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因名著《三国演义》的流传,诸葛亮可谓是家喻户晓,他靠着一手惊为天人的掐算之术辅佐刘备争夺三分天下。以至于后来在夸人聪明时会用到“小诸葛”这样的形容。

而能和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在历史上的评价中有着不输于诸葛亮的才华和数理造诣,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刘伯温实际能力是超过诸葛亮的。

因为诸葛亮拼尽一生只不过是于乱世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但刘伯温却是辅佐朱元璋完成了明朝天下的统一,所以从达成的历史成就来看,刘伯温更胜一筹。

这样的一位神机妙算的明朝功臣,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是否和诸葛亮的结局一样,让人感到意难平,犹未尽呢?

刘伯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弓藏

在明朝国情已经稳定下来后,因为已经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打杀争夺,朱元璋渐渐地开始觉得这些陪着他打天下的功臣有些碍眼。

一方面他害怕这些人中会出现篡朝篡位的来夺取他朱家的天下,另一方面朱元璋是一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天生自卑、谨慎且敏感,生性多疑的皇帝在这种时候是不会信任任何人的。

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很早就预料到了朱元璋的心思,也非常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见得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之后曾多次请辞回乡种田,但皆未得到朱元璋的允许。

他无奈之下还写了一首诗以明志自娱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刘伯温与朱元璋

一次恰逢马皇后生日,朱元璋借机宴请各个开国元勋,刘伯温也位列其中;待至入席上菜,各位将军大臣都有些傻眼,因为眼见饭桌上是清一色的素菜,没有一个肉菜。

这帮开国元勋多是一帮武将,早年间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在吃的上面可谓无肉不欢此时看到这样的宴席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就在诸位大臣吃的有些尴尬的时候朱元璋表示,诸位爱卿莫慌,还有菜未上,很快,红烧兔肉、炖狗肉、燕窝等佳肴又上了餐桌,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但刘伯温在看到菜品时脸色僵硬,冷汗止不住地留下,他心中只有一句话在回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帝国破,谋臣亡。” 他知道时候已经到了,皇帝马上要开始大开杀戒肃清功臣,要尽快离去。

果然,在这次宴席不久之后朱元璋开始一波又一波地对那些功高位重的人下手,秉承着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波及牵连其中,一时间人人自危。

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温靠着行事小心低调,一直没有被朱元璋找到机会从而躲过了很多次清洗,但他知道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尽早离京。

一天夜里,马皇后派一身边侍女送给刘伯温一个果篮,嘱咐他回去之后再打开,他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子中只有一个梨和两个枣,寓意“早早离去。”刘伯温清楚,皇帝马上就要对他下手了。

并没有再过等待,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刘伯温便提交辞呈告老还乡,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回乡之后的刘伯温行事十分低调,每日只是弈棋饮酒,从不见任何官员,甚至有的官员专门闻讯而来便服拜访他,在交谈过程中官员若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刘伯温也会立刻关门送客,口中说着:“区区一介草民怎敢妄议朝政。”

刘伯温凭借着他对时政的判断和预测,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安全回乡。

明太祖与马皇后

南人愁

伯温为字,原名为基;刘基出生于公元1311年,家中条件尚可,于是刘基便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从小刘基便展露了十分卓越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十二岁时便已经考取了秀才,乡里众人称其为“神童”。

刘伯温于23岁时考取元朝进士,从政做官。这在当时的元朝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元朝时期暴政,当时流行着类似现在印度一样的等级划分制度,将人分成了四个级别,从高向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而不巧刘伯温是南人,南人和汉人在当时的元朝是方方面面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的。

当时的考试分为左右榜,若是色目人或蒙古人便可考难度简单的右榜且录取率很高;若是汉人或南人便只能考难度很高且录取率很低的左榜单,可见刘伯温以一个南人的身份考取功名是多么的不容易。

刘伯温

然而从政之后的刘伯温也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因为是南人,所以在官场上处处受到排挤,未能实现他治国安民的理想;而且当时的元朝朝廷极其腐败,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已经习惯了以权谋私牟取暴利,百姓苦不堪言。

刘伯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却因受打压而无能为力,不由得心灰意冷之下回乡隐居。

直至刘伯温50岁时,朱元璋起兵起义,朱听闻当地人夸颂刘伯温才华横溢、通晓古今且能掐会算。便亲自请刘伯温出山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而刘伯温最终也决定了跟随朱元璋征战。

因为刘伯温的年纪比朱元璋大,朱元璋礼待刘伯温为先生,刚开始是一副君贤臣忠的和睦景象,两人的合作也相当顺利。但后来丞相胡惟庸当道,离间了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导致刘伯温逐渐淡出了皇帝身边的核心势力圈。

剧中的刘伯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谋臣亡

那么返乡种田,行事低调的刘伯温最后是否得偿所愿善终了呢?也并没有,虽然他已经尽力表现的自己无心朝政,只想安心种田的样子。但架不住胡惟庸在朱元璋身边耳语,刘伯温所在之地具有王气,他想安老在那里,怕是心有不轨。

朱元璋心生不悦,又于洪武八年元旦之际召刘伯温进京谢罪,刘伯温入京不久后便患了风寒,朱元璋令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探望,刘伯温在服用了太医开的药方之后病情急转直下严重恶化,不久后便患病离世。

在最后的日子里,刘伯温自知时日无多,交代后事中将自己的数理之道交付给后代并让其交给皇上,并留下临终嘱咐,后代中不得有人再学习数理之道。

刘伯温去世后,却随着时局发展,被后主封为太师,谥号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