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一种心态或行为,人都会叛逆,从孩子长大要经过N个叛逆期,叛逆代表着成长,超越上一阶段,长成另一种样子。

叛逆的过程是痛快的,矛盾冲突的痛苦加新生的快乐,这种交织与融合,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叛逆也可能是背叛,比如叛变,成为叛徒,那可能就会引起原圈子的痛恨甚至诛杀!

本书的叛逆者,更多的是遵循内心的善良,所以从国民党的一名高级特工一步步转变为共产党地下特工,因为和自己追求的不谋而合。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完全倾听内心,就能帮助你不断地选择,希望每一次叛逆,都是重新回归自己的初心。

在小说里,纪中原认为情报人员的情报“高于一切”。生命不重要,名誉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为了任务,诈死是工作需要,活过来还是工作需要。

小说以谍战为舞台,但它不只是特工做任务的戏码。有些事情是任务,不得不做;有些事情不是任务,在内心驱使下非做不可。小说讲了前者,更主要的是后者,直指灵魂深处。

在重庆,代表纪中原前来接头的中年人笑了,他对林楠笙说,共产党人不做交易,干革命靠的是信仰。这是十分崇高的境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年轻的林楠笙彼时的认识是模糊的,促使他决定背叛“党国”的直接原因不像是信仰的感召。林楠笙在军统任职,但保护不了身边的女人。

他想帮蓝小姐离开重庆去上海,更多是出于正义感和私人感情。林楠笙迈出这一步,既有受到朱,左,纪的正面影响,也有他个人的不满和痛苦。

林楠笙对周围失望透顶但没有办法,他甚至把诉求当成了可以交换的筹码,所以才有了与那位同志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中原一开始有意让朱怡贞去拉拢军统特务,这样的安排让朱怡贞愤怒不已。如何处理跟林楠笙的关系?

朱怡贞很纠结。她剪碎自己绣的“蝶恋花”,却再次拿起针线。人有放不下的感情,所以痛苦。她不是信仰不坚定,而是旧情难舍,无法说服自己不折不扣地执行任务。林楠笙劝她,女人不适合做情报工作。朱怡贞反驳,是你先违反了工作原则。

不同阵营的两个情报员各自有心结,很难做到像老纪那样冷静。组织原则不是为了规制人的情感。朱怡贞既做不到,老纪也没有藉着组织之名强加于人。

军统的顾慎言有自己的追求,从民族大义出发,不惜违背长官意志。他说,“任何组织一旦把忠于个人或某个集团作为精神支柱,悲剧就在所难免”。顾慎言的困境在于身处一个只讲效忠不讲主义的组织,这注定是个悲剧。他有他的痛苦。

日本人小林因一场车祸家破人亡,因为酒后肇事的司机是军人,小林有仇不能报,生无可恋,最后走上了“日奸”的不归路。

“没有敌人只有病人”的铃木医生不得不违心地执行命令,拿起手术刀,只为开腹取得情报。他苦于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用医术尽力避免一个生命被剥夺。

所有这些人的痛苦从何而来?个体跟组织的冲突。人应该无限地接受组织吗?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做叛逆者?严苛的斗争环境和强大的社会意志对人造成压迫,人被动适应,又不想违背内心,做出选择非常艰难。

金庸的武侠江湖里的名门正派开口闭口都是规矩,但他们其实只关心武林地位。放荡不羁、屡犯门规的反倒是可爱之人。小说《叛逆者》通过人物在极端条件下的应对,以简洁的笔触侧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老纪失踪后,林楠笙无视戴老板的规定收留朱怡贞。后来朱怡贞不惜违反组织原则寻找党组织。老潘冒险跟她见面,同样违反了纪律。

后来朱怡贞主动接受“可能会要了你的命”的隔离审查,她忠诚,但为了让组织相信她忠诚,她不得不对组织隐瞒与林楠笙的过往。再后来,林楠笙为了提示绣庄有风险,直接去见朱怡贞。在小说里,组织原则可以被突破,让位于自认的标准,哪怕成为叛逆者。

军统顾慎言,日本军医铃木,林楠笙和朱怡贞,他们都是“从心出发”,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出自己的决定。

