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上映于1987年,在1988年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九项荣誉,导演贝托鲁奇欲借助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形式让西方观众感知独特的中国韵味,这是第一部以中国题材获得奥斯卡的电影,也是第一部获得批注进入紫禁城拍摄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将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可将其比做一幅在眼前缓缓铺开恢弘精美的历史画卷,整个电影长达四小时,即使精剪版依然有两个小时,但是整个观影过程中并不觉得疲倦,顺着导演铺设好的节奏一步一步地看下来反而大为舒畅。

贝托鲁奇作为本片导演彰显其作为大师的实力,电影中镜头运动、背景配乐、画面色调、符号意向无不可圈可点,实乃一部为了让观众得到最佳观看体验的匠心之作。

电影整个的基调除了寂寞就是悲怆,溥仪的一生波澜壮阔,当过清朝皇帝,经历军阀混战的民国、见证且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事。

作为最后一个皇帝来看溥仪的一生是悲壮的,自出生就背负起了沉重的历史,三岁即位享受真正的帝王待遇,然而似梦一般的生活在七岁又被革命党覆灭,皇帝这个身份今后将不复存在,随封建统治一起的消失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如果观众仅仅看到溥仪三岁登基七岁下台都会感慨溥仪的不幸,但是后来其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完全是咎由自取,实在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片以回忆和现实交叉的手法来进行叙述,影片开幕作为战犯的溥仪和其他战犯一同被拉往旅顺监狱交代罪行和进行劳改,在车站停留的间隙溥仪躲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

在这里卫生间的门是溥仪自己亲手锁上的,这与后面反复出现的“门”所代表的的意向完全不同,这里暗示着溥仪试图封存自己的过去,让命运的悲剧不在自己身上继续上演,命运却并没有让他如愿以偿。

在自杀未遂被叫醒时一道光打到溥仪脸上,预示着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审判。

我本可以忍受平庸,如果我不曾登上皇位

在割腕后溥仪因失血多晕倒,回忆起自己意气风发万人之上的黄金年代。

这段回忆的色调始终是黄色,亮黄色显示出紫禁城的庄严,同时暗示溥仪对这段记忆的珍视,然而这段回忆也是溥仪整个人生悲剧的起源。其中溥仪在洗澡时问到“我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一边笑一边将洗澡水泼向了陪同的太监身上,此刻的溥仪享受到了一种掌控一切的满足感,这是帝王之位带来的独享的特殊权力。

此后溥仪悲怆的一生皆因贪恋权力所带来的。

片中很艺术地将社会背景淡化,而将主要关注点聚集于人物。在溥仪与溥杰一同读书写字时,借袖口的颜色把溥仪不再是皇帝这一残酷事实艺术化表达出来。本来政权的更迭是极为残忍的,但是却与塑造的主体——溥仪本人关系不是很大,他只要接受王朝覆灭这一现实即可。

紧接着这段小对抗后片子迎来溥仪人生中第二次重要东西的逝去,他的奶妈被人用马车接走,小溥仪只能借自己的双腿追赶,这注定是徒劳的,只能看着马车越跑越远。

导演留给溥仪一个大远景,大片的空地将距离延展,只有溥仪在整个画面中缓缓向前跑,如此的呈现方式越发突出了努力的无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剧情中溥仪的老师来自英国的庄士敦先生出场,与溥仪建立了如同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他是偌大的宫廷之中为数不多真正关注溥仪的人,在于庄士敦的交流过程中溥仪表达出自己“不是君子,谁都不许我说心里话,他们总是教我该说什么。”的无奈。

即使身为拥有至高权力的皇帝在生活中依然有着那么多的无可奈何,甚至连日常话语的使用都要如同傀儡一般受人摆布,果然自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得于此处,失于彼出

影片的第三次对抗出现于庄士敦先生在授课时送给溥仪一辆自行车后,在紫禁城中骑着自行车的溥仪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表面说着自己不难过,然而骑着自行车想要出宫探望,到达门口之时却被守门人拦下。

“门”的意向再次出现,此时溥仪依旧不能逃出,愤怒之时把在自己口袋中可以任意出入的老鼠狠狠摔死。

一道门将溥仪与外面世界隔开,将他牢牢地困在这紫禁城之内,因为皇帝的身份他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不自由除了日常的言语、不得出紫禁城外,还有对婚姻的选择。溥仪的婚姻只能被安排,好在这被安排的婚姻也产生了爱情。

