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旅游演艺市场中出现的诸多持续火爆的项目,正是在不断践行着这种理念。

《又见平遥》自2013年面世便成为现象级的旅游演艺作品,其观演模式的创新、人才队伍的营造使其票房不断攀升;《知音号》从2017年公演至今,已经不再是一台简单的剧目,而是通过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成为武汉一张闪闪发光的城市名片;给《最忆是江南》等知名演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的高科技企业“佳合”,不断在技术领域创新迭代,以技术创新赋能演艺市场……在我国旅游演艺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中不断披荆斩棘,越走越稳。

1

《又见平遥》——团队的稳定性成为演出最有利的“不动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又见平遥》演出现场

拿到2020年财报时,《又见平遥》团队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见平遥》2020年7月9日才复演,原本预计到年底能有个2000万元的盈利,结果核算下来盈利超预期几倍,达到了70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的票房收入已超去年,如果没有意外,年底营收将超过2019年1.3亿元的总票房。

一直攀升的票房让业内人士不禁好奇,因为在任何领域都不会有常胜将军的存在。在《又见平遥》艺术团编导宋俊杰看来,项目的成功本就不是一句话说得清的,但归根结底离不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拥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作为“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又见平遥》自立项阶段就带有太多特殊性:山西省将其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发展项目来抓,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协调筹划;项目投资4.5亿元,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大手笔;为演出新建一个剧场,一比一还原平遥古建;全国首部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以艺术创新带给人们无限想象……当《又见平遥》于2013年正式面世时,一度成为现象级艺术作品,极大震撼了业界和观众。

再加上演出模式的改变,给观众带来巨大的震撼。《又见平遥》的剧场内部,没有前厅,没有舞台,也没有观众席。观众进入后,步行穿过形态各异的空间,与演员比肩,甚至被邀请参与对话,成为戏剧的一部分。第一次体验这样的行进式观演无疑是新奇的,何况剧情扎实,体验几次仍有不同感受。看过的观众基本都能举出印象深刻的场面:“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通过这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片段,观众在90分钟内穿越回作品展示的年代,感受大清末年平遥票号东家抵尽家产、带着232名镖师,保回分号掌柜一条血脉的仁德与道义,在浩荡队伍全部客死他乡时落下热泪。

《又见平遥》将山西当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大量稳定的来自本地的演员既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山西文化内涵,且保证了高质量的对平遥人文场景的还原。

▲ 《又见平遥》演出现场

近年来,随着旅游演艺项目的快速增长,行业内人才流动已成普遍现象,《又见平遥》却在演员层面保持了罕见的稳定性,近十年间参加首次公演的演员大半都留了下来,对剧作的演绎臻于纯熟,在剧情之外赋予了作品不可替代的色彩。这百余名演员,80%都是平遥当地人,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商贩,还有艺校毕业生,但也基本是非舞蹈专业的。从零基础到现在成为行业里叫得出名字的人物,对这部剧作和剧作里表现的平遥,充满感情。另一方面,参与项目表演获得的经济回报足具同业竞争力。“项目管理非常重视建立演员激励机制,根据艺术水准和参演角色多少,划分出等级,对应不同收入标准,演员每上一层,个人价值和福利待遇就高一层。高水准演出也更能留得住游客,对双方都是名利双收的事。”《又见平遥》项目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在演员的选择与剧目排演过程中,导演王潮歌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敢拼吗?能吃苦吗?使劲练、练得全身脱了皮也不叫一声,能行吗?”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导演王潮歌总会提到她对演员的要求和标准。一旦成为该剧目的演员就要经受严格的训练。比如创排期间封闭训练达半年,每天除了吃饭和休息,其余所有时间都在排戏,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和一轮一轮的角色筛选,体力和艺术表达不达标,吃再多苦都可能打水漂。“记得正式公演前一天,导演提出修改,半夜12点大家都被叫起来排练。”宋俊杰回忆。他认为拥有这样一支稳定的演员队伍,才是保证演出品质的“不动产”。

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毛修炳表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悠久历史的迷人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游客。这里既有大量山西本省游客前来体验平遥风情,又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打卡平遥、了解山西的不可替代的窗口,《又见平遥》能够坐地吸客。同时,当地人为主的演员,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古城,骨子里浸润着三晋大地厚重历史文化,他们自身就是平遥和山西文化的代表,平遥人演平遥故事,举手投足皆有韵味,传达了古老文化的魂和神。这支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的高水平演员队伍的长期存在,保证了演出的高质量和稳定性,即便市场多有模仿者,却很难做到如此形神兼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传承展示,是《又见平遥》长演不衰、魅力不减的根系所在。截至目前中部地区也没有同类型能与之相衡的项目,因此目前它仍是市场稀缺产品。”

