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的前世今生合肥工业大学徐枞巍校长合肥工业大学的三大痛点合工大合工大杨善林院士2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王者归来合工大现任校长梁樑合肥

作为老牌工科强校,合肥工业大学在建校70多年来的历史可谓跌宕起伏,校史故事更是引人入胜。从专科学校起家,先后于蚌埠、淮南和合肥三地办学,并历经安徽省立工科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矿业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多个阶段。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之时;1958年,学校更名为合肥矿业学院,并划转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跻身国家队;1960年,这所建校不过15年的高校便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当年仅有64所),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点高校,学校达到第一个光辉的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合工大机械工业学科特色显著,其后由国家高教部划转至机械工业部直属。也是在此期间,合工大与同为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燕山大学被并称为“机械四小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学校在顾绳谷教授和王成福老校长的带领下,发展势头大好,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巅峰。

但随着合肥工业大学落选首批211工程(由于当时学校所在的机械工业部仅有两个名额,分别花落吉林工大和湖南大学),学校的发展由此进入了长达近10年的困难期。学校的排名也逐年下滑,甚至一度探底百强。幸好在落选首批211工程后,在陈心昭老校长的带领下,合工大重回教育部直属,成为部属高校,为学校滚动进入211工程埋下了伏笔。2005年,在徐枞巍校长的带领下,合工大成功滚动进入211工程,并于2009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成为小985高校。

尽管合工大在2005年后成为211高校,再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但由于10年困难期的影响,加之诸多知名教授的出走,合工大想要完成追赶,恢复往日的荣光,尚且需要更大的努力。

由于学校错失了10年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导致学校优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以至于前任校长徐枞巍教授不得不从各兄弟院校引来国家级人才担任院长。但这些引进的人才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以至于在若干年后再度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合肥工业大学在三个方面迟迟没有取得突破,堪称学校发展的三大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点是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比较缺乏,大师级学者过少。合肥工业大学建校76年来,目前仅有1位全职院士,且已多年无本校学者获得院士提名。这意味着,合工大想要在院士上取得突破,乐观估计也要十年。其次,合工大面向校内遴选斛兵学者一类人才,仅有两位学者入选,也从侧面说明学校的大师级学者人数过少。

第二点是学校缺乏重量级的科研平台,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做顶尖和一流的科研,离不开顶尖的科研环境和科研设施。合工大至今只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二依托单位),至今没有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

第三点则是学校长期在国家级科技奖上颗粒无收,说明学校的一流成果还比较匮乏。合工大自2007年后便长期没有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这对一所以工科强校为奋斗目标的高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虽然历史上欠账很多,但近年来合工大发奋图强,在人才引育、科技培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渐有复兴之势。近期,软科发布了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合工大21个学科上榜,上榜数居全国第33位,列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2位,仅次于暨南大学。

其中,上榜的21个学科中有16个学科是属于工学领域,其中矿业工程位居世界第33位,仪器科学居于全球第49位,这意味着合工大已有两个学科入选世界前50强。此外,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也强势跻身世界前100位。这意味着,合肥工业大学已经有若干世界一流的学科。多达21个学科入选,则说明在合工大读书,更有机会读到一流的学科和专业。

此外,教育部在2016年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合工大一个学科获评A类,五个学科获评B+,同样说明了合工大实力在非985高校中仍然不可小觑。且随着安徽和合肥的强势崛起,合工大也势必得到重大利好,发展将迎来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