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谚语》

在古代,农业繁华昌盛,山河清澈,环境可是很不错的。但是,人们大多时候无法抵制自然灾害。

同时,古代最容易发生战争,战争一旦发生,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并且战争需要上缴粮食,如若不交,朝廷和官府甚至会对百姓采取强硬措施。

种种情况下,古代北方经常会有大量难民涌现。由于缺少物资,他们便会靠吃草根树皮为生,流浪他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在古代社会,没有粮食,那可是最致命的。那么,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是为什么。

古代政治影响

在古代社会,朝廷在面对灾荒等情况,都会实施开仓放粮的政策。

但是上传下达要经过不少的步骤,并且有些官员的手并不干净,擅自扣留百姓物资的也不在少数,都会趁着这个机会中饱私囊。

如果说朝廷派发给人民一张大饼,那么经过层层拨款之后,到老百姓手里,顶多只剩一个芝麻。

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到底恶劣到了什么程度。因此老百姓宁可拼命逃荒迁移到其他区域,也不会干等着朝廷救援。

苦等也是白等,倒不如自食其力。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四起。为了国泰民安、稳固举国统治,都城等重要城市会选择地形平坦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古代社会的版图上,已经是偏北方了。

我们所知道的开封、洛阳、西安等多朝古都都处于中国北部。

同时,与中原地区毗邻的,多为山脉丘陵等地形,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多在此生存,若这些少数民族侵扰边疆,朝廷将会调兵遣将。

渐渐地,北方开始成为经济大国,吸引了许多人。久而久之,北方人数明显超过南方人数,这也造就了北方难民比南方多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理因素

北方天气寒冷,与南方气候相差较大。且北方河流较少,支流较少,所以水不够充足。北方难民会比南方多。

且南方水源充足,人口比北方少,大概都能得到粮食,所以南方存活几率比北方大。

像古时那样,重文轻武的柔弱书生,捕鱼是想都不要想的。

在现代,捕鱼是有鱼网,雷达,鱼雷,捕鱼床之类的捕鱼工具。

可是,在缺乏技术,缺乏体力的古代社会,捕鱼堪比登天。如果河流湍急,可能鱼没捕到,自己的小命却没了。

所以,捕鱼这件具有高风险性的事情,那些难民是不会选择的。

而且,经过处理的树皮可以产生许多营养,捕鱼成为了人们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身体原因

在没有科技医疗的情况下,下水是一件浪费体力的事。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发烧,感冒,着凉等等……

在古代,一个小小的发烧就足以让一个孩子断送了性命。下水之后,要么安然无恙,要么感冒发烧,要么被河冲走。

显而易见,安然无恙的几率是微乎其微了。对于危险的河水猛兽,那触手可及的草叶,已经容不得人们的挑剔了。

他们似饿狼一般,朝路边的野草扑过去,疯狂地啃食。对饥饿难忍的他们,草的味道是能忍受的。

就像你喜欢苹果,但是在你特别饿的时候,只有香蕉,你还会管什么苹果嘛?

人在饥饿难忍的状态下,是不会放弃生的希望的,这是人的自救系统做出的自救行为。有时还会获得一些果子,那么下河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技术方面

河流大多在南方,可南方发展水平比北方低,且南方注重农业方面,对养殖方面所知较少,所了解较少。

由于北方的经济环境,所以大多数难民逃难的时候选择到北方去,这也是造就放着南方好好的鱼虾不吃,北方的人选择啃树皮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看似繁华,锦衣玉食的时代,仍然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解决不了温饱。

我们很幸运,没有遇到这样的难题。如果要是我们在那个时代,应该早就已经饿死了。

大家也应该好好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我们并不会受到像以前那样封建帝制的压迫,也不会再经历像这些难民一样饥饿难忍的遭遇。

但是如果我们不好好爱护环境的话,下一个挨饿的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好好珍惜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要浪费粮食。

参考文献:《谚语》《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