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狂雨骤,三川滔滔起浊浪;力挽狂澜,干群同心打硬仗。

7月19日至22日,我市出现强降水,其中扶沟降水突破历史极值,西华降水接近历史极值。同时,由于我省郑州等地连续出现大到暴雨,上游洪水均通过沙河、颍河、贾鲁河在周口交汇,我市面临“雨量历史极限、上游库容泄洪、多条河道境内汇流”三重叠加的汛情考验,沙颍河、贾鲁河连续超出警戒水位,尤其是贾鲁河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流量极值。周口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指挥调度的各项决策部署,果断决策、科学统筹、靠前指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一场闻“汛”而动的战役迅速在周口打响!

科学调度 全力应战

防汛救灾,如同行军作战,重在科学研判,重在精准调度。

市委、市政府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保持战时状态,启动战时机制,采取战时做法。市委书记安伟、市长吉建军深入一线、坚守一线、指挥一线,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察看受灾情况,检查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出要坚持防汛“金标准”,努力实现保群众生命安全、保主河道堤防安全、保城镇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三保一少”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以“迅”应“汛”,把防汛抢险工作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三川大地吹响了防汛抢险的集结号。

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大战,这是一次不容有失的大考。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精准施策、分区指导——市委、市政府科学调度竖起“定水神针”。护提固堤、分洪引流、技术保障、面向社会发布紧急预警、加强统筹调度和应急值班——周口防汛硬核举措构筑“铜墙铁壁”。

洪峰来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全力应战。

针对严峻防汛形势,7月21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3号指挥长令:要求贾鲁河沿岸的扶沟、西华、川汇区等地迅速提升应急响应级别,由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一级应急响应,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市水利局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扶沟、西华指导贾鲁河防汛抢险工作。市水文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严密监视水情流量变化,加强水情分析预报。全市公安机关迅速成立24个防汛突击队,全力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帮扶救助、保护人民、保障畅通、维护治安等工作,并调集商水、项城、淮阳、太康等地和市公安局特警500余名警力,对西华、扶沟、川汇区进行支援。市应急、气象、民政、交通、电力、住建、卫生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洪峰来袭,相关县区全力应战。

西华县火速成立群众转移安置指挥部,调动县应急、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调集300余辆各类车辆,迅速开展群众转移工作。扶沟县立即组织各乡镇、各部门投入抢险救灾一线,全体县处级领导第一时间分赴包点乡镇,坚守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川汇区紧盯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强化巡查排查,成功实施了贾鲁河周庄村险工段除险、东风提泵站截流抗洪等紧急工程。

洪峰来袭,消防救援指战员全力应战。

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调集160名抗洪抢险突击队员、16辆消防车、10艘舟艇、1辆排涝车和1辆水陆两栖车,赴扶沟、西华开展抗洪抢险救援。截至7月29日中午,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防汛救灾行动104起,出动人员1560人次、救援车辆312辆次、舟艇32艘次,营救被困人员75人,转移遇险群众1620人,加固堤坝3000米。

洪峰来袭,武警官兵和广大民兵全力应战。

武警周口支队迅速行动,出动官兵100余人、车辆9台、冲锋舟(橡皮艇)5艘,携带装备器材6000余件(套),先后奔赴扶沟县贾鲁河大桥、六上村、郑湾村、老北关闸、古楼居委会等地参与抢险救援任务,期间共装填搬运沙袋34000余个,抢修加固河堤1000余米,成功排除10余处险情。

河堤巡防、要点值守、物资储备……连日来,周口军分区所属的各县市区民兵防汛抢险应急分队,始终奋战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在西华、扶沟、商水以及川汇区等险工险段,民兵们庄严宣誓:“人在堤在,请人民放心!”

灾害面前,兵贵神速、胜在神速,也更显担当。 7月25日晚,在接到全省有关台风“烟花”的气象预警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防汛救灾调度工作会,现场研究制定应对举措。当日24时,我市全面启动了贾鲁河洪水分流工程,以“六条导渠”做支撑,实施东西“两个方向”分流,布局“八个工程”的开挖疏浚。工程跨扶沟、西华、川汇等地,近百台大型挖掘机、上千名群众全面开足马力施工。截至7月26日晩,贾鲁河分流“八个工程”全部竣工,共疏挖导渠46900米,新开挖导渠2800米。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贾鲁河的洪水压力。

根据我市防汛形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8月1日4时起将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降为二级应急响应。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时刻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下同欲者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不惧风雨、一往无前的周口力量,唱响了一首撼人心魄、催人奋进的抗洪壮歌。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水位越涨越高,危险快速迫近,生命高于一切! 防汛抢险,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险情到来之前,一场紧急转移迅速展开。

