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克琉斯

在《亮剑》中有一幕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李云龙在伏击日本战地参观团之后,部队和幸存的日军大佐进行一对一的白刃战,并手刃了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云龙和日军指挥官一对一对决】

抛开电视剧,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场伏击战是否真实存在?八路军的干部真的会不顾危险和日军指挥官进行一对一的白刃战吗?

在八路军战史中,这场伏击战是有真实原型的,主角是王近山。

1943年10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了抑制我太岳军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集结2万日伪军兵力,开始进行新型的“铁滚式三层阵地剿灭战法”。

这种所谓的新型战法,即将日军主力和配属的伪军、特工队编成三个梯队,在20公里的纵深分成三线配置,三个梯队推进,形成一道铁网,企图彻底将根据地封死。

面对日军的扫荡,我抗日根据地立即变换战术。日军用铁滚式推进,那我军就搞内外游击战。当时太岳军区将所属的4个军分区的团属1/3兵力以连单位。配合根据地的民兵和自卫队在内坚持游击战,牵制日军。而我军主力团则秘密转移到根据地外作战,打日军一个出其不意,内外配合,使日军的铁滚式扫荡失去作用。

到了10月中旬,我军侦察分队探知日军兵力已逼近太原军区第二分区,当时第二分区第16团由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带领,按照既定战术,将主力部队带到根据地外线与日军作战,分散日军的注意力。10月22日,王近山率部行进到根据地外的韩略村宿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

尽管韩略村是日军所谓的治安区,不在我根据地范围,但我军的群众基础和渗透工作做得非常好,在当地依然可以得到民兵和群众提供的情报。王近山从民兵口中得知,韩略村每天上午都有日军的运输车辆,有少数人押运,沿临屯公路东去,下午便会返回。

听了这一消息,王近山迅速带领部队到西南地区的公路勘察,发现公路两侧皆是峭壁,非常适合伏击。王近山当即决定,利用韩略村地区的地形在公路上设伏,歼灭敌军的汽车运输分队,吸引日军注意力,缓解根据地的作战压力。

同时,考虑到战后撤离的方便,团主力提前转移,留4个连担任伏击任务。王近山没想到,他这次吃的可是一条真正的大鱼。

10月24日晚3时,各伏击分队进入伏击地区,利用田里的高粱秆和玉米秸进行伪装。经过漫长的等待,到了早上8点,公路远处突然传来了汽车的引擎声,从临汾方向开来的日军13辆汽车终于到来了。

从这里可看出八路军战术的一个巧妙之处:由于部队秘密转移到了根据地之外,日军根本没想到我军会在此设伏,所以基本没有派出任何侦察部队,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伏击圈。

【韩略村伏击战,八路军的战斗部署】

当敌车队到有效射程范围内后,团指挥部迅速发出信号,第六连首先开枪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发掷弹筒射击,正好打中了敌车队倒数第2辆汽车,汽车立即爆炸起火,燃烧的残骸挡住了日军车队的退路。而尾车下来的日军步兵还没来得及开火,就被我军的手榴弹歼灭。

六连的一名班长冲上前,带领2名战士跃上日军汽车,用车上的重机枪沿公路扫射。开在车队前的几辆汽车意识到被伏击之后,迅速加快速度,妄想逃离伏击圈,但很快被埋伏在公路尾的第九连阻击。王近山见时机已到。为了节省子弹,迅速令号手吹冲锋号,第四连和第五连同时从两侧出击,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很快日军大部被歼。日军只剩下少数残敌保护指挥官,退到山沟顽抗,且利用机枪封锁了道路。

八路军也迅速变换战术,二排集中火力打击敌军火力点,三班长带着集束手榴弹,从山沟后绕过去,随着一声巨响,日军的机枪手被炸上了天。几个残兵没了机枪的掩护,很快便死在了我军的刺刀之下。

不过由于撤离匆忙,王近山在几天之后从缴获的文件中,才得知自己吃了一条大鱼。

【八路军包围残兵,亮剑的这一战例,与王近山伏击战的战斗场面很相似】

文件表明,这次歼灭的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组织的战地参观团,他们是受冈村宁次的命令,来太岳军区参观“扫荡战法”。其成员来自派遣军步兵学校第5和第6两个中队的军官一部,级别都是中队长以上的军官,其中还有旅团长1名、联队长6名。

冈村宁次得知战地参观团被歼灭之后,脸都气绿了,不光将日军驻临汾第69师团团长清水中将撤职,还枪毙了韩略村据点的日军小队长。

这场遭遇战经过改编后,其中的艺术加工成分明显不合常理,李云龙作为指挥员,在明明已经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不要士兵们参与,自己不顾危险和日军进行一对一的白刃战,这显然是不会在现实中出现。况且我军伏击战讲究“快准狠”,在消灭敌军之后,必须迅速缴获装备、转移战场,否则很可能被敌人的援军打击。遇到日军指挥官,能活捉更好,不能活捉一枪打死,哪有时间和闲心和他搞这种表演式的肉搏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