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坊七巷是国内规模最大、

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福建从来不是一个“一城独大”的省份,面对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海上花园厦门,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似乎显得有些低调。但作为中国半部近代史的见证者和稳步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这个文化历史深厚的城市,值得细细挖掘,探索它的独特魅力。

正值茉莉花开季,香气最好的伏花便盛开在福州,坚持古法的匠人品格守护着“茉莉花茶之都”的称号;洗汤泡温泉,市中心的温泉带才是真正的富贵温柔乡。撇开“壁花省会”的说法,不如看看一个具象的福州,重新踏上这片有福之州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作茉莉花茶需要多次熏染新鲜的茉莉花香。

茉莉花茶总给人素雅无奇、平易近人的印象,毕竟这是连瓶装饮料也最常光顾的味道。但其实,长期以来中国外交部礼宾司使用的唯一国宾礼茶就是福州茉莉花茶,除去名气,在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一直有着高深的讲究和繁复的工艺。

读懂茉莉,只要读懂一个字就够——“窨”。“窨”字是福州方言,读“印”,意思近“熏”“浸”,指以花香熏茶,是制作茉莉花茶的重要步骤。茶叶熏染一次新鲜花香就算“一窨”,这一结合过程可以进行多次,令茶叶一遍又一遍吸香,可达十窨之多。

这就是福州茉莉花茶“融合式”工艺的秘密,用“炼香”技法引发酶和微生物参与微发酵,从而改变了绿茶的属性,成为好几泡之后,茶味依然气韵绵长、香气雅致内敛、毫无苦涩滋味的顶级花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仙茶摊出品的茉莉花茶。

花沐里

每年盛夏三伏天时都会组织茉莉花之旅,与芬芳师罗罗和伙伴沛玲一起乘渡轮登临福州郊外江中“茉莉岛”,背着小竹篓采摘茉莉花,在茉莉花田做一个大地芳香休息术,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当一回调香师。

南仙茉莉花茶:福州台江区高桥支路1-12号

“十醉九星窨花阵法”第七代茉莉花茶制作传人翁文峰主理的茶店。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购买“狮子头”等顶级茉莉花茶,还可体验福州传统“茶摊”文化,一边喝茶、一边与热心传播福州茶文化的城中名士“碎踹”(福州方言,闲聊、摆龙门阵、交流信息)。

设在温泉公园内的明谷行馆。

大凡近代称得上“富贵温柔之乡”的中国城市都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享乐传统,不过,福州人与其他注重人生享乐的城市又有所不同,此地“水包皮”的场所不是普通的澡堂子,而是升级版的——天然温泉。

福州市中心的鼓楼区东部有一条数公里长的温泉带,遍布温泉浴池,称为“龙脉金汤”,这种景象在中国其他城市里绝无仅有。在福州话里,泡温泉叫“洗汤”,其历史久远,从西晋年间(公元3世纪)就可以追寻,到唐代已有大大小小的温泉浴室40多家,20世纪30年代,福州浴客便可以在浴场里享受一整天,洗汤、饮食样样便利,泡完汤舒舒服服躺在躺椅上,再来盘糕点配上茉莉花茶,好不惬意。

上下杭历史街区。

如今,这种开在寻常居民小区边,价格极其公道的“汤池店”正在迅速消失,但兜兜转转、反复打探,总归能在小巷里找到最地道、最市井的福州式浴室,同时,更多的温泉澡堂已经迭代进化成现代化的温泉水疗馆、汗蒸桑拿等,成为新式的休闲选择。

新沂泉澡堂:福州市鼓楼区柳前巷4号

曾经的工人浴室,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近年修复了温泉原脉“新沂泉”的遗迹。

三山座澡堂:福州鼓楼区温泉路35号温泉苑18号

另一家老字号汤池店,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失孤》中刘德华与井柏然如父子般泡澡谈心一场戏的取景处。此地称“金汤境”,唐末五代就有涌泉冒出,宋朝时是官员休假沐浴之地。

明谷行馆:福州鼓楼区温泉公园路8号

设在温泉公园内,与温泉博物馆为邻,是一处集露天温泉、Spa、私密汤屋及客房、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新式精品温泉休闲会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圣公会圣约翰堂,俗称“石厝教堂”。