结婚成家后溥仪决定对宫内进行大改革,本打算安排人清点库存进行清算时,库房却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即使已经退位,溥仪本认为自己在紫禁城中享有改革的自由,不曾想现实再度令他清醒与失望,并不是他想改革就能顺利推行进行改革的。

人心难养,欲壑难填

好的电影在于故事的不断发展变化,在改革无法顺利推行后溥仪遣散宫中人员,在紫禁城中甜蜜度日,又一波的对抗再次掀起。

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勒令溥仪从宫中搬出,始终想出城的溥仪此时却开始留恋这紫禁城,他害怕出去之后未知的生活。

故事发展到此处展现的仅仅是溥仪悲怆的人生,后面的故事则围绕溥仪的可恨之处进行叙述。

溥仪出宫后在天津居住,经不住权力的诱惑接受日本人的橄榄枝,北上满洲国复辟自己的皇帝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段在溥仪交代罪状的笔记中语焉不详,在经过仔细的审讯才吐露实情。

仔细分析就可知就是他心中对权力的贪恋、渴慕导致了他的悲剧,然后这一切的缘由究其本源还是来自于心中无法填满的欲求。

北上满洲国这一举动婉容并不赞成,抵不过溥仪的执拗随他一同前去,在溥仪的登基仪式中镜头给了婉容近景,无助、失望全都展现出来。

独自吃花瓣的镜头更是将情绪刻画到了极致,但这都没有引起溥仪的关注反而认为婉容在给他丢人,爱情的间隙由此出现,以悲剧为结尾的爱情已经初见苗头。

故事上部分感情的散失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后期的则完全是由自己一手造成。

笼中之鸟,身不由己

二次登基的溥仪容光焕发、衣着得体,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切,自己再度拥有了权力。

在内阁会议时日本方面让溥仪为任命张景惠为满洲国新任总理的文书上签字,溥仪却宣称满洲国和日本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结果参与会议的人员纷纷离席,溥仪对于现状已经有所认识。

在驹井先生告诉婉容所孕子嗣并非溥仪亲生之时溥仪彻底妥协,颤抖地签了字。

溥仪而今的处境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较之紫禁城中的生活现在更是一个彻彻底底被日本人摆弄操控的木偶罢了。

婉容生下孩子后身体虚弱,需要到气候更加温和的南方休养,溥仪在楼上看着妻子被抬上车,急忙下楼告别,这次的追赶依旧徒劳,下楼时车已经开走,门被卫兵关上,有气无力的说完“开开门”回身向屋里走去。

一生中溥仪经历了数次告别,与亲生母亲的告别、奶娘的告别、文绣的告别、庄士敦先生的告别、婉容的告别,这些别离他都试图追赶,但是没有一次成功,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一离去,无论如何都赶不上面前大门的关闭速度,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溥仪交代自己的罪行后开始进行劳改,长达九年时间的牢狱生活后再次获得自由,波澜壮阔的人生回归平静,溥仪安心当起了花匠。

在目睹政治运动后,一种幻灭感产生在心中,影片末尾处溥仪买票进入了昔日的家园,在龙椅下面掏出了三岁登基之时收到的蝈蝈,打开蝈蝈笼的封口后,蝈蝈竟然还活着。

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看到蝈蝈后溥仪释怀地笑了,自己也像这蝈蝈一般不再受着囚笼的束缚,终于恢复自由之身,细想这只蝈蝈代表的也是溥仪自己。

此刻的溥仪是自由无拘的,然而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垂垂老矣才盼来渴望了一生的自由,令人唏嘘。

以往在各类信息中了解到关乎溥仪的信息几乎将其塑造为一个“小丑”,作为亡国之君被人所耻笑。

人们只感慨其不幸,前半生的不幸确实由历史的大趋势所决定,然而自离开紫禁城后他的所作所为不都是因为自己的欲念吗?

那种掌握一切的快感是他想再度找回的,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他失败了,因为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没有人可以改变。

作为亡国之君还能保全性命的溥仪已经足够幸运,历史上几个末代皇帝最后能善终,溥仪在追寻昔日荣光之中投靠日本人,这是其被审判的根本原因,这不都是自己的权力欲所造成的吗?

在伪满洲国纵容日本人在满洲国做了那么多惨无人道的事实在让人憎恶。前半生的坎坷可以归结于命运,然而后半生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甚至为了自己牺牲了大批同胞,实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