顾慎言信任林楠笙。小说里的顾慎言1927年脱离中共,加入军统。他不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孟安南也选择相信林楠笙。小说里的孟安南是顾慎言派出去的卧底,但更像是一个标准的共产党员。

顾慎言和孟安南都说,信任有时候就是那么奇怪的东西。并不奇怪,他们有相似的气质。另外,人们总是愿意选择信任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慎言还说,叛逆者是永远得不到信任的。当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同时是一个“永远得不到信任”的叛逆者?这样的矛盾导致顾慎言个人的悲剧。在林楠笙身上多少也有顾先生的影子。

林楠笙有多个相互重叠的身份,军统特务,地下工作者,中学教师。林楠笙一度处于失联状态,最后幸运地被老纪找到,他的地下党身份得以确认,并被任命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如果老纪过早牺牲了,如果老纪没有找到林楠笙,如果林楠笙一直被当成大特务。

究竟是身份定义了一个人,还是像今天高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真的可以定义自己?不同的时代或许有不同的答案。畀愚的另一个中篇《邮差》对此有更加尖锐的探讨。

在《叛逆者》结尾,朱怡贞成为上海静安区委的国家干部。她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丈夫,还有一个每日醉酒的爱人。林楠笙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两个人各自独居,互相知晓,从未见面。直到林楠笙临终,朱怡贞接到纪中原的电话通知才去医院探视。

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中,人人都可以是顾慎言也可以是陈默群,只是在这个故事中恰好选择了林楠笙作为了主角。站在了他的角度来续写这一段故事,相较于其他人,难道不值得多着笔墨吗?

主角之所以是主角,用什么来突出?在这部剧中,是林楠笙的成长线,从青涩懵懂到成熟稳重,他也不是天生就像现在这个样子,很多事情都能够应对,那些说神化了的,难道没有看到他的成长吗?难道一开始他就比老顾还厉害吗?不是!

成长的代价是什么?对于林楠笙来说,是失去,在成长过程中,他的信仰也在不断地变化,受到了许多的冲击,是他每一次的失去换来了成长。

他失去了站长陈默群,因为是他的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一个骨子里透着善良的林楠笙怎么能忍受陈一次次的利用与伤害呢,他成为陈逆的那一刻,林才是真正看清了陈,他不愿相信,自己追随的、有知遇之恩的领导是这样一个人,他为陈辩解过,去寻找过真相。

他失去了左秋明,一个好朋友、好战友,失意时有左的鼓励,困难时有左的救济,一同分享快乐,也一并承担责任。左的失去,让观众惋惜,那对于林楠笙呢?岂不是更痛苦!

他失去了顾慎言,林在成长中遇到了老顾,一个亦师亦友,以同志相称的同路人,老顾是真正的同路人,他们之间有过试探,有过怀疑,这不影响林楠笙的选择,他只是想为国家、为人民。

可是他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并不是最相宜的,在做出来最后的抉择之后,他确定了老顾是同战线上的人,一个真正的同志,失去了这样的同志,心痛吗?心痛!可他能做什么,不停地成长,变稳重、会算计。

有人说,在顾去世以后,林身上有了顾的影子,“狡猾”“老谋深算”,在那样的环境下,没有这些能活下去,他只是一直在学习,在成长,努力成为像老顾一样的同志。他选择成为了“邮差”,在这条线上牺牲了很多人,他没得选,他必须站出来,他也必须提高能力,也必须学会“算计”。

他失去了朱怡贞,如若不是那样的大环境、大时代,他们难道不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佳人吗。一开始,他与朱所选的道路就存在冲突,他们有反目成仇吗?

没有!朱只想要国好,同时也想保护喜欢的人,而朱怡贞呢,她也有一份情在林身上,她能做什么,她能放弃选择的道路吗?不能!她也只能藏于心,坚定信仰。

还好,最后他们终于是一条战线上的人了,身份保密问题,他们彼此还不知道,终有一天知道的时候,到那时,革命胜利、理想实现,岂不是要痛哭流涕,那是激动的、喜悦的泪水,那是感谢过去地自己,坚定了选择,坚定了信念。

一边流泪,一边成长,期望泪流之后努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