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一个叫"林生斌"的男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的惨痛经历让所有人心疼不已。

一场大火,夺走了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一夜之间妻离子散、骨肉分离。

那张他靠着墙仰天痛哭的照片,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以后,这个惹得全网泪目的男人,将对老婆孩子的思念填满了生活,全然一副"痴情好男人"的形象。

四年后,他再次冲上热搜,是他公开娶妻生女的喜讯,众人哗然,他的痴情人设也瞬间崩塌。

其实,让人生气的并不是他开启新生活,而是他一边恋爱结婚生娃,一边借着深情人设卖货赚钱。

诚然,薄情也好,深情也罢,都是个人选择,我们无从评判。

但要知道,真正的深情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就像国学大师马一浮,妻子去世后,他孤身苦守64年,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他的结局比林生斌要好。

马一浮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个县令,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

自小聪慧的马一浮,3岁就开始在母亲的启蒙下读书写字,4岁就跟随姐姐到私塾旁听,5岁便能自己作诗。

到了10岁,父亲更是邀请当地颇有声望的举人郑墨田来家当私教,希望儿子可以学有所成。

可没过多久,郑老师就递交了辞呈,直言这个差事儿做不了。

不明所以的马一浮父亲还以为是儿子难以管教,惹怒了老师,再三追问之下,郑老师才道出了实情。

他说:"你家孩子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我才疏学浅,实在教不了他,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以后,父亲只能亲自来教,但很快他就发现,他也教不了,还不如让儿子自学。

就这样,马一浮开启了自学之路,好在家中藏书甚丰,他打小就在儒家经典的滋养中长大。

因家境富足,想看什么书,想要什么书,统统都可以买得到。

这一生,他再也没有拜过老师,也没有进过学堂,却靠着自学古文典籍,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的功底。

马一浮11岁那年,母亲想要看一看他自学的效果,就随手指着院里的菊花,喊他即兴作诗,马一浮思考片刻,张口就来:

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
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
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
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

母亲听完甚是欣慰,她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学,她不由地感慨说:"不愁儿子以后没有学问了。"

1898年,马一浮听从父亲安排参加科举县试,年仅16岁的他一战成名,考了个第一。

不仅把昔日的老师郑墨田甩在身后,就连后来成为大文学家的鲁迅,也不过才考了100多名,简直是甩鲁迅几条街,这才是真正的猛男

一时之间,马一浮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考卷也被大家争相传抄。

他彻底火了!

【2】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事,马一浮一下占了俩:一是洞房花烛夜,二是金榜题名时。

年少成名的马一浮,真的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当时,他的应试文章广为流传,到了江浙贤达汤寿潜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汤寿潜,可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光是第一实业家,还是进士出身,才华了得。

看完文章的汤寿潜,对素未谋面的马一浮赞赏有加,他不由地感叹:"他要是我的儿子该有多好啊!"

此话一出,旁边的有心人接茬了:"他虽然不是你的儿子,但可以成为你的女婿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汤寿潜回家后,备了厚礼登门拜访,表明了自己想要把大女儿汤仪许配给马一浮的心思。

就这样,双方父母一拍即合,次年就为马一浮汤仪举行了婚礼。

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汤仪出身名门,性情温顺且知书达理,不管是对马一浮还是婆家人,都体贴入微,深得人心。

娶此贤妻,马一浮自然心生喜悦,他心想:这辈子就她了!

只不过,幸福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延续多久,夫妻俩就过上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这边汤仪刚国门没多久,马一浮就有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纵心有不舍,马一浮还是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与好友谢无量一起来到上海,学习英文、法文和拉丁文,一走就是9个月。

凭借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和超强的自学能力,马一浮19岁便精通四国语言

他同好友马君武、谢无量一起创办新闻周刊,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因文采斐然,被赞叹"天下文章在马氏"。

博览群书的马一浮为了把西方先进的思想带回国,他自费购买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也成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3】

如果按照既定的剧本走,马一浮的人生,应该是一帆风顺的。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

正当马一浮准备在事业上大展拳脚时,父亲突然病重,他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照顾父亲。

