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行。这是一次盛会,一次让世界走近福州、让中国了解福州,也让福州人重新认识福州的盛会。

在这个当口,作为闽剧从业者的我特别想问问大家——您觉得,闽剧是什么?闽剧就是福州地方戏呗。还有呢?还有“闽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再有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闽剧《陈靖姑》

今天我们不妨来品一品这“再有什么”。

闽剧,这个发源于福州、成长于福州的本土戏曲剧种,在过去四百多年的岁月中,流响于三坊七巷、水榭歌台,喧闹在市井码头、草野乡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闽剧发展史,犹如一部立体流动、丰富具像的福州地方志。透过闽剧舞台的戏文故事和艺术形象,你几乎可以看到一部多彩的、鲜活的福州历史文化生活图卷。

2006年“福州闽剧”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过去四百多年中,闽剧一直在“活态流变”,不断涌现出新名角儿、新班社、新剧目。从明代万历年间的曹学佺创始“逗腔”之初,到辛亥革命后涌现出的“四大名旦”——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再到解放后的“闽剧三小”——刘小琴、董小狐、李小白;从明代的曹氏家班到清代的十三家儒林班,再到辛亥革命后的“三乐(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一旗(善传奇)两头羊(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从古雅的《紫玉钗》《女运骸》到近现代的《百蝶香柴扇》《窦氏女》,再到《荔枝换绛桃》《贻顺哥烛蒂》《双玉蝉》《陈靖姑》……真个是风起云涌、代有新人。

闽剧《孟丽君》

一家家班社延师习教、一代代艺人口传身授,闽剧就这样薪火相传了四百多年。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人!不少非遗项目需要依托物质材料进行传承,比如寿山石雕需要石头、软木画需要木头。而闽剧的传承,几乎就是依靠演员本身。“人”,就是最佳的创作材料和工具。闽剧演员从学戏的第一天开始,就必须将自己的身体器官和情感表达作为传承非遗的载体。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只有演员的身体四肢、声带气息、眼神表情经过持续、长期、专业的训练,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戏曲程式时,才可能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去呈现闽剧。只有演员的喜怒哀乐在一次次的排练中反复体验、表现,能够在每一个需要的瞬间准确调动时,演员才能用闽剧特有的语汇和手段去传承闽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闽剧《三搜幻化庵》

没有经过训练的“自然人”,是无法传承闽剧的。同时,任何图片、相片、文字、录音、录像,都无法替代活生生的“人”口传身授。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句唱腔、一个转身,举手投足、轻颦浅笑之间,从发丝到指尖统统都是戏。如果你不是面对着活色生香的演员,只是面对着没有生命、没有温度的影像或文字,如何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和醇厚之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致、那些转瞬即逝的艺术灵感,在演员创作、表演的过程中被稳固下来,并加以具象和外化。又在一代代的传、承过程中被一次次再强化和再创作,逐渐趋于完美、越显精细。因此,闽剧这种古典艺术,精雕细琢、立体流变,注定了它的灵性、个性和不可复制性,是真正锦心绣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着,我们来品一品闽剧传承中重要的“人”。

作为“人”,我们是“物质”的。生命终有一天会消亡。而随着生命的离去,很多技艺或是艺术特色也随之销声匿迹了,所谓“人亡艺绝”。因此,闽剧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是老艺人!不要认为给老艺人拍了录像就算是保留下他的艺术。如果没有得到过他的亲传亲授,是很难领会其中深意的。随着一代代老艺人陆续凋逝,他们绚烂多姿的表演才华也随之深埋地下,我们无法复制和再造。这是闽剧艺术的巨大损失,也是非遗传承中一个无法解决的遗憾。因此,传承非遗的路上,“传”与“承”皆时不我待。从业者当有使命感和紧迫感,追随老艺人,勤学艺、精于业!

与此同时,传承者更当仰视的是“德艺双馨”之“德”。吾师“闽剧皇后”胡奇明女士和“闽剧三小”之一刘小琴先生,无不心系闽剧、一生挚爱。曾在舞台上,风华绝代、熠熠生辉。踏踏实实不走捷径,一身正气不搞旁门左道,推动了整整一个时期闽剧的发展。退下舞台后,洗尽铅华、收徒传艺。毫无保留倾囊而授,以身作则告诉徒弟什么叫“学艺先学做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闽剧传承人。他们也许学历不高,但是专注而纯粹,胸怀大格局不计小嫌隙。他们真正体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戏是为“授业”,在其次。而教做人则是“传道”,在首位。正如气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艺德也是闽剧的灵魂。

工笔画《坊巷闽剧情》,作者:林锦春

再看我们这些当代闽剧传承者,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生于和平,长在国家倡导文化多化、文化自信的盛世,除了脚踏实地继承传统之外,还须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提升自己,提升“人”这个传承载体的综合素养。正如行话所说“演员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狭义的“文化知识”,而是广义的文化。包括艺术鉴赏力、对生活的洞察力、对人生的感悟力以及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等等。这种大文化,要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的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个人气质,这种气质必然会在舞台上体现出来,影响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和作品格调。若有一批德艺双馨并具备了相当综合素质的闽剧传承者,用自己的锦心绣口肩负起传承 “闽剧”的重任,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闽剧《杨门女将》

除了闽剧业内的“传”与“承”,我们不要忘了闽剧活态传承中的另一个重要群体——观众。如果一种戏剧艺术缺失了观众,那就丢掉了她最重要的价值。戏曲观众和影视观众是有些微差别的。打个比方,影视剧好比可乐果汁,任何人拿起就能喝,更无需什么入门培养。而戏曲,好比茶。不会喝茶的人,觉得茶又苦又涩搞不好还会失眠,实在不知好在哪里。喝茶需要有人“引入”、需要氛围培养。茶是中国人最有内涵积淀的饮料,戏是中国人最具综合审美的艺术。戏曲模拟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洞彻世情穿透人性。把万事万物各种情状,凝练成戏曲纷繁复杂的程式。这种“程式”犹如经过“编码”的语汇,观众需要适当“解码”才能心领神会、意趣横生。戏曲需要资深戏迷带领入门观众,需要更多年轻人来“浅尝”但“不止”,慢慢深入其间、领悟妙趣。品戏如品茶,愈品愈香醇、愈品愈迷醉。

闽剧《杜鹃山》

锦心绣口的闽剧四百余年绕梁不止,承载凝聚了有福之州四百多年的气脉、文脉。我们不妨把闽剧上升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载体、一种生活方式,她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剧种,她也是福州城的文化记忆,是福州人的精神家园。

随着时代的进程,如今各种文化选择丰富多样,戏曲面对众多竞争和挑战。政府的扶持关注、主流社会的参与、年轻观众的培养、新型演出形态的尝试、宣传营销观念的转变……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闽剧这项非遗的传承轨迹。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其继续“活态流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传承者清醒的认识和不懈的努力。

作者:福州闽剧院 林颖

点击右上角“发消息”

1.近期,福州多地公布幼升小、小升初招生方案及划片范围!向福州晚报微信对话框发送关键词“划片”,即可了解最新详细信息。

2.福州全市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向福州晚报微信对话框发送关键词“疫苗”,了解福州新冠疫苗最新接种政策、接种点及问题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