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古典乡小说,在明代突然爆发,这里面有着很复杂的原因,其中一条就是明朝中晚期后,江南经济发达,市民阶层的出现,涌现了一大批有闲阶级,他们对小说故事的需求大量增加。

再加上当时的印刷业发达,书商们为了赚钱,更是鼓励文人大量创造小说故事等文学作品,一时间明代的小说,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那个时代也没有版权意识,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故事都很相似,有的则是直接过来,更有同人作品,最出名的就是《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关系。

虽然说《金瓶梅》是《水浒传》的同人版,但《金瓶梅》的文学性要超过水浒,水浒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爽文,看着很爽,仅此而已。

但《金瓶梅》虽然用了水浒里的人物来作为故事的开端,但主体部分全都是作者独立创造的,既没有水浒的影子,也没有当时其他俗套故事的痕迹,是完全属于作者的发挥。

就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说,《金瓶梅》是要超过《水浒传》的,武松的故事,宋江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其实都在旧的道德体系里打转转,而《金瓶梅》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层,里面很多观念,更接近于现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关于武大郎之死的描绘,很能反应出时代的特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差别还是很大的。

比如说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件事,原本武大郎其实是没有那么在意的,在此之前,武大其实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张大户偷情,每次他都主动外出,这样的事,对于武大来说并不算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毕竟老婆还是自己的,也还有着房子住。

为什么后面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时候,武大郎要回来捉奸呢,原因就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郓哥。

说起这个郓哥,他可不是什么好人,原来也算是西门庆手下的人,属于机灵鬼类型的人物,被他瞧出来王婆和潘金莲在做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事小伙子门清。

于是郓哥就去找王婆,要从中分点好处,结果被王婆拒绝了,都是人精,王婆才不会分容给别人呢,结果郓哥来了个,你不然我吃肉,我就把锅给你砸了,大家谁都不想吃。

于是他神秘兮兮地找到武大,骗吃骗喝之后,把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情告诉了武大,并主动承担起望风的任务,这下子算是把武大彻底给架起来了,计算像当鸵鸟也当不成了。

最终郓哥把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在潘金莲和西门庆正在偷情的时候,跑去告诉了武大,这个时候,武大郎计算是在不愿意,也要硬着头皮上了,郓哥才不在乎事情的结局和武大是否打得过西门庆,他只是个看热闹的。

这个事是从水浒里借来的,因为人物还是原来的人物,等到兰陵笑笑生自己开始创造故事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后面的故事里有个叫王六儿的少妇,跟潘金莲一样,也是偷自己的小叔子,而且还成功了,他的老公叫韩道国,是西门庆手底下的伙计。

这个故事大跌眼镜的地方在于,那几个告发的人被西门庆抓了起来,不是西门庆坏,而是韩道国通过关系请求西门庆这么做的。

这几个人名字全都是谐音,扯淡,好闲,管事宽,小说里人物名字的谐音由此发端,《红楼梦》拿去借鉴,并把它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的态度很明确,别人偷情那是人家的私事,外人就不要管那么多了,这其实更符合现在陌生人社会的相处规则。

后来王六儿跟西门庆也有一腿,结果王道国毫不介意,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六儿还是正本小说里极少数能得善终的人,最终和小叔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作者的态度就是一种超然的,陌生人相处的道德模式,书里写王六儿跟了西门庆之后,突然发达了,卖了房子,街坊邻居丝毫不在意,尽管他们可能知道点什么,但他们完全没有指指点点什么的,反而是跟平常一样,对她们也是很客气。

不像传统农耕社会那种熟人社会的相处法则,都不要说你真发生点什么,就算纯粹是谣言,也很可能会唾沫星子淹死人,这就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而明末出现的市民阶层,显然跟现代大城市的生活更相似。

反倒是,后来的《红楼梦》描写的完全是传统的家庭模式结构,属于熟人社会的经典状态,大家庭里的恩恩怨怨。

从某种角度来讲,武大其实就是郓哥害死的,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一个完全不是出于什么正义之心的人,这件事也说明,别人的话听听可以,但别人不会替你承当一切,很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