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联储公布了6月议息会议FOMC的声明与决议,关键信息包括:加息时间表提前,2023年底之前可能加息两次,大幅提升通胀预期,今年通胀或飙升3.4%。

中信宏观指出:议息会议表述逐渐转变“鹰”派,很可能是美联储开始警惕通胀持续性的风险。

除了美联储,全球央行都开始转向“鹰派”了。

同一天,巴西央行选择加息75个基点至4.25%,这是今年以来巴西央行连续第三次加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耳其央行称,继续将利率维持在高于通胀的水平,以保持强劲的通货紧缩效果,承诺在CPI放缓前维持紧缩政策。

日本央行表示,可能从2023年左右开始讨论如何逐步取消特别刺激计划,包括放弃负利率。

为什么全世界的央行都“如临大敌”一般,对通胀如此忌惮?

没办法,过去一年来,放水太猛烈,整个世界在渡过难熬的2020年后,终究要尝到货币超发的苦果,没人能置身事外。

大宗商品和房价上涨,谁也逃不掉。

美国物价已经创出13年来最大涨幅,上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标普Case-Shiller房价指数今年3月上涨了13.2%,为2005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

美国商务部则称,全美4月在售新屋的价格中位数为37.24万美元,同比大增20.1%,为1988年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从2月份开始,全球粮食、铜、铝、铁矿等生产资料开启全面上涨。

全球央行都明白,收紧货币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任由通胀预期升高,最终必然会反噬经济和就业,结局就是一地鸡毛。

我们当然也不例外。

一方面,从货币投放来看,已经有了“见顶”特征。

6月10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M2同比增长8.3%,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7万亿元。

M2是资金的“供给端”,也就是“放出来多少水”。

社融,是资金的“需求端”,反映了“经济需要多少水”。

要知道,M2从去年开始一直维持在两位数的增速,今年4月份突然降至8%,5月份依然维持8%左右的增速,持续在低位徘徊,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央行“收水”的决心。

社融规模降的更快,企业债和地方债的发行速度大幅下降,委托贷款、信托、票据等非标融资继续收缩,说明财政政策的刺激也在逐步收缩。

另一方面,时隔4年,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第一次出现“拐点”式回落。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总体贷款虽然没有太大波动,但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增加4426亿元,同比少增236亿元,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少增。

从环比看,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如果环比没有说服力,将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进行12个月移动平均处理,观察其趋势变化,下行拐点一目了然,结果显示:今年1-4月居民房贷延续了快速增长趋势,并于4月份达到高点,5月起开始进入下降通道。

上一次出现类似的“下行拐点”,还是在2017年3月严厉的调控新政出台之后,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

一边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鹰派”,另一边,是国内持续收紧货币投放,大幅压降房贷额度,截断从银行流向楼市里的水,两相夹击之下,2021年的楼市,风向已经变了。

这种形势有点像2014年。

1,2014年美联储开始退出QE,全球货币跟随收紧。

2013年夏天,美联储首次明确“放风”将退出QE,开始缩减购债规模。

2014年末,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开足马力长达6年的“印钞机”终于停止。

今年6月份的议息会议,和2013-2014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是一个缩短了的“小周期”,2020年大幅放水,2021年夏天宣布考虑加息和缩减购债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大宗商品、股市还是房地产,只要属于大类资产,都会受到市场预期的影响。

事实上,只要加息、收紧货币形成既定预期,远远要比加息本身的影响要大。

2,2014年楼市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阴跌,直到2015年降息+棚改,才走出阴影。

从2011年开始,央行共加息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到3.5%,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点,彼时甚至还出现了“钱荒”。

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压力下,经过1-2年的资金面传导,从2013年-2014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67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58个,同比下降的城市67个。

往事历历在目,楼市不可能逃过“周期律”的束缚,除了供需严重失衡的十几个城市以外,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潮,是时候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