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早前你对于四川资阳的安岳没有过多的了解,然而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那一座座藏在县城、藏在村落里的石窟一定会让你惊喜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资料记载安岳全县境内的近70个乡镇中均有石窟的存在,有人统计过如果将这里佛像首尾相接,那么足足长达5公里。

安岳的石窟不仅分布广,就连开凿年代也是长达千年,通过石刻记录这些石窟最早开凿于五代,后经历唐宋两代的辉煌时期,到明清的渐渐衰败,再到清末民族到如今,安岳的石窟开凿一直未曾间断,如此漫长的石窟开凿周期在国内都很是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唐、盛唐时期开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岳的西北处,现存有卧佛院、千佛寨等,中晚唐到五代开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岳中部和南部,现存有圆觉洞、净慧岩等,而到了南北宋时期开凿逐渐向东南区域进行,现存有毗卢洞、华严洞等。在安岳众多石窟中,基于交通、规模和看点而言我个人比较推荐大家游览的就是地处安岳县城的圆觉洞。

圆觉洞景区地处安岳县城东的云居山之上,在宋代的时候此山被叫做灵居山,后因开凿了“圆觉洞石窟”而改称为“圆觉洞”,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现存的圆觉洞景区,包含有103个窟龛,1933尊造像,造像中主要以唐、五代、宋时居多,凭借着如此古老和丰富的遗存,圆觉洞早早的入选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中国北方的石窟中大多数的佛像都表现出庄严肃穆的形象,然而在安岳圆觉洞景区内的佛像却将原本的庄重形象变得更为平民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北宋造像的写实化和世俗化。

圆觉洞景区一佛二菩萨三大窟,净瓶观音雕像,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左手提净瓶,右手执杨柳枝,净瓶观音窟龛内还可以重点关注旁边的飞天雕刻,“轻盈慢妙,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很是好看。

正中间的佛祖并不像北方那种正襟危坐而是呈现出面带微笑,双目俯视多了几分和蔼的神态,第一次觉得原来佛祖也有如此可爱的场景。

重点可以关注莲花手观音窟,观音体态丰腴,面部圆润,衣服上的色彩依然丰富,造像风格带着浓浓的唐代风格,彰显了北宋风格秉承唐风却又自带世俗的造像特色,尤其是菩萨的化佛冠采用了安岳石刻中典型的镂空工艺,堪称是北宋时期最特色的雕刻工艺。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尊莲花非常大,这莲花重有百斤,采用的同样是北宋的镂空工艺雕刻,虽然经历了千年却依然不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三窟仅右窟有明确的造像题记,为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至大观元年(1107年)煎熬,历时八年完成。中间和左侧窟龛虽未有造像题记,但通过造像风格、工艺技法、服饰、化佛冠等豆腐诶长相思,因此可以推断出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圆觉洞以北宋开凿有12圆觉菩萨而得名,所谓"圆觉"也就是"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简单一点就是不分你我,人人通过觉悟成佛。

圆觉洞高4.5米,宽4.75米,深10米,三面设坛,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重点可以看两侧的12圆觉菩萨,菩萨体态丰腴,面部圆润,手部形态各异,呈现出不一样的神情。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不少菩萨的颈部有明显接痕,均为近年来所修复。

可以说作为“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的圆觉洞景区,在名气上不如莫高窟和云冈石窟,规模也要逊色于龙门和麦积山石窟,然而凭借着宋代的造像成为独特的一处石窟和石刻景区,展示了宋代雕刻的美学与力学完美结合的石刻艺术。(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