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才所散发的光辉,往往从少年时就能展现出非凡的神采,就像16岁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理科预科、23岁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钱秉穹。

或许,钱秉穹这个名字略显陌生,那么提起他另一个名字,钱三强,可谓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能研究的始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众多,并且每一个都极具分量,令人敬仰。

可以说,在新中国初建时期,百废待兴,整个国家的近代物理研究,甚至于零基础的原子能事业起步,几乎皆系于他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初次成立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时,钱三强被任命为副部长,还曾受到聂帅单独一句“行家”的称赞,肯定了他的学识,并交付给他全然的信任。

打小聪慧过人,绰号变成正式姓名

钱秉穹的父亲钱玄同,作为一名与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拥有共同的进步思想的北大教授,携手众人创办了杂志《新青年》,并以语言文字学家的角度,大力推广白话文。

钱秉穹生于书香世家,4岁之前就早早开始启蒙,认字背诗;7岁被父亲送入北大子弟院校——孔德学校,正式开始系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当时北大开放、包容又先进的思想在这所学校的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聪明又好学的钱秉穹在这种环境中简直如鱼得水。

好奇的他先后接触了音乐、体育、美术等等一系列的内容,思维经此变得开拓,同时也拥有这些特长。

13岁的钱秉穹迷上了篮球,他既享受其中的拼搏奋进的热情,又重视团结队伍的集体意识,于是,他凭借一手优秀的篮球技能成功得到了同学的支持,如愿进入学校篮球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钱秉穹出生之前,他的父亲钱玄同就暗暗发愁,给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最好是既能表达出父母对他的殷殷期望,又能好听好念,令人耳目一新,觉得与众不同些。

思来想去,斟酌再斟酌,钱玄同想出了秉穹两个字,既有文采斐然之气,又暗含希望孩子成为承秉住一方苍穹的有才之士的意思。

其实,秉穹二字在当时一众普普通通、略显俗气的口语化的名字中,已然属于最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那档,钱秉穹本人也非常喜欢。

有趣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钱玄同看到了钱秉穹同学的来信,上面没有写两人的名字,反而写的是三强和大弱

这略带戏谑的绰号有形有意、对比十分鲜明,并且明显是有个中“典故”的,简而言之,就是钱玄同被勾起了好奇心。

钱秉穹笑着说,这是来自同学的戏称,“大弱”是因为那位写信的同学比之自己身形体质略显瘦弱,而“三强”则是因为自己排行第三,体质强健。

故而,两人互称对方为大弱和三强,以此绰号来表示亲近之意,后来渐渐习惯这个名号,也并不觉得有贬低的意味,两人也开始接受用这绰号来自称。

听完儿子的一番话,钱玄同笑着点点头,将这绰号读上几遍,越想越觉得,“三强”这个名字起得好。

人不但身体保持锻炼,强健体魄,品德和才智这类无形的精神意志也要“强健”,换句话就是说,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聪明勤奋的才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钱玄同的一席话,给钱秉穹很深的触动,他一开始觉得这个绰号又俗气又口水化,一时戏称勉强算作有趣,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经过父亲一番深刻又循循善诱的教导,钱秉穹只觉自己的见识终究是比父亲浅了点,要抓住本质,才能不为外界干扰。

于是,在父亲提出要将钱三强作为自己正式的名字时,他选择顺从父亲的提议,至此以后,钱秉穹正式改名为钱三强。

从开始学习物理,到16年后走在世界前列

天才的闪耀往往是因为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倍的努力和刻苦,也就是聪明的人往往更加努力。

钱三强从小就学习刻苦,他的成绩也都是汗水最好的证明,毕竟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

16岁的钱秉穹如愿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23岁即从清华大学毕业。

25岁时,得到珍贵的机会,经由严济慈引荐,钱秉穹独自一人赴法留学,到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读博,大名鼎鼎的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成为了钱秉穹的导师。

与同事何泽慧结婚后,双方携手取得铀核三裂变突破性成果,举世瞩目,一时间,钱秉穹站上了世界物理研究的大舞台,大放光芒。

即将建国,迫不及待归来

1948年,35岁的钱三强在法国负有盛名,学术上的研究成果世界领先,已经赢得了同行的肯定和尊敬。

凭借此时已取得的成就,以及优秀导师居里夫人的高看,和她一流的实验室和不菲的经费等充裕的物质支持,钱三强的未来一片光明。

但是,一直在各处打听国家消息的钱三强在听闻战事已胜,即将建国时,马上收拾东西,时刻准备,等待着回国的机会。

建国后,国家要造原子弹,缺人才,缺技术,缺研究,缺经费。钱三强二话不说,投身于原子能方面的开创工作。

他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艰难飞跃,即使要用纸笔人工算参数,即使一项参数要算一麻袋的烟草纸,为国家为人民,他也没退缩,而是带领一众学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难,对于中国原子能研究事业来说更是如此。

原本保持友好关系,可以向其学习的苏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双方关系逐渐恶化,这让原本就极其困难的原子能研究雪上加霜。

很多研究一度被迫停滞,研究人员心中苦闷不堪,而钱三强作为领头人,即使再艰难的环境,他都不曾退缩,像一根立在众人心头的标杆,凌冰傲霜,坚挺屹立。

1964年,寒冰终究化成春水,苦尽只等甘来。通过不懈的探索实验和不言败的科研精神,中国原子能事业艰难地走出困境,独立地走向成熟。

终于,在53岁的钱三强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在新疆罗布泊爆炸,炸响了整个神州大地,成为中国强势崛起,屹立世界的基石。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56岁的钱三强及一众默默付出整个人生与宝贵的生命的英雄居功至伟。

在那个年代,爱国科学家们奉献自己的一生,献给刚刚成立的伤痕累累却又生机勃勃的中国,有的失去所爱事业,有的失去所爱的人,还有的失去爱陷入沉眠。

毫无疑问,钱三强就是其中一员,甚至还是一只领头羊,带领众多科学家报效祖国,培养新生代接班人,规划科学组织架构,倡导多元学科交叉,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年少时的嫌弃不喜,青年时的思考实践,老年时的身体力行,都在“钱三强”这个寄托着父亲钱玄同对儿子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期望的名字中。

最终,钱三强这个偶然得来的的名字,陪伴了中国初建那最困苦的几十年,成为了无数人称赞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它不仅承载了希望和智慧的期望,更是自豪和骄傲的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