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多数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自己和他人讲话时,年幼的孩子在一旁求关注,不停地喊妈妈。

记得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并实践过一句话,很有效果:宝贝,妈妈不能同时和阿姨、你说话,请你稍等一下好吗?

多数情况,当孩子听了这句话,都会在一旁安静地等待。

简单的一句话,有先到先来,后来请等待的规则,有对孩子的尊重并教会了他们尊重他人。

然而现实中更多来自成人的回应是: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曾老师说,这些被成人随口制定的随意规矩,会打压孩子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对环境的敏感和做出相应的反应;当以成人身份压制孩子,直接等同于压抑孩子的直觉能力。

这就是在告诉成人,如果要讨论大人的事情,就找个孩子不在的地方。否则,就是在邀请孩子参与,又不让他参与,令其陷入双重束缚。

一个非常经典的关于双重束缚的段子:有个人养了一只狗,给狗取名为“别动”。狗接到指令经常是这样的:“别动,过来”或“过来,别动”。

据说,狗后来疯了。放在人身上,就是让一个人感觉怎么着都不行。

随处可见、令人陷入两难境地的双重束缚,它是怎么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自代际传承的高度控制

一个来访者描述爸爸从小打骂家人,妈妈一向和爸爸正面硬刚,于是家里战火不断。作为孩子,从小被各种战火殃及。

她描述自己吃饭慢会被说“吃个饭磨蹭半天,不饿赶紧下桌”,吃得快会被说“多长时间没吃饭了,没个小姑娘样”……见到大人要求必须打招呼,可话稍多,当场被骂“人来疯”。

多少个夜晚被盛怒下的吵架、摔东西惊醒,多少次妈妈带着那因愤怒扭曲的脸跑到邻里长辈处哭诉。

她想起一个雨天,穿着雨披去给妈妈送伞,见到妈妈同事,听到别人夸赞自己懂事。当被问起,为何不多带几把,她局促地把家里有限的雨具介绍了一遍,解释了只能给妈妈带一把。

回家路上,她被妈妈狠狠责备,不该把家里雨具的事都说出去。

妈妈并没有告诉她,那些叔叔阿姨因为喜欢她,想和她多说说话,是在逗她,她没必要介绍家里雨具,因为那不是谈话的重点。

但那次送雨具的经历留给她的感觉是她再也不想和妈妈有关的人说话了。

她心里难过又愤恨。

她想起每次家里吵架后,妈妈带着她去邻里的长辈家,描述吵架经过,说爸爸种种不好。她想起妈妈自以为傲的耿直、从不说假话。这让她困惑,雨具不就是在实话实说吗?家里吵架的事都能说,雨具怎么不能讲?

她经常不知该如何是好。这常让她处于紧张、看爸妈脸色的战兢中。

当长大,她害怕声响到不敢手机播放闹铃,她敏感到对人面部表情有着超乎寻常的鉴赏。

当这一切魔鬼般地呈现在她自己的小家庭中。她困苦不已地走进咨询室,一点点解开那面部眉角、肌肉的牵动,牵拉、撕扯她内心的背后动力。

爸爸从小是孤儿,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有着更为匮乏的内在,对生活的屡屡失控,造成他对生活想要抓住些什么的高度控制。妈妈从不曾被温柔以待,从小形成硬碰硬的性格。夫妻二人想要控制对方不能,无形中将手伸向子女。

曾老师说,如果父母人格层面有过度控制的倾向,就会不自觉地打压孩子的各种能力,以避免对孩子失控。

双重束缚,与其说父母是在束缚孩子,不如说是失控的内心代际传承,外化为对孩子的种种要求。

父母内在越失控、冲突,对待孩子就会越多束缚。

无处不在的双重束缚源自认同

我相信多数女孩成长中,都有过被教导小姑娘就应该有个小姑娘的样儿。

要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要懂事、能看出眉眼高低,矜持、有礼貌,不能叉腿,粗声大嗓,不能太张扬、太主动。似乎不这样,就失了小姑娘的本质。

总之 ,有很多要如何,不能如何。似乎把女孩刻在模具里。

多年前,问卷男人的梦想女主,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当然后面隐藏着最好要撒欢在床。

试想,模具中长大的女孩,怎会有大尺度?

