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实用中药辞典》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标题,你也许会奇怪,什么是“瞌睡药”呢?难道这个药吃下去,就让人打瞌睡?

我跟你说,它就是酸枣仁。

这个东西,可以助眠,所以我形象地称之为瞌睡药。

要知道,这味药,可是两千年的张仲景,十分重视的。如果今天有人能采访他,请他谈谈心目中最好的安神药,我想他一定会脱口而出:“乃酸枣仁也”!

酸枣仁,也叫枣仁、酸枣核、山枣、野枣,医家在开处方的时候,常常直接写枣仁、炒枣仁等等。这个东西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啥是上品啊?就是古人认为,吃了只有好处,没坏处,效果不错的药。

它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的干燥成熟种子。有的时候生用,有的时候炒用。

这味药,张仲景喜欢用。仲景先师有一张著名的安神剂,叫做酸枣仁汤,就用它做君药。

酸枣仁汤什么组成啊?酸枣仁15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 6克,川芎6克。水煎服。

这方子,是治疗肝血不足、虚烦不眠的。张仲景之所以用到酸枣仁,是因为这东西用中医药性理论来看,入心肝二经,可以养心阴,补肝血。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用酸枣仁是非常合适的。

也许你会问了,啥叫肝血不足啊?

肝血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头晕眼花,看东西模糊,面白,指甲干枯不荣,肢体麻木,关节滞涩,或者手足颤抖。舌色淡,脉象细。肝藏魂。肝血不足,肝不藏魂,所以这样的人睡眠质量不高。

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为母脏,心为子脏。肝血不足,母病及子,于是这类人可能兼具心血不足的问题。这时候,心肝血虚症候就出来了。患者在上述肝血不足的症候基础上,会出现心悸心慌、健忘头晕等现象。当然,睡眠质量会进一步降低。

对于上述的这些症候,用酸枣仁就算对了。因为它入心肝二经,可以滋补心肝阴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酸枣仁的上述助眠作用,到底有没有药理学研究结果作为依据呢?当然有。酸枣仁对实验动物有明确的镇静催眠作用,可以抑制实验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另外,酸枣仁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酸枣仁这个东西,自从被张仲景用于酸枣仁汤以后,可以说名震天下,成为后世医家非常喜欢的安神药。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归脾汤,治疗阴虚血少失眠的天王补心丹,都用到了酸枣仁。如果说总结中医治疗失眠的核心技术,我觉得,酸枣仁的应用,在其中是当仁不让的。

酸枣仁,有生用的,有炒用的。有人讲,酸枣仁生用的让人精神,炒用的才让人睡觉。其实,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判明,无论怎么用,酸枣仁都可以助眠。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

那么,酸枣仁除了用在方子里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简便用法,可以为咱老百姓服务呢?

我告诉你啊——

你可以准备酸枣仁20克,粳米50克。酸枣仁捣碎了,煎煮出药汁来,把药渣去掉。用这个药汁来煮大米粥。这个办法源于《饮膳正要》,可以对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有治疗意义。另外,气血不足而盗汗自汗的人,口渴津亏的人,用这个办法也不错。因为酸枣仁可以敛汗、生津、止渴。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酸枣仁放在纱布袋里,煎煮完了,把药袋一扔。这做法也比较方便。

酸枣仁配上龙眼肉,是不错的做法。你准备龙眼肉10克,酸枣仁6克(捣碎)。两者放在一起,用沸水冲泡,代茶饮。这办法适合心肝阴血不足,心血不足偏重的人。这样的人,在睡不好觉的同时,心慌心悸的现象明显一点。

同样是泡水,酸枣仁和其他药材搭配也可以。酸枣仁配柏子仁、配远志、配浮小麦,均可。

酸枣仁治疗失眠,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办法。这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小时左右,服用酸枣仁散,生的熟的都行,每次3到10克,连用7天。这办法曾经治疗患者87人,效果喜人,有效率超过73%。这是1958年《中华医学杂志》上刊发的。

酸枣仁粉贴敷也能治失眠。酸枣仁粉一份,配朱砂两份,两者混合,用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外敷膻中穴和双侧内关穴,两天换药一次,每次揭开药物后,缓两小时再贴,以免引起皮肤不适。此法三次一疗程,治疗61人,总有效率超过91%。这是1993年《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刊发的。

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办法。

酸枣仁这个东西,一般认为是无毒的。30克以内服用,很安全。但是有临床报道,说酸枣仁服用不当,可以引起口唇麻木、咽喉堵塞、舌头僵硬、起荨麻疹等不适反应。这些,说实话,仅存于文献报道里。文老师本人,没见过。

好了。这就是张仲景心中的瞌睡药,我给你解读到这里吧。当下的中国人,很多都有睡眠障碍。有些人,虽然谈不上失眠,但是睡眠质量是一天不如一天。酸枣仁,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睡眠质量是有益的。尤其是证属心肝血虚者,更合适。不过,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有郁火的人不要用酸枣仁,有滑泄之疾的人,不要用。现代有人认为,胃酸分泌异常的,不要用。这些,就留给大家参考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