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航海经验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特殊海况或是船只有倾覆沉没危险时,船员们都是要把救生衣套在身上。这一举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不然被大浪卷进海里,或是在必须弃船跳入海中时,没有救生衣的保护就很可能让自己淹死在海里。可以说,救生衣就是船员们在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穿了救生衣不一定会活,可要是不穿救生衣那就一定会在水里淹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普通船员救生衣尚且如此重要,那对于各国海军官兵而言,救生衣就更是重要无比了,在激烈的海战中,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船只是不是会被敌方击沉。

也因此,在舰队进入交战状态前,各舰上的海军官兵都会套上救生衣,以保证自己在可能弃船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套救生衣而错过逃离机会。虽然说船上这么个东西是真的不舒服,可要是没有救生衣,估计任何水兵都不会放心。

可尽管如此,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士兵却对此不敢苟同,因为他们是真真切切吃过救生衣的亏,并且认为没有救生衣的话,或许自己的活命机会能多一些。美国海军士兵的说法未免让人有些奇怪,这救生衣怎么在他们眼里非但不是“救命稻草”,反而成了“催命符”呢?

这问题并非是美国海军官兵挑剔,而是因为他们的救生衣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当时,美国制式的救生衣是B-4救生衣,它在设计上是依靠两侧氮气气囊来提供浮力,从而确保落水的士兵能够浮在水面上,而非是沉入大海之中。

但出乎意料的是,B-4救生衣在设计上有重心不稳的缺陷,而且偏偏就是因为两侧氮气气囊造成的,所以它就有了一个非常让人生草的特点——穿戴B-4救生衣的士兵如果落水姿势有问题,那么它就会在1氮气气囊的作用下于水面上表演倒栽葱,最后活活被海水呛死。

B-4救生衣的缺陷造成过许多无意义的伤亡,其中因此造成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美国海军少将约翰·威尔考克斯。在1942年1月27日,约翰·威尔考克斯率领第39机动舰队前往英国支援英国抗击德国。

舰队驶向英国途中,约翰·威尔考克斯将军突感身体不适,所以就离开了舰桥去甲板上透透气,结果突遭大浪而被卷入海中。因为舰队处于战备航行状态,所以约翰·威尔考克斯将军身上穿戴着B-4救生衣,也恰恰就是这个救生衣害死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翰·威尔考克斯将军的落水姿势非常突然,差不多是手舞足蹈地落入海中,如此姿势肯定不符合穿戴B-4救生衣的安全入水姿势,所以约翰·威尔考克斯将军在水中是倒栽葱状态,这个状态一直维持到搜救飞机在一小时后找到他的时候。

这约翰·威尔考克斯就算水性精熟,在水里倒栽葱一小时怎么也淹死了。可怜将军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且因为当时海浪太大,没法回收他的遗体,将军是一直保持倒栽葱的状态,直至气囊破裂沉入水中。

约翰·威尔考克斯死得憋屈,但他可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整个美国海军有大量水兵以倒栽葱方式淹死在海里。每次美国海军被击沉船舰,那些身着救生衣跳海逃生的船员就会有大批因为入水姿势错误,而海面上玩倒栽葱的倒霉蛋。

而美国潜艇部队简直是B-4救生衣受害者最多的,因为水面舰队或许还有救生艇可以马上使用,潜艇部队的官兵在放弃潜艇时就只能先穿着救生衣逃离潜艇,而在这个过程里有多少人会在水里倒栽葱那就得看命了。

美国海军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穿了这个救生衣后的死亡概率远远高于不穿救生衣。可是美国海军在二战里没有其它救生衣可供选择,因此这B-4救生衣就在整个二战里得以使用。

美国海军官兵对此只能破口大骂,并开始用自己的智慧规避救生衣带来的威胁,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将棉被裹在身上,以棉被的浮力来保证自己能在一段时间里浮在水面上。经过实际测试,棉被的安全性远远高于B-4救生衣,所以美国海军在战争后期就多出了一批裹着棉被跳海逃生的士兵。

宁可使用棉被,也不肯使用救生衣,这在整个二战期间都算是一桩奇闻了,可考虑一下B-4救生衣的不靠谱,似乎它又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值得一提的是,被B-4救生衣坑害可不仅仅是美国海军,美国陆军的空降兵也曾被祸害得不轻,他们的伞包也配备了B-4救生衣,最后结果自然是也有不少人被淹死在水里。最终,B-4救生衣在战后被撤换,这才结束了美军官兵在水里倒栽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