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知识解读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室内装修最重要的部位,是中国古代建筑内部装修的精华,在室内装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棚中心部分向上凸出,在建筑术语中叫作“藻井”。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一种具有装饰功能的做法。天棚在古代建筑中叫作“平棋”,是平的,把房屋内部梁架部分的阁楼用天棚遮挡住,使屋内空间方整(如在寺庙)。人们在这个空间活动,拜佛或供奉佛像时,供佛的局部天棚上方高度不够,佛像头部上面的空间过小,显得压抑,在这个局限的部位处,若将天棚自水平面再向上凸起,凸出的部分,就叫作藻井。一般来看,大的佛殿中主体佛像 部位都要做藻井,这样显得佛像更加庄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屋顶阁楼这个大的空间,如果不去利用,就白白地浪费掉了。做成藻井,也使佛的顶部不再压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藻井多用于宗教或皇家的建筑之中。明代以后,藻井的构造和样式有了较大的发展,除规模增大以外,顶心使用了象征天国的明镜,周围配置莲瓣,中心绘有云龙图案。到清代,这一装饰为一团生动的蟠龙所取代,并成为流行的式样,藻井也因此被命名为“龙井”。

古人对藻井大做文章,进行装饰、美化。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结构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角形,以不同层次向上凸出,每一层的边沿处都做出斗拱,并做成木构建筑的真实式样,做得极其精细,斗拱承托梁枋,再支撑拱顶,最中心部位的垂莲柱为二龙戏珠,图案极为丰富。

我们现在举出中国的佛寺大殿中藻井的真实例证:

第一为河北承德普乐寺旭光阁大殿,做正圆形藻井,向上凸出达3米。第一圈十分精美;第二圈砌到斗拱;第三圈做出宽约1米的平棋,分出方格;第四圈、第五圈均做斗拱,与第二圈斗拱相同;第六圈为藻井的顶部,做出二龙戏珠,龙为蟠龙。数个藻井直径大约10米,十分庞大,全部贴金,为金色藻井,非常豪华。

河北承德普乐寺旭光阁大藻井

第二为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在阁内弥勒佛头部向上做出一个大方形藻井。向上凸入三折:第一折为仰莲佛像,上部用斗拱承担;第二折做平棋;第三折用斗拱支撑;最顶部为八角形图案。使弥勒佛像自胸部即进入藻井中,阁内光线较暗,有意造出神秘的气氛,使弥勒佛更加严肃,显示其神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

第三为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藻井做大方形,向上共凸进三层:第一层为斗拱层,每朵斗拱做出外拱四跳,四周交圈;第二层为八角形,在每个角内再用斗拱会合,每朵五跳;第三层做圆形,再划分10条斜梁支撑,在10条斜梁底面全部做斗拱,一直交到中心部位—— 藻井顶部,再雕塑出二龙戏珠。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藻井

第四为山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这个殿宇3间,大殿的天花分为9块,全部做出藻井,这9个藻井,做出九种式样。中间一个大的做方角形,与八角形相结合。第一层用斗拱层来支撑天宫楼阁,也就是说在大方形藻井中,每面向上凸进天宫楼阁。

山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藻井

除此之外,在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内部,做出壁藏,即楼阁,其实天宫楼阁供佛同时还为藏经之用,也做得十分细致。另外,在山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里仍然做满满的天宫楼阁,这些均为辽金时代的建筑,是十分宝贵的。天宫楼阁也有佛道小帐。

一般看来,这种佛道小帐始于宋朝,盛行于辽、金、元历朝,实例甚多。特别在辽代,天宫楼阁不只做在大殿里。

在中国古建筑中设置藻井并非为了装饰。《风俗通》记载:“今殿做天井,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容易产生火灾,古人设计藻井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火灾,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后来能工巧匠从中发掘出其装饰作用,最终演变成其装饰功能远远高于其防火功能,乃至彻底丧失其防火功能。

发展民族建筑事业,弘扬民族建筑文化。我们在这里对古建筑中为什么建造藻井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读者了解传承建筑文化有所帮助。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