历史厚重的福州也总是新旧驳杂,老城区藏身于现代楼宇丛林。鼓楼区的三坊七巷、台江区的上下杭街道、仓山的别墅区是三片改造完成或正被改造的著名历史街区,各色古厝、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老建筑被改造成书店、咖啡馆、文创店。

中山路(原为贡院前街)一带

是福州老城区的核心地段。

不仅这三处,城里的许多角落都值得细细“咔遛”,论新的一面,凌空盘桓,蜿蜒曲折的本已算一件艺术品;而如果最近正追完《觉醒年代》,你会惊讶地发现半部中国近代史竟都齐聚在这里。

林则徐的出生地离孙中山的演讲处很近;写“意映卿卿如晤”绝笔书的林觉民与妻子住过的宅院,后来冰心也住过;吴清源老家花园的池塘和亭台楼阁被一家酒店兼并占有;林徽因、梁思成结婚后度蜜月住的英式红砖公寓长得有点儿像上海石库门房子。

不懂外文的大翻译家林纾,两江总督沈葆桢,“清流派”陈宝琛,启蒙思想家严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作家庐隐、胡也频、郑振铎,这些名字会一个接一个地在你逛街时自动出现。福州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咔遛的重点便得是遛去填饱肚子。华塑小区位于晋安区华林路255号,华塑就是华侨塑料厂,后来成为小区,这里的大部分住户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回来的华侨,度过了时代洪流里的艰难生计,他们在小区内搭起了小摊,自制东南亚美食,使整个华塑小区有着独特的异国风情。

早上六点开张,九点就基本收摊,华塑小区的美味每天都是限量发售,想要尝到,必得早起。晨光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与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如今城市里久违的烟火与人情,来自南洋的独特印记就这样融合在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不用特定选择店铺,小食的分量正好边走边吃,来一圈也不过分。早上七点多,刚走进小区就能看到印尼小吃摊,糕点都是店主自制,虾饼、彩虹糕都能买到;牛肉河粉在门口就开始排起长队,同一家店面还贩卖肠粉,便宜大份;再来一份滴漏纯咖啡,带上半只烤鸭,搭配椒盐粉,别有风味。

一番扫荡后,九点多印尼叔叔的烤肉摊终于开张,大榕树下休息片刻,走出小院,一天的作息就这样开始了。

长江以南,气候潮湿,尤其是沿海地区,不仅多雨还有台风天气,能保存下来的木构建筑十分稀少,然而在屏山脚下,省政府旁,就安静矗立着这样一座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始建于公元964年,北宋刚建立,福州还属于吴越国的统治范围,直至华林寺建成14年后,吴越国主钱弘俶“纳土归宋”,才算入北宋,因此,华林寺大殿稳健庞大的飞檐也显示着五代时期的特征。

几经兴废修复,原有建筑大都被毁,但这间大雄宝殿的主要构架依然是初代原木,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成为这座节奏缓慢的城市里一段定格的历史。2元的门票显得和福州有一样素雅的秉性,据说门票一直沿用30年前的版本,是福州人记忆里的样子。

门内是安静的历史,门外是繁华的都市,这片幽静的土地像代表福州的茉莉花一样,不与北方恢弘殿堂争锋,骨子里却总蕴含着清香。

始建于北宋初年的闽王祠,

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

福州同样也是一个汇聚浓浓民俗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五就是当地游神的时间。游神也叫迎神,其实也是一种庙会,是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

福州老城区由若干称为“境”的街坊组成,

至今可见供奉“境神”的符号。

每个村都会抬着敞篷大轿到神庙里请出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一路上会有大头娃娃“海弟”迎路,和路人打招呼,有时数村联合,村民夹道欢迎,十分热闹,整个仪式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回到神庙祠堂。

人们相信,在新年期间和喜庆节日里,这样的巡游寓意着神明降落民间,可以保佑平安。热热闹闹中,过年的气息就这样流转于人群之间,人与人的联结更加紧密起来。

你还知道哪些福州的“另一面”?

策划/悦游编辑部

编辑/夏莲

责编/Ning

撰文/赋格、Ning

摄影/张卫、章啸

版式设计/Gabrielle

Presented by

Follow us on

悦游

悦游CondeNastTraveler

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