确认知。于是在2007年4月,65岁的胡觉照教授向教育部写信建议,将《出师表》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

一夜之间,胡觉照教授的这一观点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网友们立刻炸了锅。向他提出抨击和质疑的人比比皆是,可胡觉照教授的立场依然未作丝毫改变。不过,尽管他自信十足,教材编写权威机构还是向社会作出了明确回应:该建议不会影响教材标准的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吗?

那么诸葛亮伐魏真的是胡觉照口中所说的不顾百姓利益而发起的不义之战吗?这就要从蜀国当时的境遇开始说起了。

蜀汉政权一直存在着益、旧、东三股势力。刘备死后,旧势力渐去,益、东两方都希望在这个新的政权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诸葛亮此时发动北伐,无疑是将内部矛盾转移到了外部矛盾上。兵者,国之大事!事实也恰恰证明诸葛亮联吴抗魏后,蜀国国力的确有所缓和,内忧外患的蜀国开始起死回生了。

而笨拙的出击往往胜过完美的防守,进攻方才会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被动防守只能作为不得已时的最后手段。

正如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方杜立特制定的轰炸东京计划虽未给日本带来实质性的损失,但日本海军还是部署了两个航母编队在东京海域,而这两个航母编队也就等于是被美方间接牵制住了。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之战,虽终未能“还于旧都”,但在当时的状况下,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利大于弊的最佳选择了。

诸葛亮是否愚忠?

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要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必要寻找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明主”,而诸葛亮迟迟不曾出山的原因,恰恰就是明主难觅。终于,诸葛亮等到了刘备。

所以说他和刘备的关系,不同于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由于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走到一起的“知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知遇之恩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诸葛亮受到如此礼遇,自然会忠于刘备。那愚忠是什么呢——你从不给我出头的机会,也不够贤明,我还要忠诚于你。诸葛亮和刘备显然不是这种关系。

由此可见,正是刘备的知遇之恩,让诸葛亮实现了自己“兴复汉室,心怀天下”的情怀和理想。这样一个忠君爱民之人,为什么会有人说他“愚忠”呢?

《出师表》的文学价值

抛开诸葛亮本人不谈,单从《出师表》本身的文学价值来说,也足以算得上是一篇结构完美的好文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现在的文章体裁来说,《出师表》应归为议论文体,而“总-分-总”的行文架构也完美遵循了议论文的结构要求,其中又以举例、道理、事实等论证方法加以佐证,这对于我们今人写文章来说,也是一篇极好的范文。

但一篇千古佳作仅有完美的文章架构和论证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出师表》的可贵之处在于,诸葛亮将这篇议论文写得饱含深情。

全文仅624字,而“报先帝”、“忠陛下”之情却溢于通篇,从“臣本布衣”开始,君臣之谊、知遇之恩、大汉倾颓之沉痛、先帝崩殂之痛心……各种感情开始爆发,读之令人感伤落泪。

而对于前人的缅怀,又往往会化作对后人的希望。对于和刘备并肩作战21年的诸葛亮来说,此时的刘禅,虽是他的君主,但从感情层面上来说,又未尝不是他的“孩子”?他看着刘禅从小长到大,对这个孩子怎能不寄予父亲般的厚望呢?

又怎会不想为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呢?这种舐犊之情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而这才是《出师表》的不朽之处!

除去以上概述之外,不论其思想、立意以及情怀,还是行文本身来说,《出师表》也都是值得保留的。透过表文,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发展背景,还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细节。单就这一点来说,如若删除了,也足够让人扼腕叹息了!

而对于现今已70高龄的胡教授所提出的这一看法,我们相信他也绝非是想借机炒作什么,而是出于一种主观“道义”而提出的个人建议罢了。不论如何,有人抛出这样一个不同角度的历史命题,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讨论,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吧。

不过好在《出师表》一文至今仍然保留在当今的教学课本上,这就足以让人倍感欣慰了。虽说由于文章篇幅过长,背诵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以初中生的思维深度,也暂时做不到完全体会表文的深层用意和魅力。

但相信他们成年之后每每回味起此篇佳作之时,定会是常忆常新的,也定会是另一个欣赏角度和高度了。如此,也就做到了不虚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