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网络时代流行两个词汇:情绪和失控。

几乎任何一个新闻热点,到最后都会沦为网民情绪的发泄场,最后导致局势失控。

最近河南灾情严重,国产品牌鸿星尔克在效益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宣布捐助5000万物资驰援河南,感动了全国人民。

一时间网上爆发了一股“抢鞋热”,网友冲进鸿星尔克的直播间扫货,实时观看人数超过了1600万,皮哥在凌晨一点瞥了一眼,发现还有八百多万人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线下很多老百姓也把鸿星尔克的门店一扫而空,短时间内让鸿星尔克的销量破亿。

这股热潮也催生出了一个新词儿:野性消费。连雷军这样的企业家也在社媒上晒鸿星尔克的鞋为它加油鼓劲儿。

这本来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你真心为国家出力,我们消费者也给你的产品足够的关注。然而很快大量网民借着这个热点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场面失控——

大量网友跑到别的品牌底下示威:鸿星尔克都捐了5000万,你们是吃干饭的吗?

比如在某男鞋品牌的直播间里,一个可爱的小姐姐正在直播,却遭到了网友的人身攻击,称呼她为“胖头鱼”。

最后小姐姐不得不停播,弹幕里依旧是恶语相向。

比如有人开始道德绑架:大家都穿鸿星尔克了,你怎么还不卖他家的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很多自媒体开始编故事,什么鸿星尔克濒临破产,一年亏损2.2亿,老板变卖家产支援灾区云云。

在这股捧杀风下,果然开始出现了不利于鸿星尔克形象的声音。

随后不少网友开始“倒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鸿星尔克捐款本来是一股清流,但倒进互联网的大染缸里,很快成为网民情绪的催化剂,最后延伸出了网络暴力。

好在不管是面对正面夸赞还是负面质疑,鸿星尔克的董事长吴荣照依然保持清醒,他多次发文让网友理性消费,自家企业并没有濒临破产,也恳请网友不要去贬损同行。

2、

互联网不仅能让好事变坏事,还能让坏事经过一系列操作,变成“好事”。

今年6月,持续了3年的“孙杨案”二审结果出来了:因为违反了兴奋剂相关规定(暴力抗检),孙杨被国际泳联禁赛4年零3个月,这几乎宣告了孙杨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遥想当年,孙杨事件被曝后,网络上堆满了网友的爱国情绪,不谈客观事实,甚至把“质疑孙杨”和“诋毁中国”强行划上了等号,导致那边法庭还没宣判,这边“网络法庭”已经宣布孙杨获胜了,支持孙杨彻底演变成了一场爱国运动。

然而去年2月,国际泳联宣布孙杨暴力抗检成立,与此同时他参加听证会的视频也流传网络,孙杨暴力抗检几十页的报告也公之于众,人们才从狂热的情绪中清醒过来。

孙杨团队毫无逻辑的行为、傲慢的态度、顾左右而言他的辩词、孙杨过去的斑斑劣迹都让人大跌眼镜。

魔幻的是,这些证据早就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可是情绪上涌的时候,大家只顾着挥着拳头,跟着带节奏的人往前冲了,忘记了理性思考。

6月过后,二审判决虽然残酷,但孙杨保住了过往的荣誉,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之后他只要低调行事,退役后依然是中国泳坛名宿。

万万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后东京奥运会到来,中国游泳队没有了孙杨,夺金之路举步维艰,于是网友的失忆症犯了。

这时候一件最为奇葩的事情发生了,网络热搜里,竟然出现了“想念孙杨”,某社媒平台体育官方账号亲自下场引领话题。

不过,这个热搜刚冲上去没多久就被撤下了。

老实说,看到这个热搜时,看到下面怀念孙杨的评论时,皮哥内心五味杂陈。

试想,当中国游泳队在东京尽全力为国争光时,国内竟然出现了怀念一个暴力抗检运动员的声音,这不仅是对于出国征战运动员们的不尊重(即使他们可能不是那么有天赋),也是对于社会公理、应有秩序的践踏。

暴力抗检,这放在世界体育史上都是罕见的丑闻,可是在网友的爱国情绪渲染下,显得就像孙杨只是做了一件可以原谅的小错事,甚至还给他打上了“被冤枉”的标签。

这个违规被禁赛的事实也在网络时代被反复“淡化”,似乎成绩就可以掩盖一切。

3、

网友不仅能让好事变坏,坏事变“好”,还能让一点小事变成惊天动地的大事。

比如东京奥运会开始之后,中国健儿摘金夺银让大家看得很开心。

然而几个比赛日过后,中国几个夺金点纷纷失守,拿到了4银3铜的成绩,竞技体育风云变幻,这样的结果非常正常。

然而很多人玻璃心,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有人甚至把这天称之为“奥运会受难日”。

情绪一上来,这帮键盘侠啥话都能说得出来。

廖秋云因为保守丢金,他们就怒斥“廖秋云的教练毁了她的一生”。

中国体操男团丢金,他们就怒斥队长林超攀是关系户,让他退出国家队,把他骂上了热搜。

最过分的就是乒乓球混双决赛了,许昕和刘诗雯组成的“昕雯组合”以3:4不敌日本的水谷隼和伊藤美诚组合,遗憾丢冠。

这个结果虽然让人意外,但也不是无法接受,伊藤的世界排名是第三名,刘诗雯是第七名,水谷隼之前也战胜过许昕,双方的实力至少不是相差悬殊,而日本为了混双这块金牌精心备战了5年,借助主场之利战胜中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然而网友不干了!