双重束缚无处不在。

“性与亲密”工作坊中,一个二十几岁的女生问以前的自己喜欢性事,也非常享受其过程。但不知是否自己年纪大了,总觉得和现任男友没有以前激情了。

当被问及她和男友关系时,女生突然意识到是现任男友不热衷性事,她不过是顺从了他的需求。

明明是自己无意识想让男友开心、得到这段关系,压抑了自己的需要。却把问题归结于自身。

这是个成长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从小妈妈以弟弟为重,凡事让她谦让弟弟。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她的步伐,年纪轻轻她凭借实力获得高职、高薪,几乎一个人养活了全家。可在这一刻,她才深深领悟,在“亲密关系”中,她无意中谦让、“讨好”别人,改变自己。

并不是她不能和男友提要求,而是她在亲密关系中“忘”了自己,“忘”了为自己提要求,却归结于是自己原因。

当一个人内在的主体性不稳固,外在的优秀是不足以抵消来自于内部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的。在她看来,只要对方满意、开心,自己的需求就不需要被看到。

因为一个人当经常被指挥忽左、忽右,自己也不知自己该向何方的人,内在是难以稳固的。

也许你会说,这点小事值得这样过度分析吗?回答:不值得。但是,很多这样的小事加在一起,就是大事。

曾老师说,没出问题,你当年做得都没问题;如果出了问题,那就要梳理所有大小事情。

蝴蝶效应也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结果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孩子就处在对“初始条件”敏感的状态中。这也是精神分析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人的早年经历。

当一个从小被要求轻声细语的女孩,粗声大气也许是她无法接受的;一个被要求矜持、稳重、端庄的女孩,亲密关系中很可能呈现被动、拘谨、羞涩,奔放、撒娇、无所顾忌很有可能在她的感受中是羞耻的。

那么一个长在处处以男生为重的家庭,被要求谦让、讨好、顺从男生的女孩,又如何能在亲密关系中看到自己,取悦自己呢?

家庭环境中自带的束缚既是限定,也是我们熟悉的安全。是接收到的指令,也是经常性地被催眠的无意识认同。

如何破除双重束缚

双重束缚不分性别。比如,男子汉就应该坚强,心里装事儿,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多少男人因为这样的催眠被憋成内伤。当真遇事没有表达时却被说成“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当然更常见的是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去做家务。当真孩子去做家务,不是闲孩子慢就是抢孩子活,嘴里念叨着,做家务有的是时间,去去去,赶紧去学习。要求孩子有涵养,但真的被欺负了,问怎么不还击……

双重束缚,是内心的冲突外化,制造着理解自己的孩子。

卡伦霍妮说,所有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边,都有着一个受着痛苦、在绝望中挣扎的人,是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文中,霍妮说到内心冲突失控的后果之一是人格枯竭:因为控制内心的冲突会造成精力的巨大消耗,无法调和的内心冲突还会造成爱和善的假象,即将虐待和控制当作爱,将无底线的自我牺牲当作同情……

如此,当为双重束缚捆绑,想要破除它就只能依靠我们内在的成长。不断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将自己整个身心融进感悟,体验,工作,信念之中。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想受困于童年阴影,活出理想自我,解绑自己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蛇2:青蛇劫起》:谁是陪你渡劫的那个人?

2021-07-28

走进心理咨询,我终于不再是“受害者”

2021-07-28

你可知自己是谁 ——从精神分析流派谈谈对人格的理解

2021-07-28

“不幸”的童年,也有可能疗愈一生

2021-07-27

出轨带给另一半的伤害可以挽回吗?

2021-07-27

对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短期的心理动力学支持性心理治疗:一种新的方法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