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岳飞被杀的原因是他迎接二圣回归,如果成功了,赵构将非常尴尬,所以赵构不希望二圣回归,只是托词而已。

也有人说,岳飞被杀幕后黑手就是赵构,秦桧就是一把刀,因为岳飞太会打仗了,如此下去万一造反怎么办呢?赵构担忧皇权不稳,所以必须要除掉岳飞。

也有人说,岳飞被杀是后金的反间计成功了,秦桧等人其实早就成为后金的间谍了。因为秦桧当权前后判若两人,而且秦桧有足够的机会成为间谍。

也有人说,主要是发生了苗刘兵变,尽管后来被勤王的老将镇压了,但是赵构受了很大的刺激,所以对武将越发不信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说,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国策,赵构等人是延续基本的国策。

总而言之,莫衷一是,不过是个这么多年,改朝换代了好几个时代,直到如今很多人都对这个软弱的朝代感觉羞耻倒是真的。相反,岳飞的形象即便时隔千年依旧深入人心。

在我看来,岳飞被杀是因为岳飞从一开始就被统治者当作一枚棋子,当这个棋子失去控制的时候就成为了弃子。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帝以及皇帝的家眷都不可避免的被抓走了,何况是贵族呢?宋朝重文轻武,悬挂在头顶的宗法制度,让这些当权者不得不考虑“人质”的安危。

后金相当于掌握了大量有分量的人质,他们可以利用文化的软肋来要挟南宋朝廷,而后金却没有这样的文化负担。试想一下,劫匪抓住了你的家人,撕票权在劫匪手中,你告诉劫匪不怕你撕票,现在就过去干死你们,这个结果你能否承受?从后来的宋金关系和缓,赵构好不容易要回母亲看来,他这个人还是属于那种比较孝顺的,不管是否出于统治需要。

史官不可能大篇幅的记录那个家族被抓了什么样的,不过从皇帝的事迹上看来,这种现象太普遍了。这群文官就和皇帝有了共同的利益,那就是为了人质,能答应的就答应吧。

除了文化上的软肋之外,我们还要看到经济基础和统治基础。在当时的环境下,统治中心骤然从北方迁到南方,无论是战争还是其他需求都加重了南方的经济负担,而后金掠夺了很多财富,拥有足够多的财富来激励狼性文化以及同化一些地方的势力。

战争从来烧的都是钱,南宋还没有休养生息就要不断的支付战争钱粮,能否支持下去统治者是无法预期的。但是统治者如果不进行北伐战争,一方面后金就会继续蹬鼻子上脸进行进一步的侵略战,你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另外一方面民心不可违,尤其是南迁的北方人民,人人怀念故乡。

所以,战争是必然要进行的,只是要进行到什么程度,这是统治阶级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岳飞北伐势如破竹的时候,南宋其他军队的表现无法同步跟进,岳家军是一枝独秀。这不仅让后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也在军事上让南宋失去了平衡,统治集团的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果岳飞回打,无人能敌,如果和后金联合,南宋更是危在旦夕,人的品格在这个时候是无法被重点考量的,正所谓三人成虎,极容易影响战略决策。

尽管民心的志向是北伐、恢复故山河,但是民心和岳家军合并一块去了,以赵构为主的统治集团非常不安,他必须要夺回操盘的权力,因为岳飞只是一个棋子。他只要不给前线输入粮草,前线的战事就无法长久下去。但是这并不高明,因为他也害怕这些被逼反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皇帝的命令要求他们班师回朝,因为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这个时候投降派已经与后金私下达成了协议。

皇帝连续发了十二道金令,一方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恐慌,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要治罪岳飞的决心,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担忧岳飞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继续北伐,这样他们和后金达成的成果可能就要泡汤了。武将拼死沙场,文官集团可没有这样的血性,他们看到的只要利益最大化,该舍弃的就舍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南宋已经走向了防御性战略,而岳飞的进攻性战略显然是与朝廷背道而驰的,而要除掉他,必然要肢解掉岳家军,擒贼先擒王,抓岳飞、肢解岳家军就成为必然。

岳飞为何接到那么多禁令才回归?或者说为何不继续北伐?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接到金令就回归,这就说明他北伐的决心并不坚定。而接到十二道金令才回归,这说明他也承受不了悖逆君王的后果,与其让南宋和后金联合剿灭,不如回归为大家谋个生路。这个时候,他或许已经看到了北伐无法成功的必然了。

岳飞死后,后金并没有停止灭掉南宋的心思,只是后金内部出现了问题,进攻派首领在争权夺利中被杀,而时隔多年南宋也没有忘记北伐,只是他希望这个北伐的领导者是南宋朝廷,而不是某个其他人。

可惜的是,南宋朝廷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一头羊领导的狮子白白牺牲了一腔热血的南宋子民。更何况时隔多年,民心已经安定,大家更期待安定的生活,而不是再次挑起战争。

作者赵艳伟,人称一刀/一刀老师,一刀解决的问题何必两刀!作于30日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