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居易是唐朝地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诗人。

他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歌,是当之无愧的“诗王”。

不像李白杜甫,他们的诗歌集都是后人整编的。

白居易生前就曾编纂了个人诗集,还写了首诗向元稹和李绅炫耀自己的才华,这首诗名为《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全诗如下: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这应该算白居易最自恋的一首诗了,卖弄才华,但却让人无法反驳,毕竟他所夸耀的都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题中的元九和李二十便是指元稹和李绅,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好友。

九、二十,是他们在家族中的排行,古人常以此称呼好友,就像《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一个“戏”字说明白居易这首诗并不是非常严肃的,而是带有调侃意味,大概是奔着和好友互相娱乐而写的。

诗歌开头两句便列举了自己最负盛名的诗作,显示了自己卓越的才华。

一首《长恨歌》是多么地有文采又有风情,十首《秦中吟》则充满了匡时济世之声。

《长恨歌》我们都知道,描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诗中有不少千古流传的名句。

而《秦中吟》对我们来说相对陌生,它们是一组诗,描写的是当年白居易在长安所见所闻的十大悲事,在当时意义深远,如今对我们而言却显得很遥远。

曾经疑惑白居易最出名的应该是《长恨歌》和《琵琶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但这首诗却没提到《琵琶行》。

后来对了一下时间,发现这首诗大概写于815年,而《琵琶行》作于816年,所以没赶上。

而接着的三四句调侃两位好友,显示了三人的亲密关系。

元稹常常偷学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被我的乐府歌行诗所折服。

当年元稹曾受白居易启发,诗风大改,“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

而“短李”就是指李绅,因他短小精悍,故有此“外号”。

他原本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擅长写乐府诗,而白居易的乐府诗比他更胜一筹,令他自叹不如。

“老元”“短李”这两个称呼,体现了白居易和这二人的亲密关系,若非如此,也不敢如此随意称呼。

接下来的五六句是在感慨自己的人生。

这世上的荣华富贵大概是无缘了,也就身后的才名,聊以安慰了。

这里既是自负才华的表现,也充满了一种不公的辛酸苦楚。

当时的他被贬江州,心中极为苦闷。

当年他曾给同样被贬谪的刘禹锡写过“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

空有一身才华抱负,却是无法施展,这样的抑郁不得志大概是古代很多文人的通病吧。

最后七八句,以一种自傲的语气,极显自己的才华。

不要说我财大气粗,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了。

此“才”非彼“财”,那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白居易的才名却是千古流传,就像杜甫所言“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全诗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自己才华的夸耀,又有对好友的戏谑调侃,还隐隐有一种不平的抑郁愤慨,相互融合,倒别有一番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认为白居易这首诗太过自负,不过我倒觉得他有这个资本夸耀自己。

就像《唐诗快》所言:直得卖弄,不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