2

《知音号》——从剧目到项目,主动创新求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知音号备受年轻人喜爱

从2017年5月20日公演到今,《知音号》已经成为武汉城市一张金闪闪的文化名片,而这张金色名片的打造,诀窍之一就是在围绕创造性转化这一理念做文章。

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故事取材于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大武汉,轮船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分为上下三层,共有98个舱室,既是剧场,又如同时空穿梭机,载着游客进入精心打造的戏剧场景,领略百年前的武汉风情。

《知音号》的成功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主动创新求变。

产品精细化。几乎从内到外地覆盖了整个项目。《知音号》以知音文化为内核,与旅游融合,独创“一剧多版”,以及“零距离”观演和多点沉浸式互动模式。船上游人所至皆是剧场,每个场景都暗藏故事线索,观众按图索骥展开旅程,在寻找和发现中与角色相遇相知。每层船舱都设置不同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又相互叠加,形成别样的人生况味,加之漂移式剧场的体验,更能沉浸其中,随场景漂移感受剧中人物生命的历程,观演本身就是戏剧。正因钟爱这样的情深味浓,不少观众多次返场,最多的看了15遍,乃至最近一次新换演员都引起广泛关注。

“我的创作意图不仅仅在一个演出上,而是一个文化项目的设定,是艺术与生活构建在一起、将人的日常行为融入其中的生命体。”导演樊跃曾这样阐述。在这样的理念下,为了使《知音号》更加精细化,《知音号》在文化IP的打造和价值挖掘上创造出多种可能。

《知音号》将知音文化融入服务业。“知音礼遇”将知音文化融入食、住、行、游、购、娱每个环节,将酒店、餐饮、交通和景点进行“知音化”改造,开启“慢游武汉”模式,让游客慢慢感受老汉口的韵味,邂逅大武汉的多面风情。

品牌系统化。“《知音号》虽是典型的夜间演艺,但它没有放弃对整个资源的利用,没有局限在运营演艺本身,而是整合沿江文旅资源,着力打造全产业链,从文化到服务,不断拓展IP边界。”《知音号》运营方、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巩固品牌的基础上,《知音号》在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戏剧教育、婚典、大型活动、艺术资源引进等多方面创造品牌,形成“知音号”的品牌系统。“我们希望从咨询策划、文化演艺、运营管理等板块,探索输出文旅项目发展的‘武汉模式’,将‘知音号’符号广泛传播。”该负责人说。

通过全新的市场包装,《知音号》输出了多个文化IP,将原汁原味的汉派魅力展现出来,让《知音号》在IP开发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此外,品牌的系统化还带来了衍生品的开发。今年,《知音号》在全国首推戏剧研学项目,探索出“戏剧+游学”模式,组织孩子们玩戏剧、演历史,体验快乐艺术之旅。这正是戏剧IP开发应用于儿童戏剧教育的独创性成功尝试。

▲ 知音号文创产品

文创IP也渐成雏形。100年前的经典饮品“和利汽水”重出江湖,根据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大学、江汉关设计出“城市”拼装积木、推出“知音号”雪糕等。直播带货等时下流行的营销方式在此也毫不违和。

以城市文化IP为核心,《知音号》还策划开展了丰富的白天场活动,比如乘船尽享两江四岸风光,品味午后摩登时光;江上组团看单口喜剧现场秀、开玩剧本游戏;参加“复古脱单派对”等,备受年轻人追捧。

毛修炳表示:“《知音号》是一台成功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是目前国内少见的非票房收入大于票房收入的项目。它的成功在于坚决秉承了创造性改造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与时俱进。同时,游船场景本身卖点显著且很难被复制。它注重吸引年轻客群,无论是多种形式的社交活动还是文创产品开发,都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最重要的事,营销思路前卫,符合消费者口味。

3

高科技企业“佳合”——技术环节的创新很关键

▲ 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上,折扇缓缓在水面上打开。

如果不是深耕机械领域,很少有人能完整说出“佳合”的全称,但说起他们的作品,几乎无人不知。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最忆是江南》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在国内外持续引发热议。其中,最惊艳的是3分多钟的扇面数字化呈现。3000平方米水上舞台,以及那把巨型机械折扇正出自“佳合”之手。很多人因此记住了浙江佳合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合文化科技”),还发现这个名字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海世博会主题秀等大型项目中,《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长恨歌》等旅游演艺项目也担当重要支持。

