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晚上,我出门遛圈,儿子让我帮他买杯饮料。

我问他要哪种,可乐的还是橙汁的。

儿子有点犹豫:“都行。”

我说:“别都行啊,你想喝哪种,确定一下。”

他想了想,说:“那就买可乐吧。”

我说:“好。”

这是一段很日常的对话,不是吗?

但是你看完下面这个心理学实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样的日常对话中却蕴含着用心良苦。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实验

他们把养老院里的老人分成两组,以微妙的区别对待他们。

他们告诉A组的老人:

1. 你可以自己决定房间的布置,是保持原样,还是怎么改动,都可以,请告诉工作人员你想怎么安排,我们会帮你做到。

2. 工作人员问老人:“是否想要一盆绿植?如果想要,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所有的老人都给自己选择了一种绿植。工作人员告诉老人:“现在,这些绿植是你的了,请你照顾好它。”

3. 过两天我们要放一场电影,如果你想看的话,请选择是周四看还是周五看。

对B组的老人,他们是这么说的:

1. 我们希望你在房间里住得舒适,我们也将尽全力在各个方面帮助你们,比如房间的布置,我们都为你安排好了,希望你能满意。

2. (给每人发了一棵绿植)这些绿植就是你的了,工作人员会每天替你给绿植浇水并照顾它们。

3. 周四、周五我们会放一场电影,稍后会通知你安排在哪一天去看。

发现这其中的差别了吗?

A组老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而B组老人则是由养老院代他们做出大部分决策,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控制感。

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对这些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A组老人感觉更快乐,也更富有活力,机敏性和社交能力明显高于B组老人。

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选择权、控制感和胜任感可以让人变得更积极乐观,更有责任感,更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以延缓衰老。

给父母和孩子赋权

这个实验是不是让你有所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直接的启发,就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已步入老年的父母。我们通常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让他们不操心、少干活,跳跳舞、打打牌,“游手好闲”地颐养天年。

其实,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做,或者请他们为我们帮帮忙、出出主意,反倒对他们是有益的。

他们会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还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也由此和社会发生更多的连接,这些都有助于延缓身体和心理上的衰老。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实验中,对待B组老人的做法,是不是像极了父母对孩子的做法?事无巨细,大到上什么兴趣班,小到几点睡觉、选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往往都是我们给孩子安排好了,他只需要接受就行。

结果呢?孩子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权、控制权,就会有挫败感,要么不配合,要么投降顺从——不管哪种,都会导致层出不穷的问题。

对选择权和掌控感的需要是每个人的天性。“我”选择,我的生活“我”做主——如果主语不是“我”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当孩子的问题让我们感到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属于孩子的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段日常对话。

孩子习惯于说“随便、都行”,在和同伴的相处中,也是经常处于跟从的角色,这和我们之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

让孩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练习自己做决定,明确自己的心意。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有口无心地答应着,迟迟不行动,直到我发火吼他,才不情不愿地去洗漱。——相信这样的场景父母们再熟悉不过

运用了正面管教的方法,然而,发生的却是另一个版本。

家长:我知道你不愿意去洗漱,还想玩一会儿,同时,你是打算再玩5分钟去洗漱,还是玩10分钟再去洗漱?

孩子想了想:“那我再玩9分钟吧。”

家长立刻同意:“好的。”

9分钟一到,家长提醒孩子。虽然孩子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去洗漱了。

整个过程,没有再费口舌。

以往,都是家长替孩子做决定,由家长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几点睡觉,几点洗漱,他被动地接受或者抗拒。

这次,家长把选择权给了孩子,孩子由此意识到,洗漱睡觉是他自己的事。孩子再也没有和家长继续纠缠要不要洗漱的问题,而是开始思考怎么安排玩和洗漱这两件事,并自己做出了决定。

让孩子通过选择学会做自己

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积极主动、自信笃定、有责任感的好品质。

通过一次次选择的好处在于:就是这一次次的选择,造就了一个有担当、自信、积极主动的孩子。

即使选择错了,也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撞一下南墙,就知道头有多疼了。这样的人生体验,要比妈妈絮絮叨叨说一百遍管用得多。

人本主义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

假如一个人过去的生命体验都是“被动”参与的,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的,那么他就会感觉没有在做自己。

让孩子做自己很难

迷茫、焦虑、随大流,又将这一切传递给下一代,妄图以己之“昏昏”让孩子“昭昭”。

所以,说来说去,你终归需要想清楚这两个问题:

你,希望孩子做自己吗?

你,相信孩子能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