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过去,农村一直是生育的主力军。在农村,一家三四个甚至四五个孩子是很常见的事。但近几年,人们对生育这件事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二胎、三胎政策放开以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育率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增长。近日,为鼓励生育,四川攀枝花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对二孩、三孩家庭,每个孩子每月下发500元的补助,直到3岁,成为全国首个宣布发放生育补贴的城市。但是发钱人们就愿生了吗?可能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生还是不生?再遭热议

之前在刚刚放开三孩时,就引发了一场热议。而随着四川这个政策的出台,生与不生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了话题。网友大多对此的反应并不太积极,大多表示不愿生了。即使是在农村地区,生育意愿也发生了转变,这是怎么回事呢?

1、生活方式变了。

农村是最具有传统风土人情的地方,一个村子里街坊四邻就像一个大家庭,而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普遍重视子嗣,讲究几代同堂,人丁兴旺。但随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去到城市生活,与父母、家族从此分开。但即便到了城镇,也并非在当地就业,而是去到更上一级的城市去打工,而女方只能留在城镇独自照顾子女。这样的“新漂流生活”,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生活负担都很重。

2、生育观念变了。

生育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次性事件,并不是说生完以后这件事就结束了,而恰恰相反,生育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刚刚开始。

有孩子的家庭都会知道,抚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精力有多大。有人可能不解:过去三四个、四五个孩子都能拉扯大,为什么现在养一个就这么费劲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倾注的精力变多了。过去由于生活条件有限,或者说在过去,吃饭就是最大的问题。但现在养一个孩子决不是“添一双筷子”那么简单的事,涉及到房子、医疗、教育等各种事情,经济支出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在精力支出增了多少倍?根本无法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什么阻挡了生育意愿?

在计划生育年代,阻止超生相对来说是容易的,但是如何鼓励生育却是很难的事。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现代人的生育意愿呢?这其实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 有人说,因为房价太高,一个家庭大部分的钱都压在了房子上,压力那么大,哪还有钱干别的呢?
  • 有人说,现在找对象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天价彩礼不说,还要有车有房,连婚都结不起,更别说孩子了。
  • 也有人说,教育负担太重,孩子各种补习班花费大、压力大,家长也累,负担不起。

每一个都是真实的原因,但在这些客观物质压力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即人们的价值观念变了。

三、价值观念怎么了?

从过去到现在,什么变化最大?有人说,当然是物质生活。这是看得见的,但是真正变化大的是人们内心价值观念的转变。

比如,天价彩礼是怎么来的?彩礼本来是结婚双方的一个喜庆的彩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个攀比的对象。比如甲家的女儿彩礼10万,那么乙家嫁女儿时彩礼就一定要比甲家要多,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甚至成为村里的笑话。

再比如教育的内卷化,一方面是家长赋予了孩子更多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够增长更多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给孩子补习都是迷茫的,原因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补了,所以自己孩子也得补。

真正改变人们意愿的并不是某些制度,而是社会风气所带来的观念的改变。所以,单纯依靠奖励,恐怕人们并不会买账。鼓励生育恐怕不能只针对生育本身来想办法,一方面是正向价值观念的引导,另一方面,当人们有了稳定的就业,合理的收入,相对公平的教育,养得起老,看得起病之后,可能才是放心的想生、能生和敢生。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