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王必闩(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最近,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反差新闻”不少,中传硕士毕业卖房,人大、武大毕业生去卷烟厂,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进入传统意义上的低门槛行业,不免引发舆论热议。

名校毕业生当卷烟工、硕士去卖房引发社会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才评价标准有待转变,名校光环效应,社会期望值过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等。在很多人看来,考取名校不容易,名校毕业生应该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到重点岗位就业,否则就是优质资源的浪费、人才配置的错位。笔者认为,要正确看待名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须解好四个“不等式”:

第一,学历≠能力。学历与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历只是一个人学习经历的证明,能力才是底气与定力。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毕业,无论学士还是硕士,只能证明某一段学习经历,并不能代表毕业生一定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诚然,不可否认的是,名校毕业生的整体能力确实比普通学校毕业生强,但是,也不能因此得出“学历高,能力就一定强”的结论。

第二,就业≠创业。学生毕业,首先面临的是就业问题。即便找了一份与名校或所学专业不太相符的工作,也并不能代表能力缺失。此外,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动态的客观存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从就业角度看不出名校与普通学校毕业生的差距,创业则一定会体现名校毕业生的优势。暂时的就业与持续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忌简单划等号。

第三,个体≠全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个体内心的真实想法无人能替代与掌控。名校毕业生当卷烟工、硕士去卖房,似乎与大众的期待背道而驰,但只是个案,代表不了全体。对此,我们无需大惊小怪,更不必人为放大与过度敏感。个体选择与社会发展本就多元、多样、多彩,以客观、包容的心态看待类似现象,或许一切都会相得益彰。

第四,岗位≠地位。社会发展越快,社会分工则越细。就个体而言,工作或岗位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要足够投入、用心,任何岗位都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笔者认为,倘若能明确上述四个“不等式”,公众看待名校毕业生当卷烟工等此类现象时会坦然得多、理性得多。引导毕业生理性选择固然重要,而尊重其选择则更显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