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谢霄凌、潘志方)在河北省隆尧县康庄路与尧山街交叉口东南角,气势恢宏的隆尧县博物馆坐落于此。据隆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办公室负责人贾卫平介绍,博物馆工程进展顺利,现在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地下车位的修建工作,雕塑、沙盘、设备、展柜安装和平面内容上墙已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建的隆尧县博物馆。

用一座建筑浓缩城市的灵魂

隆尧县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是李唐皇室祖籍地,被称为“唐尧故土”。历史上,这里涌现出战国名将李牧,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隋翻译家彦琮等名人志士,现有唐祖陵、柏人城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隆尧秧歌、招子鼓、泽畔抬阁等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

经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决定建设综合类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对隆尧县的远古文化、民俗风物、红色文化、现代隆尧等进行集中展示,有效挖掘地域文明史实,延续地域历史文脉,使之成为隆尧县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地域名片。

“博物馆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扩大隆尧县文化遗产对外的交流。”隆尧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齐立英介绍,建设隆尧县博物馆可有效结合历史遗迹独有的文物收藏和浓厚历史文化沉淀,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隆尧县旅游和经济更快发展。

全景式展现隆尧历史发展脉络

走进隆尧县博物馆序厅,尧帝封疆和李氏故里浮雕墙,作为空间文化元素的延伸,传达了整个空间的恢弘气魄。中间的主题形象墙运用现代手法,通过大屏幕向游客演绎隆尧古今概况。左侧隆尧地域历史变迁仿青铜浮雕墙,凸显隆尧县是一方天地交泰、钟灵毓秀的热土。顶部层叠式“同心圆”造型,与主题形象墙构成“天圆地方”的空间格局。

据了解,隆尧县博物馆设置了“两馆一中心”,由三个院落构成三个功能区:公共展示区、会议报告厅区、内部办公区。每部分的功能区由开敞的连廊联系,使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相互流通。

展厅分为毓秀唐尧、史海钩沉、文化遗存、红色隆尧、唐尧精英、民俗风物、现代隆尧六个部分,以“弘扬隆尧文化、构筑和谐社会、传承华夏文明、彰显魅力唐尧”为指导思想,以“唐尧圣地、李氏故里”为展览主题,通过大气、现代、个性化的展示空间,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博大精深的隆尧文化。

步入“史海钩沉”展陈空间,首先给参观者营造了时光通道,廊道两侧“仿青铜”浮雕墙,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祖陵、柏人城等遗址遗存为依托,顶部“毓秀隆尧”印章造型,寓意飞星传情,时代演进,让参观者真切地走进隆尧、认识隆尧、欣赏隆尧。

在展示隆尧建制沿革时,博物馆应用了数字投影长卷作为表现手段,实现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同时,突出厚重的隆尧文化气息。

据隆尧县文保所所长李方介绍,馆内增设了“出土文物投影幕”,历代文物器型通过数字投影,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缓缓洒落在隆尧大地上,增加了参观情趣。在展示文物时,展柜设计紧密结合博物馆建筑结构,同时融入“以展推览”的展陈理念,依托空间色调的转换,营造有序的情感空间。

通过橱窗展柜,展陈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珍品,如:宋代的白釉折腰盘、白釉小碗;元代的红陶狮形蜡台、牡丹花孔雀蓝釉陶盘;明代的青石罗汉头、蓝釉仿建筑模型;清代的圆雕麒麟人物像、小铜狮、青玉烟嘴等文物展品。展区中央通过全息投影,360度全方位展现镇馆之宝。

隆尧县博物馆内景。

打造本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

穿越历史的精神纽带,凝聚隆尧的文化精髓。

隆尧县博物馆以“大气·厚重、艺术·丰富、现代·科技、人性·简洁”为设计定位。在保持与建筑风格相融的基础上,进行现代与古代的融合,大量应用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的符号,进行色彩和造型元素的搭配,极力表现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对人、对物、对历史的深刻影响。

博物馆规划设计时将众多文脉元素抽象化、符号化,在挖掘和思索中形成对历史的传承、对记忆的缅怀。在空间设计上,运用情景空间手法,每个不同的空间连接自然流畅,用空间的语言引领参观者观赏每件展品。

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以地域综合文化为中心,充分展示隆尧地域历史风采,同时帮助广大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增强本土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激发市民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热情。

博物馆还将作为本土文化教育基地和第二课堂,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本土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通过实物欣赏和接触、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受教育者充分享受受教育过程的乐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此外,博物馆还是隆尧县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和文化旅游设施,可向外来游客宣传隆尧远古文明、文化遗存、红色隆尧、唐尧精英、民俗风物及非遗项目和富饶隆尧,凸显隆尧的地域品位,增强隆尧的文化魅力。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