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讲究天赋,那么当艺术遇到天才又会怎样?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天才画家。

他就是年仅二十岁时便已身故的王希孟。

而他之所以被今日的你我所知道,正是因为他在十八岁时完成的一幅进献给当时宋徽宗的画作,他也因此作名震四方,以仅有的一幅作品留名后世,享誉千年。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100年,赵宋王朝迎来了开国以来的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用小品圈的话说,宋徽宗是个浑身上下都满是艺术细菌的皇帝,且不去说他那名动千年的“瘦金体”,单是他所创国子监画学,便是开历史先河之举。

今天要说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最官方的画学开始的。

公元1096年,王希孟出生在北宋这个对绘画最为温柔的朝代,在他出生的几年后,历史上最具书画才华的皇帝宋徽宗登基了,作为官僚贵族中少有的文青,宋徽宗对艺术的热爱远远超过了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

从小对绘画颇为喜爱的王希孟十余岁便成功进入了宋徽宗的画学,成为真正的天子门生,在书画艺术上好为人师的宋徽宗也很快就发现平凡少年身上的天赋潜质,时常亲自教导和传授他笔墨技法。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也不负徽宗所望,造诣日深,最终冲破了矩度。甚至在十八岁时,历时半年时间,完成了一幅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而享誉京华。

然而,这样一个惊才艳艳的天才少年却在正史中并无只言记载,甚至他的“希孟”之名也是在北宋蔡京题写在画中的跋上得知,至于其姓氏,更是六百年后的清朝才经宋荦之手见诸书面。王希孟生平之神秘由此可见一斑 。

那他赖以成名,更让自已历九百多年而不衰的那幅千里江山图又如何呢?

答案是这幅画作有着与其它传世作品相比颇为不同的命运。

蔡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113年王希孟历时半年完成的《千里江山图》经由宋徽宗之手赠与当时的权臣蔡京。13年后,1126年,他因政治原因被废黜,查没家产,这幅画也回到北宋皇宫。

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千里江山图》几经流转后落入的南宋高宗朝吴皇后手中,又被南宋理宗皇帝将这幅画,把卷尾空白的地方移到了前面,又将卷首位置带有蔡京题词的部分移到了后面,从此世人所见便是裁剪后的画卷,吴皇后逝世之后《千里江山图》流入金国。

到了元朝时,又被当时的一代高僧溥光所藏,从文字中,我们得知溥光在十五岁便得以目睹这幅画卷。

溥光圆寂之后,这幅画便收藏在他捐建的胜因寺保管,明朝时胜因寺毁于战乱,画卷也在民间漂泊多年。直至清军入关,时局初定,当时的藏家梁清标将其献进清廷皇宫。

乾隆

先后经康熙、乾隆两代帝王收藏,自然也被乾隆皇帝题词盖印,被收录于《石渠宝笈》中。

1923年紫禁城火灾后,当时还在宫廷的溥仪将画卷带出宫外,直到抗战胜利,才被古董商靳伯声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今国家文物局)从其弟手中购回。

1953年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先后四次展出,今人才得见真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副先后留下数十印章的传世作品却不仅没有作者落款,而且连具体名称也没有。直到乾隆在画上题了那句“江山千里望无垠”后才有了《千里江山图》的名称。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全卷为绢本画作,纵宽51.5厘米,横长1191.5厘米,其长度有四层楼那么高,通篇以青绿色为主。在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上集先辈大成,又引领千年风骚,全卷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图中所绘山峦起伏不绝,烟波染雾,江河浩浩;远山石崖上的飞瀑,近水村落旁的曲径;参差而布的房舍间绿的柳、红的花。松竹绵密的一江两岸,时而是渔村远钓,时而又楼阁繁华;小桥与江水湖泊辉映着,炊烟同飞鸟游鱼相陪衬。

技艺之高绝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旷世巨制,一经出世便火遍画坛,一火就是千年时光。正如元朝和尚称赞的独步千年,众星孤月。

王希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王希孟这个天才的早夭,正史中并无文字记载。

根据民间流传,其中一种说法是王希孟少年时体力透支,过于劳累伤了根本导致身体羸弱,无疾而终。这是比较温存的一种解释。

更多人则相信王希孟是被宋徽宗赐死的传说。

徽宗朝时权臣蔡京等众弄权霸政,上欺下瞒,卖爵鬻官而达到中饱私囊,逼得各地民怨四起,方腊、宋江等起义不断。

以致天下苍生凄苦,饿殍遍地,对于王希孟而言眼前的千里江山,哪还有什么三秋稚子,十里荷花 ,于是“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时年仅二十岁,不可谓不惨。

起义

而这样的事情,史书上不能见诸文字并非是个例,这也是未能在其它历史文字得到佐证的结局。(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的云游僧人曾作《千里饿殍图》,后被刘统勋进献给乾隆皇帝,或许正来源于这种民间说法,实际上乾隆皇帝只见过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如果提到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对于其作者张择端大家多少是有些印象的,然而,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还有一幅能够与之比肩,甚至其长度达到了前者的两倍之多的《千里江山图》,更鲜有了解它的作者是在十八岁时完成了这幅作品。

这幅长近12米的浩浩长卷,正是独属于少年的四层楼,他在仅有的二十年人生光阴里,用重重的一笔,把这一切都留在了历史车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