父亲病逝后,马一浮按照风俗要为父守孝三年,可刚办完丧事,妻子汤仪就跟他说:"我怀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一浮一下子愣住了,当爹虽然是一件喜事,但正值戴孝期间,这个孩子不能要。想着还年轻,马一浮就没有多虑,找郎中抓副药,让汤仪喝了下去。

然药性太猛,小产后的汤仪日渐消瘦,不久之后便撒手人寰。

马一浮悲痛欲绝,他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妻子,恨不得随她而去。

就这样,刚经历丧父之痛的马一浮,又痛失爱妻。他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被命运无情地收走了。

那段时间,马一浮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不睡,走出房门的那一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终身绝不再娶!并留起胡须以缅怀爱妻

既然不能保全自己的小家,他就要为国之大家出一份力。他要告别过去,成为一个将来的马浮。

20岁那年,马一浮拍了一张照片并在背面写下一行字:此马浮为往之马浮,实死马浮矣

既已无家,便去寻求强国。他剪掉辫子,换上西装,登上了漂洋过海的轮船。

彼时的马一浮固执地认为,只有西方的东西才能改造中国。

只是接下来的遭遇,又给马一浮泼了一盆冷水,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在路易斯大学,他遇到两伙学生在讨论"如何瓜分中国",这让马一浮十分生气,一个文明的国家的学子,居然在讨论如何强取豪夺?

"中国可以分割论"让马一浮深恶痛绝,而身材矮小的他也经常遭受洋人的耻笑,西方国家美好的形象彻底破灭了。

自此,他立志求学,并将治学的重点,从西学思想转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1905年马一浮回国,他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举动,他决意要去佛寺隐居

从此,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积累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国学知识。

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时,他多次邀请马一浮当教育部秘书长,可马一浮任职不到三个星期,就辞了这份差事。

他说:"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回西湖。"

辞官后的他,回到了西湖旁边的一处陋巷里,过起了长达33年的隐居生活。

在民国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不少人都劝马一浮续弦,也有良配主动找上门,可都被马一浮回绝了。

最后,岳父汤寿潜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表明:“我还有一个女儿,把她许配给你吧。”

马一浮只回了一句话:"这辈子我所有的深情都给了汤仪一个人。"

就这样,守着对亡妻的思念和承诺,马一浮扎进了书堆里,终身与书为伴,一心致力于钻研学问。

1957年,苏联领导人伏罗希诺夫访华,周恩来请马一浮作陪,马一浮不肯,周恩来只好携贵宾亲自登门拜访

伏罗希诺夫问:"您是我见过唯一一个国家领导人都请不动的大学者,您时间如此宝贵,您在研究什么?"

答:“读书。”

又问:"现在在做什么?"

答:“读书。”

伏罗希诺夫说:“风景不错,能否放下书本,出去走一走?”

马一浮回答说:"我还要读书,恕不奉陪!"

在马一浮眼里,读书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而他读书,不求达官显贵,不喜追名逐利,只为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传统文化的推崇者。

尽管马一浮不入俗世,但他声名在外,邀请他出山讲学、做官的人很多,均被他一一拒绝。

直到1962年,在陈毅元帅的再三邀请下,马一浮才改变了终身不仕的想法,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出山为国效力。

后来,他又在陈毅元帅的推举下,出任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

毛主席曾多次宴请他,并安排其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之间,三个人一起探讨治国良策。

青年时期屡屡受挫的报国之志,马一浮到了晚年才得以实现。

只可惜,命运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1967年,孤苦伶仃64年的马一浮,因胃部大出血病死家中。

一代大师,终究乘风而去。

于妻子而言,马一浮甘愿孤苦一生,守住自己对感情的承诺。

对读书来说,马一浮遁世隐居半生,只为修研学问,传承文明。

这一生,不管是所爱之人,还是所爱之事,马一浮都穷尽一生,干净而纯粹。

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心怀国家,至纯至真的文化大师?

他们在命运的沉浮中起起伏伏,坚持着文化人的清高傲骨,也怀揣着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或许,没有人会记得他们,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都曾经灿若星河。

. END .

【文| 纳雅】

【编辑| 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