扶沟县是贾鲁河洪峰过境我市的第一道屏障。面对重大险情,扶沟县6000余名党员干部扎根防汛抢险一线,第一时间排查灾情、转移群众。在重大险情到来之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应转移人员26.2万余人,全部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西华县同样是贾鲁河险情的集中地,一些险工段堤防脆弱,漫堤风险较大。汛情发生后,该县出动328辆大中客车全速运行,仅用三个半小时就把贾鲁河沿岸12万名群众安全转移。

“抗洪转移不能漏一家一户一人!”——这是决心。

7月21日,雨一会大、一会小,一个劲儿地下。西华县西华营镇庞集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石进良,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转移到安置点后,心中还不踏实。“县委要求抗洪转移不能漏一家一户一人,俺村不知还有人没有?”石进良返回村中,一家一户挨门排查。石进良进入双目失明的70岁老人张铁虎家细心检查,发现老人还在床上睡觉,便背起老人向村外走,并打电话让镇党委派车接。在村头,石进良把张铁虎扶上车,一直送到西华营一中安置点。

“共产党一定会来救俺!”——这是信任。

7月21日,扶沟曹里乡根据市、县要求动员村民撤离。彭庄自然村地势低洼,遇上雨水大的时候,村内积水也屡见不鲜。那几天连降暴雨,村民李留根对村干部动员撤离的说法半信半疑。随着水位上涨,陆续有邻居催促他们赶紧撤离,但是村内道路积水越来越深,村里人陆续撤出去,年迈的老两口根本没有能力涉水,只能留在家中。7月23日,村内已经连续停电2天,手机早已没电,根本联系不上人。正在这个时候,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防汛救灾突击队队员及时赶到了彭庄自然村,挨家挨户敲门,看有没有滞留人员,看到李留根夫妇后,二话不说给李留根夫妇穿上救生衣,背起他们迅速转移。李留根在消防人员的背上,哽咽着反复说着一句话:“现在共产党好着呢!共产党一定会来救俺!”

“政府也只能这么关心照顾我们了!”——这是满意。

西华县红花集镇60多岁的牛运才大爷上车之后,并不知道自己要被转移到哪里。但是他心里已经认定了一个后果:到了安置点能啃口凉馍、喝口凉水、睡个地铺就不错了。然而,安置点青华中英文学校的保障能力让他出乎意料。现在学生放假,宿舍闲置,不但有床铺,而且有空调。入住安置点的当晚,牛运才大爷睡了一个好觉。而第二天的早餐,不但有馒头、鸡蛋,县里爱心粥屋的爱心人士还克服种种不便为他们送来了热乎乎的米粥。“说实话,我们这好多群众在家里也吹不上空调呢!政府也只能这么关心照顾我们了。”牛运才对安置点的生活赞不绝口。

“险情啥时候解除,我们就啥时候回去!”——这是支持。

扶沟县成立了综合协调、医疗保障、安全保卫、交通运输、志愿服务、应急保障、生活保障等7个专班,对于受灾群众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户,对安置点群众不但在物质上有保证,同时还在各个安置点安排放映爱国主义影片及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让安置点成为受灾群众温馨的“家”。

安置点干部和志愿者辛苦细致的工作,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紧急转移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党委和政府把我们安排好,还得去全力防汛抗灾。干部们够忙了,不能再因为我们分心了。啥也不说了,我们听党和政府安排,险情啥时候解除,我们就啥时候回去。”很多安置点的群众这么说。

截至7月26日,全市紧急避险转移35.2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8.85万人,设立安置点118个。各安置点救灾物资充足,每一位群众食宿都能得到充分保障。7月29日起,扶沟县组织符合撤离条件的安置群众进行有序撤离。7月30日,西华县因汛情而紧急避险转移的群众全部安全回到家中。截至8月1日,全市没有出现人员因洪灾死亡失踪等情况,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转移与安置、绝望与希望、抢险和营救,交织出一首首生命的赞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则是其中最激昂的主旋律。

党旗飘飘 为民担当

汛情紧急,考验着责任担当;抢险救灾,见证着初心使命。

沙河、颍河、贾鲁河,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哪里有险情、灾情、汛情,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飘扬,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防汛救灾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的大考场,于洪峰来袭时勇斗惊涛骇浪,在狂风暴雨中守护万家灯火。

市直各有关部门纷纷成立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川汇区,285个基层党组织、4000多名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分赴38个片区开展抢险救援、堤防坚守、隐患排查、宣传疏导等工作。在西华,12000多名党员干部听令而行、逆行而上,在防汛救灾一线迅速成立38个临时党支部,同时挑选精兵强将组成党员突击队、党员应急队。在扶沟,150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37个党员先锋队及广大党员干部奔波忙碌在防汛救灾一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的堤段我负责!”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最前沿,传来的一句句“硬核表达”,一个个带头“逆行”的身影,给广大群众带来无比的信心和力量。

