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各大城市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

青岛的数据相当亮眼,在GDP过万亿的城市之中,刨去情况特殊的武汉,13.8%的增速目前仅次于苏州,排在第二位。

如果说,相比于一季度,青岛属于强势复苏,那么同处一个区间的宁波,则可以用“开挂”来形容。延续了一季度的迅猛势头,GDP增速超过了13%,增量更是近1200亿元。

上半年数据公布后,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

经过两年多的胶着、较量,5个GDP相近的城市——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已经逐渐分出了“档次”,宁波、青岛、无锡的领先优势显现,长沙和郑州则出现疲态,开始掉队。

这其中,宁波的优势最为明显,是青岛最大的竞争对手。青岛能否追上宁波,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万亿GDP城市间竞争的看点之一。

上半年5市主要经济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整理:青小岛

1

今年上半年,青岛与宁波的GDP差距仅有100多亿。不过,两座城市实际上的差距,要远远大于数字上的距离。

简单列举有关宁波的几组数据:

宁波在A股的上市企业,超过100家,青岛则超过50家;

2020年,宁波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净增12家,总数达51家,雄踞全国首位;

宁波民营制造企业高达12万家。

上市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是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中的单项冠军与民营制造业数量,则反映出宁波工业的雄厚实力。

宁波这两年之所以势头强劲,与上述漂亮数据有着莫大关系。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宁波二产增速高达16.7%,高出青岛3.5个百分点。而且,宁波的二产总量要大,上半年二产增加值比青岛高约千亿。

纵观青岛这两年的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支撑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一季度,固投数据大幅下滑,结果导致整体数据难看。二季度,固投回升,直接拉起了上半年的“成绩单”。

固投是一把双刃剑,引导、管控得好,可为城市培育新动能;而如果只是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将形成投资依赖,变为“饮鸩止渴”的毒药。

天津是近在眼前的反面案例。

2010年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天津固投曾保持高速增长,拉动其GDP快速提升。不过,常年的巨额投入没有培育出多少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固投失速之后,天津经济快速滑落,加之环保风暴等一系列原因,GDP最终跌出了全国前十。

青岛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0%、14.7%、12.6%,分别快于全市投资24.3、3.0和0.9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好迹象。失败的教训要汲取。

宁波

2

与宁波和无锡相比,青岛的发展质量也逊一头。人均GDP指标可以佐证。

今年上半年青岛人均GDP为64924元,宁波为70612元,无锡更是高达87096元。

因为三座城市均不是克拉玛依、东营之类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可以放在一个维度内比较。

这一指标首先体现出宁波人和无锡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强。再往深里说,则是经济活跃,企业效率高。效率高背后,则是技术或者管理先进等因素。

无论是国家还是城市,收入水平高的地区,人均GDP都高。宁波和无锡也不例外。

上半年,宁波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万元,无锡为3.2万元,青岛则为2.6万元。两座城市,均高出青岛一大截。

衡量发展质量高的另一个指标是“政府收入”,其前提是收入合理合规,税收占比高。

上半年宁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达1088亿元,反超武汉、南京等传统强市。

青岛与宁波GDP仅差100亿左右,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相差300多亿。

宁波此指标的含金量相当高,因为其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7%。而青岛的税收占比仅为70%左右。税收占比高,意味着罚款等行政罚没类收入低,也就是营商环境好。

当然最重要的,税收绝大部分由企业贡献,税收猛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效益好、利润高。从中,可以看出宁波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健康度,应该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对于青岛而言,未来必须要跟上宁波与无锡的节奏,否则青岛会遭遇新一波下滑。一如当年被南京甩开。

追宁波,难度也不小。两座城市都是港口城市,青岛在进出口等方面的先天条件,宁波一样都不少,因此只能寻找比较优势。

首先,短时间内,股投还得坚挺。一方面,拉动经济立竿见影;另一方面,为青岛工业重新回归赢得时间窗口;

其次,继续夯实、提升工业实力。5个城市的上下沉浮,二产的强势与否,是关键的胜负手,这已经被多次证明。上半年,长沙、郑州的二产增速降低,拖累了城市“大盘”。

其次,青岛三产的优势要保持住。与宁波、无锡等城市相比,青岛的三产具有绝对优势(上半年增加值超4000亿),尤其是消费,要成为整个山东的“消费中心”。

总之一句话,青岛要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尽快补齐短板。

唯此,才有可能与宁波一争高下。

来源:青小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