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林外传》所构建的“江湖”是充满烟火气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丝毫不用担心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反而是常看常新。最近能够凭借各种“打工人”台词被奉为#反内卷前辈#,也完全是情理之中。

作者|王琳

编辑|孤鸽

前不久,关于内卷的讨论正火热时,#原来武林外传是反内卷前辈#上了热搜。有网友评论,“以前看是喜剧,长大了才知道都是人生道理。”“武林外传申遗吧。”

这已经不是《武林外传》第一次受关注了。开播十五年以来,它几乎每年都能因为各式各样的话题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中。微博有个话题就叫#没有武林外传蹭不上的热点#,讨论帖7.5万,阅读超4.5亿。

其实,早在开播时,《武林外传》就因为反英雄、反类型而广受年轻观众欢迎,贡献了譬如“排山倒海”“帮我照顾好我七舅老爷”“我看好你哦”等古早网络热门语。剧中的几位演员,姚晨、沙溢、闫妮,以及厚积薄发的倪虹洁,都因这部剧迎来事业巅峰。

进入互联网时代,热点瞬息万变,《武林外传》却能做到永不过时。这样一部在今天看来没有流量、没有精修、质朴到甚至有些粗糙的情景喜剧,却能够让口味日益刁钻的“Z世代”爱不释手,实属罕见。

到底是什么,让这间游离于江湖之外的“同福客栈”历久弥新?

01

2006年除夕夜,春节联欢晚会准点开始。与此同时,央视八套却正在播出《武林外传》的大结局。那年,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完整看完春晚,只有在“白云黑土”出场时选择了换台。

回过头去才发现,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主流媒体到网络论坛,都在纷纷讨论“武林外传PK春晚”。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部国产电视剧有胆量跟“收视之王”正面碰撞。

当时甚至有爆料称,为了保住春晚收视率,央视方面曾考虑提前放出6集《武林外传》(正常是日播3集),但最后仍选择了如期播出。

《武林外传》主打年轻受众与网络文化,它的异军突起似乎也成为了一个转折点。春晚收视率在此之后连年下滑,而青年文化则愈发盛行。

《武林外传》是高开高走的典型。开播当年收视率达10.998%,位列全国电视剧收视榜第二,仅次于《乡村爱情》(11.019%)。2016年,其豆瓣标签页还只有7万多人打分,评分9.1分;而到了今年,评分人数已经激增到了40万,评分更是涨到了9.6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武林外传》的剧作质量确实经得住时间检验,已经沉淀为国剧经典,时隔多年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标记和评论,始终活跃在观众的记忆表层,几乎每年都能在各种话题的包裹下反复登上热搜。

老剧新谈常有,但往往已经被解构得面目全非。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成为“渣男绿茶”的反面教材;86版《西游记》因为“六学梗”成为表情包资源库;原本大气豪迈的《三国演义》成了鬼畜区的镇站之宝。唯独《武林外传》,能靠自身文本持续广泛出圈,因为本身就带有超前意识与解构意味。

剧中的几位主要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点反类型,他们有传统武侠的影子,被包装成接地气的生活化人物。佟湘玉参考自《新龙门客栈》的金镶玉,身为龙门镖局千金,缺少端庄大气,反倒抠抠嗖嗖、小肚鸡肠。白展堂参考自《七侠五义》的白玉堂,作为一代盗圣,没有桀骜叛逆,反而安分守己、与世无争。

即使配角也都各具特色,李大嘴是传说中赌王之王断指轩辕的儿子,莫小贝是世袭的衡山派掌门,江湖传闻的女魔头......每个角色都来历不凡,存在于江湖传说,但在同福客栈后,他们是真正的“人”。

正如吕秀才对姬无命的质问:“把这些代号拿走之后呢,你又是谁?”褪去神话浪漫之后,这些人物不过是拿着月薪二钱的普通人,厨子、伙计、杂役,每天考虑的只是怎么能涨薪水,以及晚饭吃什么。

《武林外传》所构建的“江湖”是充满烟火气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丝毫不用担心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反而是常看常新。最近能够凭借各种“打工人”台词被奉为#反内卷前辈#,也完全是情理之中。

02

《武林外传》让人充满好感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创新精神。套着“武侠”外壳,实际在做的却是对传统武侠类型的反叛与颠覆。

什么是武侠?韩非子最先提出“侠以武犯禁”。“侠”的概念本为庙堂所不容,与体制和规则相悖;又因其快意恩仇、漂泊无定的浪漫主义作风,与柴米油盐、安居索稳的俗世相脱离。因此,我们所熟悉的“武侠江湖”,是既不在庙堂之上,也不在市井之中。

但《武侠外传》却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这条规则。第一集讲的是郭芙蓉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她爹郭巨侠是六扇门的精神领袖,她却千方百计逃离家庭的控制,想要凭个人实力争一个“侠”的名声。没想到却掉进市井的纷扰,因砸坏桌椅要给人当二十年的客栈杂役。

舞刀弄剑,成了洗衣做饭,想象中虚无缥缈的武林江湖,被同福客栈的人情世故所取代。“侠”字被解构,从幻想回到现实,换一个角度来阐释“女性独立”的主题。

《武林外传》所传达的价值观是朴素且普世的。打工人如何反内卷,老板娘怎么对抗同行竞争。舔狗李大嘴万般痴情也追不上朱砂痣蕙兰,穷酸吕秀才如何也算不清该攒多少老婆本。教育孩子,维系友情,培养爱情,同福客栈里每天发生的鸡毛蒜皮、鸡零狗碎,何尝不是另一种汹涌澎湃的江湖。