他们,特别能吃苦——

“重大险情在哪里,水利专家就在哪里。”市水利局专家刘继伟和孙宏志自7月21日起,一直坚守在扶沟各险工险段看堤坝、查险情、出对策、提建议。他们坚持吃住在一线,每天早晨6点不到就上堤,晚上往往要忙到凌晨才返回宿舍休息,汛情最严峻的两天,夜里几乎没合眼。

贾鲁河扶沟六上村段是险情最大的河段之一,如果失守,将直接威胁附近的产业集聚区以及上百个村庄。从7月19日开始,这段长约4公里的贾鲁河河堤,党员、志愿者以及周边群众近千人,用沙袋近10万条,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筑起一道高约2米的“防水墙”。负责该路段的扶亭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光说:“每天休息不到2个小时,河堤的事不放心,就是想睡也睡不着。”

从7月20日汛情发生后的一周内,川汇区城南街道办事处官坡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伯胜基本吃住在堤上,平均一天要来回走上三万多步,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即使家就在堤下,汛情最紧张的那几天,他只回去过一趟,洗个澡,换身衣服,转头就回到大堤上。

他们,特别能战斗——

川汇区公安分局成立了综合协调、治安管理、应急处突、防汛救援、交通秩序等9个工作组。7月21日5时许,得到贾鲁河川汇区城北办事处周庄村段突发险情的消息后,局长朱成刚带领22名防汛突击队员和40余名干警,携带防汛设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警力装填沙袋,堵住贾鲁河入村河道决口,将265名被困群众转移至石店小学安置。

7月22日,扶沟吕潭乡基干民兵宋超然接到韭园镇险情报告后,带领25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迅速赶赴现场,连续泡在水中作业5个小时,最终成功帮助转移群众60余人,从洪水中救出4名老人,并加高加固了100多米长的河堤。

看着村内4600多亩农田被淹,村前村后一片“泽国”,西华县址坊镇吴店村党支部书记吴铁锤揪心得很。在址坊镇域内,纵横交错的沟渠,最终都要通过泄洪闸归到颍河。迅速提起泄洪闸闸门,成为吴店村防汛抗洪这场硬仗中的关键。可是泄洪闸缺乏相关设备,无法提起闸门,吴铁锤一时急得火冒金星。他连夜借来导链,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把导链钩挂到闸门下边?

“用绳子拉住我的腰,我下去!”吴铁锤铿锵地说。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死考验,吴铁锤无所畏惧,连扎两个猛子,终于把导链钩卡在泄洪闸门的下面。闸门提起来了,汹涌的洪水顺着闸门打着漩涡流进颍河。

他们,特别能奉献——

作为市公安局抗洪突击队的一员,民警张云鹏总是冲在最前面。连日来,他始终和战友一起坚守岗位。然而,在守护周口这个大家园的同时,张云鹏在郑州的小家已遭受水淹。当妻子打电话要他尽快赶回郑州家里时,张云鹏说:“我在周口抗洪岗位上,咱俩都是共产党员,要听组织指挥,有的受灾群众更困难。我是警察,我要坚守岗位;你是护士,暂停休产假,也赶快回到自已的岗位上去吧。”妻子流着眼泪将孩子和老人暂时安置在高楼层的邻居家,而后主动向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护理部请缨,暂时结束产假,第一时间投身到抗洪救灾工作中。

西华县迟营镇杨楼村老党员李长全今年已经95岁高龄,有着60多年党龄。“我年纪大了,在村里留守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听从党和政府安排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我是可以做到的。”村“两委”干部动员群众转移的时候,很多群众基于以往老经验觉得没啥事,说啥也不愿意去安置点。李长全不但带头转移,而且和村干部一起做通了不少群众的思想工作。

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奋勇争先,和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在风雨中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红色长堤”。

风雨同舟 小我大爱

防汛抗洪,全民同心。你、我、他,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担当,各有各的行动。

面对家乡,周口人一片赤诚。“就算再远的路,我也要回家救灾。”在贾鲁河西华县鲤鱼滩险工段的抢险队伍中,王继芳和儿子王江坤这对“父子兵”并肩作战。7月22日,在郑州工作的王继芳得知村里号召在家的青壮年劳力全部要到大堤上抢险固堤时,连夜赶回了家中。王继芳在上海工作的28岁儿子王江坤得知家里发生汛情后,也不远千里赶回家,同父亲一起加入到一线抗洪抢险行列中。

