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莫言的妻子杜勤兰文化水平并不高,早年与莫言异地,也只能以画代字进行简单的通信。

比如,她会画一个胖胖的汉子,穿着厚厚的袄子,正啃着白面馒头,并在画纸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信的莫言懂得画的意思,这是叮嘱他在外面要吃饱穿暖,照顾好自己。

他同样不写字,回复她一封可爱的“画信”:窗外鞭炮齐鸣,一男一女坐在炕上其乐融融地吃饺子。这显然是说在期待春节回家过年时与她相聚。

在莫言的文学事业屡攀高峰后,曾有人质疑,他与妻子的精神世界根本不对等,如何能继续生活下去?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莫言和妻子依然恩爱,并携妻子一起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在瑞典华人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举行的庆祝宴上,莫言还出人意料地让人端出来一大盘饺子。这是他请妻子杜勤兰提前包的。

他对众人说,他一直觉得,妻子包的饺子才是世间最好吃的美味

一盘饺子如一个锚,稳定着他们的感情基底。即便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莫言仍不忘诚心感恩妻子的陪伴,肯定妻子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使面前是山珍海味,他依然忘不了妻子做的家常面食。

从古至今,“贵易交,富易妻”的现象太多。拥有了权势和地位后,改换朋友乃至妻子大概更加容易。近年来,世界几大富豪频频离婚,便是例证。

因此,莫言所做出的选择让许多人不解。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学识水平和文化层次的对等,是否就是和谐婚姻生活的必需品呢?

莫言夫妇是靠什么逾越了精神世界的距离?

01 灵魂的相通

莫言曾说,他的爱情选择与内心深处的灵魂有关。

他很早就已经认定,和他朝夕相处的糟糠之妻就是与他携手一生的对的人。

灵魂这个词太过虚无缥缈,若替换成更具体的词汇,我宁愿相信那指的是一个人的底层价值观。

在朝夕相处中,莫言深深感受到杜勤兰的价值观与他十分契合。

他们结婚时,按照当时的婚俗,礼分为“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但是,以莫言的积蓄仅能够负担前两

杜勤兰也知道他的部队津贴情况,便宽容大度地表示,手表就不要了,只要你以后对我好就行。

莫言成名后,常有一些人上门请莫言帮忙站台或代言。

当金钱没能打动洁身自好的莫言时,他们便避开莫言,转而将钱塞给杜勤兰。

可是结果还是一样:杜勤兰支持并复制了莫言的做法。

据说,莫言生活中对朋友十分仗义,在朋友需要时总是大方借钱。

杜勤兰深知他的性情,有时莫言不在家,她也当机立断先将钱借给他人应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以上这些生活细节可知,杜勤兰重情义,并不很在意金钱物质。并且,她能体谅莫言,支持莫言的为人处世之道。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生活中有太多夫妻为此类事情争吵。莫言与妻子的结合也启示我们,在择偶时应该以相似的德性为衡量标准

在做出抉择前,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者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对方与自己在生活过程中是否存在价值观层面的分歧。

这有助于我们理性判断,是否能够与对方持久而和谐地共同生活。

另外,杜勤兰看着莫言事业的成功,也曾积极学习文化知识。

她还能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由此可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她却并不狭隘,具有上进心,而且对莫言的文学创作也是感兴趣的。

她一直陪在他身边,并努力理解他的精神世界。否则,缺乏交流而导致的精神空间上的分离会使得人们淡忘爱意。

不过,精神交流的方式或许比我们想象的宽广。

虽然杜勤兰难以完整阅读莫言的每部作品,但基于共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她大概比外人更能隐隐约约懂得部分莫言想描写的故事,想抒发的情绪,想表达的思想吧。

另外,据他人的描述,莫言在日常生活中是沉默寡言的。

他大概更乐意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作品中;大概更希望在长时间地专注写作后,头脑能够得到放松,日常生活是简单轻快的吧

当当网联合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的婚姻关系破裂,就与事业、生活无法分开有关。为了公司的决策,他们常常从办公室争吵到家里。

洒脱放飞,不拘一格的李国庆擅长出奇制胜;金融出身的俞渝思维缜密,擅长资本运作。

但这种作为商业伙伴的原本互补的性格,叠加上夫妻关系,就成为了两边失利的原因。可见,事业与生活宜分开处理。

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通过文化水平的对比,就断定两个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人会缺乏共同语言。

平淡的生活,不一定有那么复杂。

只要能找到其他的对话口,这种相伴也可以是美妙而愉悦的。

与杜勤兰相处起来,莫言大概是很轻松自在的。

他认为他们的灵魂是共通的,大概就像自己与另一个自己重逢。如此,便是极致地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长久的陪伴

相识于微时,是很多美好爱情故事的开始。莫言夫妇年轻时相识于棉花厂。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以及性格内向,莫言面对心有好感的杜勤兰,一直是犹犹豫豫的。

直至拿到应征入伍通知书,莫言才终于决定向杜勤兰当面表白。

不过,都已经将对方单独约出来后,他还是结结巴巴,难以开门见山表明心迹。

这状态,弄得杜勤兰有些急了,便故意说,要没别的事咱就回吧,因为天气太冷了!

