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出生在高校家庭,高考超常发挥考入哈工大,直至高中毕业,几乎没尝过失败的滋味。但她在大学却沉迷游戏,浑浑噩噩,毕业时履历乏善可陈。

多次碰壁后她才幡然醒悟,重整旗鼓二战考研上岸,并在读研时不断试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目前是一名待入职的选调生。被自己打烂的一手好牌,终于一点点赢了回来。

她的故事无关逆袭,只是成长。

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自食恶果”

和很多人相比,我算是非常幸运的一类人,我出生在一个高校家庭中,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被保护得很好。小时候仗着自己学习不错,人缘也好,总有点小孩子的自鸣得意。

升学过程一直顺顺利利,连中考失意都幸运地碰上了加分兜底,考上了本地排名第三的高中。文理分班后,我读了比较擅长的理科,成绩基本稳定在班级前十,于是更加放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完成作业、刷完卷子就没人会管我。

那时我迷上了打游戏,放学后的自习时间几乎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年少不更事,并不觉得这样懒散的性格有什么问题,甚至以为自己很潇洒。

2014年,我高考超常发挥,考了年级第26名,我更是得意忘形。凭借这个成绩,我顺利地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

直至高中毕业,我几乎没尝过失败的滋味,也许看到这,你觉得我在凡尔赛,或者在说一个“锦鲤”的故事,我曾经也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顺风顺水地过下去,但现实是……

上大学后,挣脱了父母的束缚,我更加放任自己。我以学习的名义找爸妈要了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日夜沉迷游戏。别人早起上课,我早起做任务;别人下课去实验室做实验,我研究装备和技能;别人周末兼职家教,我接游戏代练。

结果,大一我就挂了科,其余科目也都是60飘过,还因为逃课打游戏被查寝的辅导员逮到好几回。

因此,我在大一就失去了保研资格,但这并没有刺激我觉醒。绩点依然常年位于年级后50%,在及格和挂科的边缘疯狂试探。我也没什么交际圈,除了在社团里混了两年,剩下的生活几乎只和游戏有关,更没有实习经历,简历干净得只能写出个人情况。

浑浑噩噩直到大四考研结束,我才发现同学们都已经找到出路:学霸们或保研或出国,考研的基本都成功上岸,找工作的也满载而归……

只有我,随大流地报考研究生,没想过为什么要考研,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备考,最后只考了270分,差了分数线70分。勉强拿了一家小公司的offer,毕设也做得一塌糊涂,不止如此,因为长期的饮食、作息不规律,我的体重飙升到了180斤,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那时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自食恶果”。

成长是一件不知不觉的事

毕业回家后,在家附近的公司上班,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想二战考研,可怎么也没勇气迈出那一步。爸妈不止一次地表达对我的失望,尤其是我爸,在他眼里我就是一个很差劲的女儿,每次和我谈到大学、工作、考研,必然吵架。

在又一次争吵之后,也许是不服气我爸的态度,也许是心里的斗志被激发出来了,也许是迫切地想要改变现状,我对爸妈放下狠话:“我想二战,而且我今年一定会考上!

于是毕业那年的夏天,我重新开始了考研复习,目标哈工大控制工程专业。再回忆那段日子,我越发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成长是一件不知不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家在一所大学里,先天优势就是可以蹭图书馆,不过也要和本校学生抢座位。9月开学前,我都在家学习。每天早上7点收拾出门,边用扇贝听力听英语边快走5公里,回家洗澡、吃早饭,开始学习。上午学数学,下午学专业课,晚上会再快走5公里,继续学习到10点。为了减重和提高身体素质,即使复习再忙,我都会见缝插针地抽时间运动。

开学后,我就每天去图书馆报到了。虽说7点开馆,但临近初试时,甚至6点多就得去排队,才能保证站在队伍的前排,抢到座位。

早起去图书馆占座

自从高中老师对我放养开始,我度过了五年来作息最规律的一段日子。一开始也很难熬,想玩手机,周围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分散我的注意力。于是我按天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手机不放在桌上,实在看不下书的时候就去外面走走或者背背单词……就这样一点点找回了状态。