面对受灾,周口人无比坚强。“大水淹了我们的地,但淹不了我们的心。”扶沟许岗村的村民姚启慧、陈艳萍和五六位邻居每天在家吃饭,撂下碗就赶到附近的转移群众安置点干活。村民陈玉萍说,他们家大人小孩齐出动,自觉倒班。

面对老乡,周口人守望相助。“请放心,来多少避险群众,我们就安置多少。”太康常营镇党委、镇政府接到第一波从扶沟来避险的群众后,镇党委书记李新生迅速与济民骨科医院、油田小学的负责人联系沟通,得到他们的热情回复。

面对灾情,周口人朴实无私。“我年纪大了,护堤的事做不了,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灾情发生后,扶沟县残联退休职工曹霞联系朋友,每天买面、油、肉、菜等百余斤,4点起床支锅做饭,早上炸油条,中午晚上烙油馍、做菜饼,然后开车送到贾鲁河扶沟六上、罗沟险工段,为防汛救援队员送去热乎乎的饭菜。

面对硬仗,周口人主动请缨。“叔叔,我要加入你们的突击队。”来自川汇区的大学生张程向川汇区公安分局抗洪突击队领队提出申请。如愿成为抗洪突击队的志愿者后,张程随同队员们一起到贾鲁河、沙颍河周口市区的险工险段进行防汛抗洪值守,扛沙袋、搬运救灾物资、劝说危险区域居民及时疏散撤离……

这些天里,一幕幕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慰藉,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凡人善举,都定格成为最令人动容的画面。

防汛救灾工作开展以来,市文明办、团市委及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共同发力,广大志愿者迅速集结,尤其是返乡大学生参与防汛救灾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因“志”而行,因“愿”而动,聚光成炬,温暖全城。防汛救灾一线那抹处处闪耀的“志愿红”,映出一道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爱心在风雨中涌动,温暖在大堤上传递。

我市广大防汛抢险人员日夜坚守在大堤,奋战在防汛一线,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各地各部门及爱心组织、爱心人士,踊跃看望慰问、捐款捐物,纷纷向防汛一线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为夺取防汛抗洪的胜利贡献力量。

“我们是西华县聂堆镇闫岗村的,我们应急局急需防汛抢险用的木桩、竹筏,请哪位朋友能抓紧时间支援我们,谢谢大家了!”7月24日16时,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官方抖音号发布此条急需物资消息后,广大网友积极转发评论,无数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询问捐赠途径,在极短时间内,西华县聂堆镇闫岗村的应急物资调拨到位。防汛救灾期间,在周口日报和周口晚报的官方抖音后台,此类私信源源不断。

“乡亲们在为抗洪作贡献,我也要为乡亲们作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我要与乡亲们站在一起,共同奋战,共渡难关。”7月22日,爱心企业家方凯通过西华县红十字会向西华县政府捐款捐物近3万元。7月23日,他又为艾岗大桥抗洪指挥部和青华学校安置点送去面包、矿泉水和馒头等物品。

各企业积极行动,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承担社会责任。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捐赠款物价值200万元。河南亿星实业集团慷慨解囊,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努力为抗洪救灾贡献力量。我市40余家本地建筑企业募集方便食品、牛奶、面包、饮用水等价值约20万元的物资,第一时间送往西华扶沟防汛一线。

汛情之下,广大周商担当奉献,全市民营经济界一如既往回馈家乡,投身抗洪防汛主战场。河北省保定河南周口商会捐款20万元,乌鲁木齐周口商会捐款10万元,长春周口商会捐赠50万元物资,福州河南商会捐赠50吨物资价值60万元。合肥市周口商会、河北省周口商会(筹备组)、广东省河南扶沟商会、东莞周口商会……纷纷捐款捐物,驰援周口抗洪防汛一线。

在周口人众志成城防汛抢险的同时,众多机构和外地的爱心人士也纷纷对周口伸出援助之手。7月24日凌晨,卓尔公益基金会捐送的100车生活物资抵达周口五区县,及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生活补给和抢险物资。澳门归侨总会得知灾情严重后,第一时间采购紧缺物资,经过长途奔波,把救生衣、方便面、面包等近3000箱防汛物资及时送到扶沟县二高安置点。7月25日17时许,来自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的首批价值71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运抵西华、扶沟。

用爱心传递爱心,用善良遇见善良,用坚强连接坚强,一波波正能量给困难中的人们最感动、最温馨的激励。

聚涓滴之力,保家园无恙;汇磅礴之力,护群众安康。周口儿女,必将铭记这个夏天,铭记这场鏖战!(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艳/文 王映 张猛 李龙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