莫言这才不得不深吸了一口气,嗫嚅地说:“杜勤兰,你知道不?我一直喜欢你!”

杜勤兰的回复则豪爽而干脆:“那你赶紧托媒人上俺家提亲啊。”自此,两人相恋并最终步入婚姻。

他们俩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当时,杜勤兰对莫言的肯定、欣赏与爱慕,与他后来的成功毫无关系。

在莫言受家庭影响常遭人排斥时,杜勤兰坚定地选择了他。

这种果断与笃定,会给一个难以受到周边环境接纳的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吧!因此,也不难想象,在获得了成功后,莫言还是会回到这个给他安全感的家

而且,在寻常的婚姻生活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经历,不过是漫长岁月里长久的陪伴与关照。

年轻时,莫言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迷上了读书和写作,时常为此熬到深夜。

晚上肚子饿了,没什么宵夜,他便事先准备一两根大葱,饿时就着开水充饥。

然而,这种方式使他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时间一久,他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

杜勤兰得知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找到一位老中医,求得了一剂药方。

有几味药在药店没买到,她还自己上山去采。考虑到部队里煎药不便,杜勤兰别出心裁地将中药熬好并逼出药汁,再将药汁和进高梁面里做成煎饼,托人带给莫言。

之后,莫言读书写作到半夜,便有了飘着中药香气的煎饼充饥,健康状况也慢慢好转。

这种体贴的细节,是多么打动人啊!它虽然朴实无华,却直抵人心的最柔软处。莫言夫妇之间的感情也可见一斑。

在有了女儿后,杜勤兰随女儿一起学习,一如既往地将家庭照顾得很好。

在生活层面,她无疑是一位有力的贤内助。

无论外人如何认为,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莫言必然感受到了妻子的好。

其实,夫妻之间的平等,又何须一定是文化学历层次的对等。

只要双方都在付出,两人找到了某种比例的平等——丈夫挣得了经济收入,妻子照顾好了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维持了某种程度的平等,就可以达到持久的和谐。

03 精神的对话

莫言与杜勤兰的爱情婚姻生活,或许可以证明:精神的对话对婚姻而言是锦上添花,并非不可或缺。比起精神对话,感情交流或许更重要。

按常理推之,文化层面的深入交流,大可以在友人之间进行,在同行之间展开。

在成名之后,有大批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对莫言的作品发表见解,莫言并不会缺乏交流的声音。

因此,家人之间,大可不必如此强求。

而且,高学历的夫妻虽然有能力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但往往也容易因观点的分歧产生隔阂

南京一对哲学夫妻的离婚曾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那位丈夫表示,“我爱哲学胜过一切,我不能和一个学术观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活下去。”

同样的,我身边的朋友中也有数对高学历夫妻。他们常常因为对社会事件的观点分歧,或者育儿模式的理念不同而闹得并不愉快,甚至分道扬镳。

其实,高学历夫妻婚姻中类似的矛盾十分常见。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结婚对他们而言并不只是简单地传宗接代,而更多地是最大化实现自我。

从心理维度看,高学历夫妻普遍自我意识更强,在生活中更容易否定和贬低对方。

有些高学历者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

面对伴侣,他们更容易基于自己的学识,过分坚持自我,而难以接纳对方的观点,安抚对方的情绪。

他们往往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一味压制对方。这使他们常常忽视了培养夫妻感情的重要性。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高学历夫妻的结合就一定不利。

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克里斯廷·舒瓦茨曾经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接近,能降低离婚率。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学历高低仅仅足够证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或者学习能力;而婚姻生活更多考验的是我们的情商,考验我们经营婚姻的能力。

时至今日,婚姻依然是绝大部分人的归宿,是人们对自己所做人生选择的一种考验。

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白首不相离也依然是人们对婚姻的美好期盼。

莫言常说,他最大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

愿我们从莫言夫妇的爱情故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份婚姻的智慧,进而点亮我们自己的爱情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