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经历,他活泼俏皮,无忧无虑;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狂人日记》,我们看到了中年时期的鲁迅先生忧国忧民、伤时感事。

在我们的眼里,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在毛主席的眼里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民主战士,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家人的眼里,妻子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都说他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

赢得诸多赞誉的鲁迅先生,在有一个人的眼里,却是一位不负责任的男人。这位认为鲁迅先生并不是完美的人,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为他独守空房的41年的朱安女士。朱安二十八岁时奉父母之命嫁给了鲁迅,但却没想到这却是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封建时代以夫为天的女性,她虽满心凄苦却也无怨侍奉婆婆,为婆婆养老送终。直到1936年鲁迅先生深夜离世,面对诸多前来慰问的人,朱安女士忍不住潸然泪下,说了一句著名的怨言:“你们总是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要保护我呀!”

抗击“封建专制”的民主战士

“弃医从文,以笔代伐”,这八个字足以形容鲁迅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一生。他虽生于清末年间,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并没有被封建思想荼毒。

在学堂求学时,鲁迅先生就阅读了多篇关于新思想的文章,比如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后来的形成民主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02年,鲁迅先生赴日本公费留学,开始大面积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尤其注意人性和国民性问题。因为怀揣救世济民的理想,1904年,鲁迅先生加入仙台医学院学习,结识了藤野先生。

后来他因为在课堂上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而后的一生,鲁迅先生都坚持以文为刃,刺破封建主义的坚壁,唤醒人们的民主觉悟。

但就是这样一位抨击封建主义的民主战士,在《狂人日记》中高呼“封建礼教充斥的社会是吃人的社会”的革命家,却也避免不了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母亲的命令下迎娶了小脚女人朱安,成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安母心,无奈成婚

1906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突然接到家里的来信,信中称母亲病重,让他速速归家。没有细想的鲁迅赶紧收拾细软连夜赶回,结果到家后发现,所谓的“母亲病重”只不过是骗他回来成婚的借口。为安母心,鲁迅只得无奈成婚。

旧式的婚礼仪式繁琐复杂,但鲁迅却毫无不满,安安静静地接受大家的安排,完成了本次婚礼。原本以为他会大吵大闹的家人,甚至是他的母亲,都感到十分讶异:为什么一点没有反抗?

因为鲁迅深知,如果自己不愿意成婚,一会伤了母亲的心,二则会让自己这个还未过门的妻子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待遇。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生于清末的旧式商人家庭。她从小接受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女性教育,识字不多,听话顺从。

在朱安幼时,她的母亲就遵从礼教将她的脚折断,用布裹成“三寸金莲”。缠足、文化水平低、三从四德,朱安被彻彻底底打造成旧式女性。

1901年,鲁迅母亲听闻朱安的贤良后,没有经过儿子的同意,就贸然前去朱家提亲,两位从未相识的年轻人就这样结下了“良缘”。鲁迅和朱安二人本应该在提亲之年就结婚,但因为鲁迅要出国留学,此事就搁置下来。

尚处于青年时期的鲁迅,一心求学,无暇他顾,对这段包办婚姻并没有太多的抵触之心。他甚至通过母亲向朱家人建议,让朱安放脚然后去学堂读书。这对思想保守的朱家人来说,无疑是“违背祖训”的事件,坚决不同意,鲁迅也只好作罢。

随着鲁迅在外学习时间愈久,他的思想就愈加民主开放,对这段包办婚姻开始颇有微词,很想拒绝。

但是他深知封建礼教的无情,自己一旦退婚或拒婚,对于朱安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思想保守的朱家肯定会让朱安以死保名声或者青灯古佛,终身不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实在不想因此毁了朱安的一生,所以他虽万般不愿,还是将朱安娶回家。二人有名无实的婚姻存在了四十多年,哪怕后来鲁迅遇到了许广平,也从未动过离婚的念头。这于朱安来说,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独守空房,未曾抱怨

鲁迅和朱安完婚的第三天,他就离家出走,随后前往日本留学。作为鲁迅名义上的妻子,朱安在丈夫走后毫无怨言地在绍兴侍奉婆婆,孤寂地度过了13个年头。

鲁迅回国后,将朱安和母亲接到北京居住,但夫妻二人仍相敬如宾,形同陌路。

一位是忧国忧民的革命家、教育家,一位是识字不多的旧式家庭妇女,二人自然没有更多的交谈,一天最多说三两句话。

1927年,鲁迅和第二任妻子许广平走到了一起,他们二人组成小家生活在上海。得知此事的朱安内心毫无波澜,因为她和鲁迅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她甚至将许广平当作自己妹妹,对周海婴视如己出,嘘寒问暖。婆母去世后,朱安独自生活在北京直至去世。

1936年,鲁迅在深夜离世。得知此事的进步人士纷纷前往朱安住所问候,捐钱捐物,同时让她保护好鲁迅先生的遗物。

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面对他们不禁悲从中来:“你们总是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要保护我呀!”这是这么多年来,朱安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抱怨她的丈夫,也是最后一次。

小结:

朱安与鲁迅先生的婚姻其实就是一场悲剧,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在近代中国,又有多少女性因为封建思想丧失了自己的幸福,朱安的悲剧只不过是时代的缩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