最初选择二战或许还有和我爸赌气的成分,但真正静下来学习之后,我终于知道这只是属于我自己的救赎,不为了向谁证明,只为自己而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习时的日计划

北方的冬天寒冷刺骨,但却能让我保持清醒,在许多个零下的黑夜里,我蹲在图书馆门口小桥上,捧着扇贝大声背考研单词。有时候看着单词好像昨天都背过,但今天只能和它“大眼对小眼”,既无助又心焦,可还是要继续一遍遍地重复。这大概是我对那段日子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2018年12月,我第二次踏入考研的战场,虽惴惴不安,但充满斗志。

2019年2月成绩公布,393分,此时我也已经减到了136斤。初试分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一鼓作气准备复试,最后以23/202的名次成功上岸

不断尝试,未来慢慢清晰

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我对于未来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但我愿意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尝试和思考。入学前那几个月,我根据导师的建议复习了C语言和C++,自学了部分课程,健身也一直没落下,开学前减重到126斤。

研一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富有小资情调,聚在咖啡厅讨论小组报告,那是电视里才有的情节。我们一学年上了30多门课程,奔波在各个教学楼之间,忙着做课题,甚至实验室都没去过几回。

研一下学期疫情爆发,我们在家上网课,这既是对自制力的挑战,也是思考未来的最好机遇。我的研究方向是机器人,但我从“机器人”当中跳脱出来,不断问自己:“这是我最感兴趣的方向吗?我将来到底想做什么?”

很遗憾,在一遍遍自我发问之后,我发现自己对机器人其实知之甚少,这一整年忙于课业,几乎没有接触过机器人,而研一结束就面临着校招,我可能没有太大优势。当初选择报考专业并没有考虑太多,但求职却不得不慎之又慎。而我一直喜欢游戏,也有一些编程基础,于是“把兴趣变成工作”,做一名游戏程序员便成了我的目标之一。

而这时有一件事也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我在疫情期间做了两个月的社区志愿者,在课余时间为居家隔离的邻居采购瓜果蔬菜和日常用品,确保他们的正常生活。对我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每次都会收到对方的再三感谢,让我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的事。或许,“帮助需要我的人”也是我将来可以做的事。

于是,秋招伊始,我便着手寻找游戏程序员和基层工作的机会。

秋招马上结束的时候,我已经自学了一段时间的python,计算机相关的书看完了十多本,LeetCode也刷了500多道题。可是我也越来越质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行业,基础薄弱,没有系统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很多解题思路我都理解不了,即便过了笔试,面试也因为种种原因被刷掉了。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码农,我的履历屡战屡败,但还没有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

同时我也在留意基层工作机会。11月,我和闺蜜一起去成都参加选调生考试,没想到通过了笔试。而后去浙江参加了线下面试,在一排面无表情的评委面前,尽量克制心里的紧张,战战兢兢地回答问题,自觉表现一般,可最后出乎意料地通过了面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只是把基层工作当作一个可能的方向,但通过考试之后,油然而生了一种使命感,我的未来渐渐清晰起来,也许我注定是要去基层为人民服务、奉献青春的吧~(⁎⁍̴̛ᴗ⁍̴̛⁎)

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试试,去一个与我从小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从事一行基本没有接触过、但同样要求掌握很多技能的职业,经历一段与最基层人群打交道的生活,尽我所能帮助每一个需要我的人。我也很感谢爸妈的开明,他们对我的无条件支持也是我坚定选择的动力。

下个月我就要入职了,前两年需要下乡工作,当然,我可能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或者听不懂方言,或者工作未必一切顺利,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这一次是我为自己做出了选择,而且,我才25岁呀,还有大把的时间去经历和尝试,以后也许我还会再次陷入迷茫,但我相信,我拥有了一个人也能够站起来的勇气。

年轻的时候多体验一些不同的人与事,才能在今后活得更加从容吧,而这些也是以后值得细细回味的回忆啊,也许到那时,我还会和你继续分享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