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31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跟随由大理又凡读书社和海外旅行社推出的4晚5天的非遗研学体验线路,了解大理非遗研学游带来的研学旅行新内容和新方式。

“为什么它的胡子是绿色的?”“为什么他们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什么这个茶叶要做成这种形状?”……大理非遗研学营的第一天,记者跟随研学营参观了大理州非遗博物馆和大理州博物馆,下午抵达喜洲,在大理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苏龙祥的工作室学习并体验了泥塑制作,深切感受到了研学营里小朋友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也看到小朋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本上的知识

比不上看实物

7月27日上午,大理州非遗博物馆迎来10位年龄在9~27岁不等的“好奇宝宝”,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一幅由神话故事、传统技艺、白族本主文化等元素构成的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画卷逐渐展开。一对11岁的龙凤胎学员小航和小舸对展厅内的大理白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航认真看着墙上关于白剧的文图介绍,小舸则用耳机听着白剧音频,俩人沉浸在白剧中,脸上尽是喜悦。小舸说:“白剧里面有我们大理的方言,能听懂,很好玩,下次还想让爸爸带我和姐姐去听一次。”

另外一旁,9岁的涵锦正在用电话手表记录五颜六色的布扎,该套《全家乐》布扎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我没有手机,就用我的电话手表拍下来,等开学了给我的同学看”,其艳丽的色泽和各类动物的童趣造型让涵锦满心欢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白族人,但是对非遗并不了解,跟朋友聊起来我都不知道要怎么介绍。”莉莉告诉记者。然然,莉莉和小姝都是今年下关一中和云南师大附中毕业的高三毕业生,趁着假期参加了这次非遗研学营,并都表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座非遗博物馆。莉莉说:“对非遗比较多的了解是在学校的选修课上,但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比不上看实物和自己动手体验的。”

每一个小孩子

为瓦猫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当日下午,记者跟随研学营来到喜洲,与研学营成员一起,了解瓦猫的故事,亲手制作泥塑。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苏龙祥的工作室里,苏龙祥正在制作一只名为“欢天喜地”的瓦猫,与平常见到的瓦猫不同的是,这只瓦猫造型欢快活泼,表情喜悦,极具张力,瞬间吸引了研学营成员们的注意力。

在参观完苏龙祥老师的作品,并了解了瓦猫的故事以后,研学营成员们开始动手进行创作。面对眼前的泥块,每个人都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一块软硬适中的泥在各位大小成员的手中不断塑形,尽管技法生疏,却掩藏不住每个人心里独一无二的灵感与审美。

9岁的刘形做了一个抽象的小人趴在杯沿上,小敏的公道杯在一众成品中显得十分别致,小姝给自己的杯壁画上了竹子,引得众人连声称赞。结束时,小姝说:“第一次亲自体验泥塑,很好玩,但是一个多小时做下来也有点累,以前只觉得这些瓦猫很美,现在能体会到这些作品背后的辛苦,任何非遗都是不容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龙祥说:“给小朋友们介绍非遗文化,讲瓦猫故事,通过动手,让他们更能了解瓦猫的构造,对瓦猫文化的推广、传承都有一定的作用。”在苏龙祥看来,玩泥巴是小孩子的天性,无论是会把瓦猫的脚改成坦克履带的小男生,还是会让瓦猫在胸前抱一只小熊的小女生,都为瓦猫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

晚饭后,喜洲的稻田笼罩在余晖中,整片绿色更加清爽明亮。稻田边,研学营的成员们在其乐融融的自我介绍中进一步加深了解,褪去了第一天初见时的腼腆,分享自己的趣事,静待着第二天的布扎和木雕体验……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刘文波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袁熙

校对 易科彦

编审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