随着技术的价值凸显,伸出橄榄枝的旅游演艺项目越来越多,有不少景区点名要G20上出现过的那种折扇,佳合文化科技都没答应。

能走到现在,佳合文化科技坚持一条:坚持创新性发展之路,努力为用户创造价值。“对我们来讲,最不希望的就是已经做过的东西,又出现在其他地方,演艺行业要发展,希望至少在技术环节有创新,坚决不能走模仿甚至照搬的路子。”佳合文化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道理不难理解,如果单纯复制,同样的东西观众重复看就觉得没意思了,旅游演艺产品经济效益由此受到影响,一旦消费饱和,成本没收回来,景区的附加值提不上去,对于技术的信心也可能减弱。我们擅长的是创造双赢局面,以技术为景区创造新的价值,演艺项目的生命力长,我们的价值就大。景区和游客的正向评价就是我们的无形口碑优势,这又为下一阶段的设备创新提供动力。”这位负责人说。

不过,技术的研发投入之大有目共睹。在落地阶段,往往还有一道艺术与市场的博弈,这时技术提供方的方案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佳合文化科技也有自己的智慧。

在组织上,企业内部人员专业分工细,构成多元,项目前期有负责做方案的人员,中期有策划设计师,后期则有安装团队及客户维保跟进,这样一条相对完整的技术链条,能够适应各种工程要求,把控工期,保证效果。

对接各方,佳合文化科技积累了丰富经验。“一个满分的想法,因为技术没过关,呈现只能及格,创作者就会很失落,但如果技术能帮助加分,给创意带来价值,自然能够获得信任。我们在策划阶段就介入,跟创作团队深度磨合,在保证实现艺术效果的同时,靠技术方案一点点刷分,争取最大范围的支持。”佳合文化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在方案制定的阶段已经考虑到了投入产出比、后期运行和管理维护。就拿现场地面施工来说:创作者考虑的是每升高一米可以带来更好的艺术效果,但出资方考虑的是基坑多挖一米需要花多少钱,佳合文化科技考虑的则是在可以接受的成本上,用什么呈现形式、采用什么设备。可行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现场成本和工期,钱省了,安全稳定性还能提高,双赢才是最好的局面。

针对不同的演出环境,不同的演出目标,提供经济、适配、可行的实现方案,让佳合文化科技一直保持着创新力和行业引领力。

每个项目都可以有好几个技术方案,但目的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最终一定是服务于精神内核,也只有文化内涵能让技术焕发更大活力。当下,以佳合文化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势头正劲,发展的背后藏着一个绝招: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牵引。同时,艺术的账,经济的账,都要算明白,技术力量才能延伸。

4

旅游演艺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打法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一直是旅游演艺的常态。大型旅游演艺项目光起步资金就需要两三亿元,中型项目也至少需要5000万元,如果运营得好,回本需要七至八年,这期间不仅要面对旅游产品本身有生命周期的定律,还有夜游经济、实景娱乐等多种文旅业态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80%的旅游演艺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到9%。要分食一块蛋糕,旅游演艺行业需要策略,打法十分重要。

“选好点位,就成功了一半。”在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博伟看来,好的旅游演艺项目通常都设置在知名旅游目的地,借助现有人流量完成转化,部分项目还能以夜游经济为窗口,主动推介,吸引客流。在此基础上,叫好叫座的项目最终是靠艺术完成度赢得观众认可,只有技术外壳缺乏思想内涵的演艺作品必然后劲不足。此外,绝大多数项目的借势营销与成本控制水平亟待提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产品,不会吆喝与不计成本都不可取。“以演艺项目为牵引,开发组合型产品,推高衍生经济,可以尝试,但要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才好。”曾博伟建议。

结合多年来的研究观察,甘肃工大舞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尹海鹏认为,目前整个旅游演艺行业仍面临人才、技术、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实现盈利还需艺术与技术相向而行,重构认知。“从表象来看,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从长期来看,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甚至能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设备寿命、降低停机维修或报废概率、节省人力等。像旅游演艺这样长的产品周期,越快转变思维,越能实现技术红利。”尹海鹏说。

总体而言,旅游演艺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而随着游客观演经验的增加,这个落差可能继续拉大。

当下,旅游演艺的发展关键是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努力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尤其是要面向市场,广泛引入成熟的商业模式,持续强化辨识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资源整合力和市场营销力。要想让观众买账,首先要自身水准值回票价。

2021年7月29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旅游演艺因地制宜的潮头秘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编:陈晓悦