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来说,经历了2019和2020年的超级景气周期之后,今年以来进入下行区间。年初至今,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累计下跌24.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收储政策的出台,生猪养殖行业也迎来强劲反弹。如今,生猪产能又获得高层关注,要求通过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

“公募一哥”张坤也开始关注这个行业。日前,有27家机构调研温氏股份,张坤现身其中。

这是不是意味着,生猪产业的拐点已至?

猪企的“至暗时刻”

今年上半年,刚刚经历过辉煌的超级猪周期戛然而止,国内生猪养殖一夜回到“冰冻”时刻。数据显示,当前生猪价格已跌至16元/公斤,较年初最高位36元/公斤已经遭腰斩。

受伤害最大的,非养猪企业莫属。日前发布的上市猪企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猪企“期中成绩”普遍不理想。目前,A股市场市值最高的四家养猪企业分别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其中报预告业绩显示,仅有牧原股份实现盈利,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4亿元到102亿元。虽然牧原股份仍是盈利状态,但同比下降了10%左右。

除了牧原股份之外,其他三家都录得亏损。其中新希望亏损幅度最大,预计亏损29.5亿到34.5亿元。温氏股份和正邦科技则分别预计亏损22.6亿到25.6亿元、12亿到14.5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相关上市公司均表示,生猪养殖综合成本增加、生猪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跌是主因。此外,部分企业对存货进行了跌价计提准备,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亏损额度。

超级猪周期结束上行阶段,让相关上市公司市值也是遭遇暴跌。年初至今,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市值累计下跌24.53%、31.56%、51.25%和40.06%。A股市场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开年以来也下跌了24.82%。

跌跌不休的股价,让年初才成立的4只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基金产品也是“生不逢时”。统计显示,这几只基金产品最小跌幅都达到了25.1%,最惨的收益率下滑幅度大30%。

行业拐点已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猪养殖行业事关民生,其惨淡的现实,也引起高层的关注。日前召开的相关会议指出,要求通过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会议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当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以上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时,各地可对规模养殖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

政策加持之下,就连“公募一哥”张坤都表示出对上市猪企的兴趣。7月26日,温氏股份接受27家机构调研,其中,千亿基金经理张坤现身其中。温氏股份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生猪养殖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拐点,生产技术指标开始明显好转。这得益于公司去年开始的严控成本策略。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顶流基金经理的调研,让投资者看到了生猪养殖行业业绩扭转的曙光。有机构认为,二季度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让整个板块表现惨淡。不过,自二季度末以来,生猪价格已经走出深跌的泥潭,开始向上反弹。

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出台,整个行业供需不平衡的市场生态大有改善。在高层接连释放有利信号的背景下,生猪养殖行业逐步探明了政策底和市场底,该机构预计三季度猪肉价格将逐步企稳,资本市场上畜牧养殖板块也将大概率走出至暗时刻。

不过,对养猪企业来说,行业重资产的属性难以避免,优秀的企业不仅需要战略思维,更需要通过成本端的精细化管理,来获取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