“什么,乒乓球还能输,还是输给日本人,一定得有人背锅。”

他们批评教练马琳“是个傻子”,指责刘诗雯没有精气神,骂许昕失误太多。

自己人骂完了又去骂对手,盯着对手一些细节批评一通。

水谷隼因为吹球,被大家怒斥作弊,而同样的动作我们的许昕也做过。

伊藤因为比赛时露出笑容、斜眼发球,被网友怒斥“又恶心又贱”,还攻击她的长相。

因为穿着红色球衣,也被批评“不要穿中国红”。

国乒输球固然让人不爽,但网友这种输不起的蛮横态度更让人愤怒。

在半决赛被孙颖莎4:0横扫后,网友又开始将伊藤踩在脚底,嘲笑她“也就这点水平”。

其实对比之下,隔壁日本在乒乓球领域被中国强压了几十年,但电视上、网络上他们对中国运动员的称呼仍是“六边形战士”、“帝国绝凶虎”,能看出来他们承认这种实力上的绝对差距,没有因为这种竞技层面的输赢对对手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他们还会以此自黑。

当然,我们不是要替伊藤美诚“打抱不平”,这个运动员也许因为一些言行惹人讨厌,或者说了一些不符合顶级运动员身份的话。

但即使这个运动员不友好,我们要对这类对手进行还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赛场上战胜她,就像孙颖莎一样,让她输得心服口服,这也才符合我们大国的姿态,而不是一窝蜂跑到她本人的社媒账号下诉诸网络暴力。

4、

饭圈文化这颗毒瘤,正在娱乐圈外野蛮生长

盘点完以上事件后,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网友简直无所不能。

他们能利用手里的键盘为企业家指点迷津,能替奥运冠军出谋划策,能替法官主持公道,还能不分事情轻重把局面搅乱一通。

这种魔怔的网络文化正在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

这使得“一场论”成为流行。

做一件好事就成为了圣人,有一个污点就被贬入了地狱。赢一个冠军,就掩盖了所有问题;丢一块金牌就成为“国家受难日”。

这使得“反转剧情”成为新闻标配。

一个新闻,没有点后续反转,都不好意思上热搜。

大家习惯了在打脸中,不断享受跌宕起伏的剧情,像看一部电影刺激,恰恰忘了生活的真相本就是平淡无聊的。

为了满足观众对反转的需求,很多媒体开始强行编造反转剧情。

譬如前段时间王思聪事件后期,有网友直接制造了王思聪配合孙一宁炒作的虚假新闻。

这使得“捧杀”成为新闻人物的结局。

现在把你捧得越高,以后一旦有黑点,就把你摔得越惨,这样的捧杀剧情我们见过的还少吗?

今天的深情好男人,明天就变成了心机凤凰男。

今天的慈善大使,明天就变成了利益熏心的商人。

今天的纯情大男孩,明天就变成了情场浪子。

这还使得“宣泄情绪”成为网络时代的主旋律。

几乎所有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到最后都会被碾碎成为下酒的作料,网友把他们分门别类,然后进行疯狂的情绪输出:愤怒的,崇拜的,诋毁的,蔑视的,不一而足。

你看不到一丝理性,只能看到大家把网络当成了情绪垃圾桶,宣泄,宣泄,还是宣泄!

这种浮躁的风气最后也滋生出了饭圈文化这颗毒瘤,

一帮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浸泡在恶臭的网络语境中,用更加激烈的方式去追星,导致了“日薪208万”、“夜会美少女”这些乱象,其背后的逻辑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事实也证明,饭圈文化这颗毒瘤,如今不仅在娱乐圈,还在娱乐圈外野蛮生长。

最后皮哥还是要呼吁,大家一定要理性,切勿走极端。

鸿星尔克事件固然是好事,但是一时的爱国激情是无法拯救民族品牌的,品牌商应该以此为契机,专注搞设计,强化产品功能,用强悍的技术为自己续命,这样热度过去后,这个牌子才能实现真正的腾飞。

孙杨被禁赛固然让我们国家少了一位高水平的运动员,但任何体育成绩都是建立在体育精神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保持理智,分得清是与非。

奥运丢冠看上去事情很大,但不能输的比赛还能叫比赛吗?中国早就过了“唯金牌论”的年代,丢一块金牌在这个时代真的算一件小事了。

灾区救援固然值得鼓励,君子论迹不论心,那些明星网红前往灾区出发点一定是好的,想为自己宣传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凡事讲究一个度,越过了那条线就会适得其反。

饭圈文化也固然可恶,但是我们普通人营造的舆论环境不就是滋生饭圈文化的主要原因吗,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理性了,那些人疯狂给谁看?

其实这些事冷静下来看都不复杂,但是在网络世界,大家戴上面具就开始肆无忌惮口无遮拦了,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无名之火越滚越大,就形成了网络暴力。

慢一点,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