导演尚敬曾在采访中提到,他对传统武侠的造神套路十分反感:“我讨厌武侠片当中绷着胡子、假模假式的形象,以及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动不动就开打的做派,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群无聊的大傻子。其实武侠就是一个被架起来的东西。”

正是基于对虚假英雄的不认可,尚敬选择以“反英雄”的形式去戳破所谓江湖、武林、大侠的叙事神话,用市井化的笔墨呈现生活化的细节,以温情安定的生活场景取代行走江湖的漂泊之情。凡此种种,为《武林外传》注入了贴近观众的人情味儿。

实际上,宁财神最初的剧本是更加犀利、尖锐且刻薄的,其中还涉及恐怖元素。但拍摄期间,尚敬进行了适当删改,并增加了情感刻画与主题揭示的内容,也就是剧中的那些“鸡汤部分”,希望不仅能做出优秀的喜剧,更有结实的情感内核打动观众,所以最后才能在央视播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来看,《武林外传》绝非单纯恶搞与无厘头。虽然在形式上对武侠元素进行解构、混搭、重组,但在价值观层面依然立足于中国武侠文化的“侠义精神”,只不过是以全新的后现代语言进行表达。

金庸曾借郭靖之口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里的国与民是宏观、抽象的概念。《武林外传》中,郭芙蓉和佟湘玉也讨论过“什么是大侠”,佟湘玉把“侠”拆分成了两个字:“一个人,一个夹。心存善念,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夹道欢迎。”曾经被抬高的、被理想化的侠义精神落实到了普遍个体身上。

当宏大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微观的个人情感表达,理想化的神话人物被有困惑的真实人物所代替,“江湖”不再是飘渺的想象空间,江湖中的人落地成为血肉之躯,这样的《武林外传》和观众贴得更近,也便不会过时。

0

《武林外传》还有一个头衔是“国产情景剧最后的巅峰”。“巅峰”令人欣喜,“最后”又难免悲凉。

从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是国产情景喜剧的天下。市场经济起步后,迅速壮大的市民阶层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日益上升。贴近观众、诙谐幽默的情景喜剧成为新的荧屏霸主。《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都创造过收视辉煌。

《武林外传》的诞生也是脱胎于此。导演尚敬最初因编导春晚小品为观众熟知,之后在空政文工团导演了《炊事班的故事》彻底爆火。在《武林外传》之前,尚敬和编剧宁财神已经合作过两部情景喜剧《健康快车》与《都市男女》,收视与口碑都表现不俗。而同为空政文工团演员的闫妮和沙溢,就是《健康快车》的主演,这是一个经过磨练的稳定的团队。

情景剧被认为是最有烟火气息的类型,之前不管是军旅、职场还是都市爱情,都是放置于现实背景下,而《武林外传》大胆选择了纯虚构的武侠框架,同时广泛吸收其它影视剧的表达方式。

它的叙事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对《老友记》的致敬和模仿,比如故事的起点都是因为“女主角一场失败的婚姻”。第九集莫小贝魂穿现代,闫妮和沙溢有一句台词也提到了《老友记》。今年《老友记》推出重聚特辑,令老粉感慨万千;其实年初东方卫视的春晚上,《武林外传》剧组也在15年后重聚。

尚敬把大人物拉下神坛、给小人物著书立传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昆汀的《低俗小说》和库斯图里卡的《地下》的影响:“那些看似无聊的人,那些最底层的人,甚至小混混、瘾君子、黑社会的喽啰、黑社会老大的情妇,他们有他们的逻辑,有他们恶情感追求,有他们的羞涩,有他们的向往,也有他们的痛苦。他们真实的内心,以及人性当中的那种真实和美好,打动了我。”

拍摄形式借鉴韩国的创作经验,剧本和现场拍摄同时进行,边写边拍,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及时作出调整。所以,《武林外传》的设定虽然是虚构的,但情节、人物,依然是以人为主、以现实生活为素材。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剧能始终深受年轻受众喜爱,因为它在创作上有意识地迎合了“青年趣味”。“喜剧里人物的行为、语言和表达出来的所有对情感的渴望,必须是打动年轻人的:对友谊、对爱情的感受和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年轻人熟知的。”尚敬说。

只可惜,国产情景剧继《武林外传》之后,除了陷入抄袭风波的《爱情公寓》之外,再无拿得出的作品。爱情、奇幻开始成为国产剧主流,一味追求精致、完美与悬浮,普通人的生活被抛弃。

当然,乐观地看,情景剧其实也在以另一种体裁存在下去。《武林外传》一集分两个独立小故事加一个小剧场,短平快的节奏更适应快餐文化的消费趋势。放在今天,短视频平台的小剧场便是情景剧的变体,只是时长进一步压缩,戏剧冲突更加集中。

所以,也不必过分悲叹经典的远去。无论是武侠文化的革新,还是情景喜剧的变迁,有破方有立。过去不会被彻底湮灭,未来正在伺机而动。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会以蜿蜒曲折但连续不断地轨迹持续向前。

吕秀才对郭芙蓉的那句表白用在这里或许合适:“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

参考资料:

《武林宝典》,宁财神/李亚平,东方出版社

《佟湘玉一共扣了员工多少钱?》,X博士

《中国情景喜剧消亡史》,锋芒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