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盛夏的酷热终于让我忍无可忍,高铁两小时外的贵阳毫无意外地成了我“说走就走”的目的地。

甚至无须收拾行李,时间腾挪出来后便买票前行。上车就闭目养神,仿佛瞬间后睁开眼睛,爽爽的贵阳就张开双臂对我们表示欢迎。

我上一次到贵阳在十几年前,像个牵线木偶被热情的当地朋友牵着走。因此,我对贵阳的印象并不深刻,对友谊的感慨充满酸汤鱼的酸涩。

我再次踏上贵阳的地面,没有通知任何一位朋友,我想用陌生人的好奇去逐渐了解它的精彩。

到达时已是深夜,打车去到小十字,在煦煦攘攘的夜市摊位上将就嘬了碗鹅肉粉,便在依旧热闹的街头游走,替自己找一家适合的酒店。

我出门旅游没有预定行程的习惯,都是走到哪算哪,看哪里顺眼就在哪里下榻。在远比重庆安逸的夏夜凉风中,被仿佛惫夜不怠的烟火气簇拥而行让人根本没有旅途劳顿之感。

从深夜走向深夜,终于在旭东路口有了劳累的感觉,便就近入住维也纳酒店。正好第二日可以去参观并不在大多数人贵阳行推荐名单上的阳明祠。

一夜不表。第二日近午才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便在一家路边摊吃了碗牛肉粉,味道巴适且价格便宜。

沿着宝山北路一直走,再拐上东山路。

天空白云时聚时散。聚则为阴,散则为晴。阴晴转换频繁,则凉热相交不断。

太阳照着像重庆,云影罩着如昆明。这是贵阳的夏天。

东山路有一定的坡度,与重庆渝中区的大部分道路相似。

走不多几步,有座气势恢宏的门楼现在眼前。其居中位置镌“栖霞胜境”四个大字。

过门楼不远,有一梯椭圆形石阶转向北侧。跟着石梯抹一个圆润的折,阳明祠的大门便呈现在马路对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阳明祠无须买票,但需要实名登记,且需要健康码与行程表。把每一道手续完成后,我们正式登堂入室。

进门抬头是一坡古意盎然的石梯。梯步中央切一块影壁,其上阳刻“扶风”二字。“扶风”为祠堂所在小山名字。

但好古的我却想起《红楼梦》中“行动处若弱柳扶风”的形容。

拾阶而上,右侧立一棵枝干遒劲的大皂角,树下安一套石凳石椅。在石椅上坐下。抬头是一蓬繁茂的绿,像一朵缀在蓝天里的花。白云便如披风的叶,不断在这花朵的周围摇曳。

躲在花影下,凉爽在若有若无的清风里沁人心脾。

略坐片刻,穿越礼门,草木葳蕤。碧绿树丛中隐约有飞檐峭壁。沿着石梯往上,通往古色古香的楼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上石梯,再登几步台阶,便来到了阳明先生祠门前。

我把心腾空,准备好与先生共鸣。

眼中所见,是白石雕琢的三块高低不一的石柱。由近及远刻有“立德”、“立功”与“立言”。

这是王阳明对自身修为的总结。其意恳切,而君毕生身体力行。

我很少去琢磨古代儒学的深意,也与从前圣贤天然疏离。但并不意味着我就不认可他们呕心沥血创立的哲理。

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一直都是作为唯心主义的“糟粕”而被唯物主义的我们所批判,以至于它所具有的哲学价值也被我们无情地忽视。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这样的认知其实有其先进性,它摈弃了对先贤哲人的盲从,而首开“问己从心”的学问先河。

心学展示的三大理论基础,即“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即便放到今天,都具有相当积极之意义。尤其其中的“知行合一”,它肯定了人在万物之中的主体地位与人格挺立价值,将孔孟程朱以来的儒家思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王阳明创立的儒学流派,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有独树一帜的创新。其关窍便着眼于“良知”二字。

自先生幼年立志“读书做圣人”,而至中年坎坷,逢变烦恼。及至陋室冥思,豁然有得于圣贤之旨,终悟得“格物致知”之理,提出了自己的“圣人之道,吾行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之道。

他毕其一生践行了自己的求学求知求心,故能于大去之时,问心无愧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

阳明祠内古籍善本琳琅满目,先生名言警句字字生辉。

我如回到少时求学之际,毕恭毕敬聆听师训。

跨出立言堂,一株婆婆老树挺立于前方古屋之后,是经年累月的砥砺后长成的林中栋梁。

我的心中有一种温润的平静,好像它正沐浴在过去的水月松风中。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我流连在山风缓流的扶风山上,徜徉于阳明先生的纪念之所,不由自主地想。

王阳明,是一位值得中国人尊敬的古代哲人。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我们可以在以他为代表的优秀的古代文化上,领会“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进取精神,从而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要养浩然之气,要砥砺磨炼自己的志向,努力让自己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