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狂笑,半个盛唐,风流风骨只此一人的李白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袭白衣,竟让长安成了陪衬,绣口一吐,洋洋洒洒,确是半个盛唐,稳占诗坛C位的李白,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身处开元盛世,笔落惊起千层浪,笔起豪情撞满怀,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云想衣裳花想容,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就是这样一位潇洒飘逸的狂人,从未被大家遗忘过,或者说就从未淡出过大家的视线。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著名的浪漫诗歌家

代表人物。有着“诗仙”的称号。他五岁诵六甲(六甲是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十岁便可观百家;十五岁就已有诗赋多首,备受名流大家认可;后来又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学习,喜爱剑术,时常幻想自己是个江湖侠客;十八岁时才放下杂心专注读书,在四川江油市旁的游历玩耍让他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和见识,但是这让他不甘落俗在当地的心更加强烈,本就生性豪迈、个性潇洒,于是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离开了故乡开始舟行东下。

开元十三年(725年),辞去亲友,执剑去国。二十岁时初写《大猎赋》,希望被举荐于唐玄宗,但是被称赞其是个人才但是还需学习,这就婉拒了李白,而同年的王维中了进士任职太乐丞,这对李白有些许刺激,写下《冬日归旧山》,发誓要用功读书,二十五岁,决定出川去闯,去见刺史李邕,但是名号让李邕觉得此人不拘礼节高谈阔论,就让下属接待了李白,之后李白便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给李邕这信,表达自己对李邕你现在对我这样的态度,年纪还小谁又知道以后会不会飞黄腾达,等到那时我对你便也是这种态度。有种莫欺少年穷的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举荐不成就通过别的方法。这就是他四处游历不仅识的文人,更多的是做官的,就是因为他想通过诗歌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再给自己引荐,这也源于李白虽然是富家子弟,但是奈何父亲是经商的,当时明确规定犯过法的和工商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二十六岁时结识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二十七岁与宰相之孙女结婚,安家在安陆直至二十九岁,二十九岁李白写下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信中写的满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半生的生平遭遇,表表决心,自我推荐,但是却被告诽谤一次。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曾多次面见本州裴长史,因为自幼出生在富足家庭,一生性情洋洋洒洒,平日又疏于人际交往,因遭人谗谤,于是上书自白,但是最终还是被拒绝;三十一岁,根据李白的诗中“散尽千金”也可以看出,李白对于钱财的消耗还是挺大的,而且四处游历结交好友都需要钱财的支撑,所以后来李白穷困潦倒,在长安自暴自弃,开始和长安的市井之徒厮混一起,交往甚密,后留恋故友的山居所在,本就仕途不顺,无所成就,于是就有了归隐故友之居的意思,后滞留在洛阳,岁末时才返回故土安陆;三十三岁,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安于构石室,终日开辟山田,以耕种、读书为生活;开元二十二年正月,李白为唐玄宗献上了自己的心血《明堂赋》,这篇极赞明堂的宏伟壮丽,当时盛世的一片热闹以及李白的政治理想。后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李阳冰后逝世。

他这一生留下900多首诗文中,有许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大多数时候是在讴歌祖国的美好山河和自然风光,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想象,既具浪漫色彩,给人一种瑰丽动人的意境。而李白这一生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做宰相,一个是做皇帝的老师。李白这一生虽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仕途也多坎坷,但是他仍然是唯一一个以诗人身份走进皇宫的人。

这便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创造出的一个伟大的天才。无论遭受多少打击,仍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拥有着超强的自信,他的风骨,世上独一份,再无人能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